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卢卡奇在 2 0世纪 2 0年代初参加革命实验活动的过程中 ,从当时工人运动的实际出发 ,强调必须从无产阶段革命与无产阶级意识辩证统一的关系来理解实践 .他认为 ,实践的问题说到底也就是阶级意识问题 .无产阶级作为社会和历史演进过程中同一的主客体 ,只有具备了关于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 ,以及起来把握命运明确的自我的阶级意识 ,才有可能完成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  相似文献   

2.
卢森堡对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她认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是一种历史的要素,是和无产阶级的自发性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分为两个相互联系的层次,一是理论上的阶级意识;二是实践上的阶级意识。由于历史的局限,卢森堡的阶级意识理论是不尽完善的。  相似文献   

3.
匈牙利思想家兼革命家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表达了自己对“什么是真正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在其中,他提出了“总体辩证法”的思想,这一思想有着深刻的背景和原因。卢卡奇受黑格尔影响较大,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表述了“真理是总体”的思想,辩证法是力图把握世界总体而提出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述了资本主义商品世界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社会成了以物的依赖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卢卡奇从《资本论》中读出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既然无产阶级处于自身被异化的处境,无产阶级的任务就是在实践上打破现存的物化结构,即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不依赖于物的关系。那么无产阶级就要确认自己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确立自己的总体目标,以达到阶级意识的觉醒。为此,卢卡奇认为无产阶级就要掌握具有“总体性”实质的辩证法精神,辩证法不仅是一种认识方法,更是一种实践方法,不是抽象的描述事物运动状态的”解释世界”。在此基础上,卢卡奇表达了自己对辩证法的理解,认为辩证法即是主客体之间的互动,自然界也应归入社会历史范畴,从而不应忽视入在改造世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但是卢卡奇只是从“总体性”一个角度理解马克思的辩证法,并不是十分准确的,在实践中也容易造成变革现实的消极被动性,并且“总体性”并不能代表马克思原本意义上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4.
《革命乌托邦的终结——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考察了继20世纪20年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在现实中终结之后,它在理论上也逐渐终结了.20世纪20年代中叶以来,随着科学理性畸变为工具理性,资本主义在个人、社会、国家等方面全面异化,因此它导致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性和能动性日渐丧失.该书探究这种异化的原因,最后得出革命乌托邦终结的结论,并提出法治转向之路.行文思路清晰,论证逻辑严密.该书对于我们实现当前中国的法治转型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功利主义价值观念的同时,提出了无产阶级功利主义,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结合中国实际,对无产阶级功利主义作了新的阐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结合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一步发展了无产阶级功利主义。  相似文献   

6.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正确地阐述了农民问题,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理论。这一理论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是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大革命时期是这一理论提出并开始形成的阶段。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从而解决了中国革命中最主要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立场即马克思主义捍卫无产阶级利益的立场。无产阶级在当代的衍生概念泛指社会中所有处在弱势地位的阶级、阶层或分工集团。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捍卫无产阶级利益,在当代体现为捍卫弱势群体的利益。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起,各个时期、阶段所面对的时代背景、国内状况、党自身的成长状况虽然各有不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任务各有侧重,但始终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8.
作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掌握群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人民群众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途径.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分别从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党的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人民觉悟的提高相结合的角度,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实践功能相结合的层面,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的视角以及从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分析中阐述了理论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创建无产阶级政党以来,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制度就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和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革命实践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集中、统一、有序、高效的领导体制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这一点,在巴黎公社时代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10.
以“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为基本内涵的安源精神是毛泽东、李立山、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开展安源路矿工人运动过程中孕育、凝练、实践出的一种革命精神。安源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肇始源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时间、空间、内涵、价值等多个维度对安源精神进行探索,能有效挖掘其实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