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9 毫秒
1.
提出了纤维的梳理模型.通过对金属短纤维实际铺网情况的分析,认为金属纤维的梳理性能除了与其本身的特性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与纤维间的摩擦系数有关.通过与常规纺织纤维作比较,认为金属纤维的摩擦系数以与棉纤维接近为宜.  相似文献   

2.
利用单纤维抽拔法测定了不同截面形态的涤纶纤维/粘合剂间界面的粘结力,并对影响粘结力大小的参数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证明当纤维线密度相同时,异形截面纤维的粘结力大于圆形截面纤维的粘结力,并与纤维截面周长成正比例。  相似文献   

3.
对21种澳大利亚羊毛进行单纤维性质测量,其包括纤维的直径及其离散、纤维卷曲性质和纤维强伸性质.同时采用SIROLAN-TENSOR对此类羊毛做束纤维力学性质测量.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到,单纤维强伸性与束纤维强伸性存在线性相关,纤维直径和卷曲也与束纤维强度和伸长有较好的相关.因此采用束纤维力学指标表征单纤维性质,在理论和实用上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实验方法测量了球形光纤与楔形光纤的耦合效率,得出耦合效率随楔形光纤的楔角及球形光纤弓形高变化曲线.通过实验可得,楔形与球形光纤的耦合效率随楔角增加而增大,当楔角由20.6°增大到30.3°以及楔角由40.6°增大到55.2°时,耦合效率曲线呈较快速上升趋势,由30.3°增大到40.6°以及楔角由55.2°增大到76.5°时,耦合效率曲线上升趋势较缓;随着球形光纤弓形高的增加,球形与楔形光纤的耦合效率基本上线性上升;耦合效率随着楔形与球形光纤的间距的减小而增大,当间距由0.09mm减小到0.05mm时,耦合效率曲线呈较快速上升趋势,由0.04mm减小到0.01mm时,耦合效率曲线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聚酰胺和共聚酰胺纤维及其并列复合丝为对象,研究了共聚物第二单体含量及后加工过程对纤维超分子结构、收缩性能和卷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大分子链卷曲收缩能力和分子间作用力的相互关系是影响纤维上述性能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6.
聚丙烯纤维对高温下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聚丙烯纤维对高温下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掺2.0~3.0kg·m~(-3)聚丙烯纤维的混凝土与不掺聚丙烯纤维的普通混凝土相比,抗压强度影响不大,抗折强度稍有提高,高温下动弹性模量损失率降低,混凝土的抗爆裂性能得到有效的改善,最后分析了聚丙烯纤维影响混凝土抗爆裂性能机理。  相似文献   

7.
采用汉密尔顿转移指数方法分析了喷气纱、环锭纱截面内纤维的径向分布规律,通过转移指数的计算得出了涤棉混纺喷气纱中包缠纤维和纱芯的基本组成及涤纶纤维线密度对包缠纤维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纤维结构弱节决定纤维的力学性能。本文提出的断裂端特征的SEM观察及该纤维对应拉伸性质的组合分析方法,可获得羊毛纤维结构弱节及破坏的特征与证据。实验证明,依据拉伸曲线和断裂端形貌特征可知羊毛纤维的弱节结构主要表现为集中缺陷结构、细颈弱结构、机械损伤弱结构和散布缺陷结构,其与力学行为和形态弱节存在很好的相关。缺陷散布性弱节结构,应该引入曲线的抖动特征或临界断裂功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聚丙烯腈纤维(PAN)进行NH2OH化学改性制得的含有偕胺肟基的螯合纤维为原料,然后与BrCH2CH2SO3Na反应合成阳离子交换纤维.对阳离子交换纤维进行了IR表征,并测试了其对Fe3+、Pb2+、Ag+ 的交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交换纤维对Ag+离子的交换率最大.  相似文献   

10.
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有效利用钢纤维混凝土,对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弹性模量和断裂能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混凝土立方体的抗压强度、抗弯强度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在钢纤维掺量不变的情况下,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弹性模量会随着龄期的增加而提高;钢纤维对混凝土的阻裂作用很明显,而对混凝土起裂的限制作用不明显;在混凝土初凝之前,无论是普通混凝土还是钢纤维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规律与外界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并且此阶段混凝土内部应变的变幅很大,普通混凝土应变的变幅要比钢纤维混凝土应变的变幅大得多;在混凝土初凝之后,无论是普通混凝土还是钢纤维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规律与外界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并且此阶段混凝土内部应变的变幅很小.  相似文献   

11.
棉花的粘着性是衡量棉花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许多国家的农学家和仿织学家对此都作选大量的研究工作 ,研究的主要范围是棉纤维中水溶性的成份及棉纤维外附着的外来物 .就棉纤维表面生理结构而言 ,目前研究很少 .一般认为 ,棉纤维呈圆柱状 ,纤维表面是光滑的 ,笔者以新疆长绒棉为研究对象 ,用日立 S- 57日扫描电镜 ,研究了棉纤维的表面结构 ,结果表明 ,棉纤维并非呈圆柱状 ,自然状态下呈螺旋形 ,象氨基酸那样 ,根据概率估计 ,没有扭曲的约占 1 5% ,棉纤维表面并不光滑 ,有毛刺 ,这种结构特性是影响棉花粘着性的又一重要因素 .  相似文献   

12.
本文引入了一种软X射线示踪纤维摄影法来检测非织造布纤维网的取向度。这种方法基于传统的示踪纤维方法。文中还讨论了一种计算机处理图片及计算取向度的方法。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发展为一种在线、无损检测纤维或纱线在纺织品中分布和取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光纤拉曼放大器中拉曼阈值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光纤拉曼放大器中的阈值条件,基于抽运光和信号光耦合方程组,推导了考虑抽运光能量转移给信号光能量时的阈值功率公式,并对满足阈值条件时光纤的最大损耗和最短长度进行了计算.将所得结果与文献中已有的阈值功率公式和近期实验结果作了比较,发现文中推导的阈值功率公式比原有的公式更严密,与实验结果更吻合.文中最后得出了设计光纤拉曼放大器时的最优抽运功率和光纤长度.  相似文献   

14.
SIFCON 工艺是美国 LANKARD 材料试验室发明的一种制作高含量钢纤维混凝土制品的方法。在基体中加入 PP 改性聚丙稀纤维,对混杂 SIFCON 工艺成型的高含量钢纤维混凝土进行了系列的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碳纤维对轴瓦合金减摩耐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干摩擦和有油润滑状态下,对不同纤维含量的短碳纤维/铜铅复合轴瓦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加入铜铅合金中明显提高了合金的耐磨性能,而碳纤维对合金减摩性能的影响则同润滑状态密切相关。作者还结合对磨面的扫描电镜观察,探讨了碳纤维的加入对铜铅合金减摩耐磨特性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mechanism of fibre deposition in OE friction spinning.A fibremodel has been established to analize and evaluate fibre.straightness after deposition.Exper-iments have been done on the measurement of air flow speed at the entrance and exit of thefeed duct which is mounted in an experimental friction spinning unit.Conclusion has beendrawn:the weakness of friction spun yarn is mainly due to its poor fibre straigthness after dep-osition.  相似文献   

17.
棉纤维成熟度的图象分析包括输入图象的预处理,纤维轮廓的抽取及参数检测。在图象预处理中,首先用中值滤波消除图象中的噪声,然后再二值化。轮廓通过直接跟踪纤维外边界来获得。本文提出了转折点定义,根据轮廓方向链码判别出转折点,再利用奇偶检测测量纤维参数.根据这些参数计算纤维的成熟度。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影响单向不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强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计算基强度的公式,考虑了应力集中系数和纤维长度变化。对于用g(θ)来描述不连续纤维方向的复合材料,应用最大能量强度准则,推导了其强度计算公式。文中讨论了包括随机分布的不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在内的几种特殊情况下的强度计算公式。简单地介绍了离心浇铸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过程及强度测试方法,测试结果与分析结果较为吻合。最后讨论了提高其强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采用X射线法Al2O3-SiO2(sf)/Al-Si复合材料残余应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2O3-SiO2(sf)/Al-Si复合材料中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残余应力的大小随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受到纤维分布的影响。在纤维定向增强的复合材料中,残余应力具有各向异性,平行纤维方向的残余应力最大,垂直纤维方向的残余应力最小。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聚丙烯纤维和微膨胀复合对大掺量粉煤灰砂浆变形性能的影响,聚丙烯纤维及聚丙烯纤维与微膨胀复合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聚丙烯纤维和微膨胀复合能有效改善大掺量粉煤灰砂浆的变形性能,聚丙烯纤维和膨胀剂的复合最有利于控制砂浆试块原生裂缝和尺寸,使砂浆试块的密实度及砂浆的抗硫酸盐腐蚀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