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隐喻和转喻等理论分析了英汉基本颜色词“黑”、“白”的认知语义,探讨了这两种颜色词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认知语义异同和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2.
黄建玲 《科技信息》2011,(33):148-148,133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以原型理论、隐喻和转喻为理论基础,以英汉语言中的颜色词"红"为例,比较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认知语义结构的共性和个性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3.
潘畅  章淑芬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26(1):113-114,110
传统的语义理论忽视词的义项之间的关联性和层次性,因此无法完整解释词的多义现象.认知语言学认为,词义属于语义范畴,一个词的各种意义构成一个范畴,各义项成员地位不同,具有中心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其中心义项即原型义项.语义范畴围绕原型意义向外扩展,形成放射形结构,抽象程度也不断提高.本文依据原型范畴理论和意象图式理论,通过对...  相似文献   

4.
以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隐喻、转喻为基础,分析了英汉语言中基本颜色词"红"的认知语义共性及差异。人类共通的认知方式是形成其语义共性的主要原因,英汉民族不同的社会文化因素造成了"红"在两种语言中的语义差异。  相似文献   

5.
颜色隐喻认知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个重要认知工具,它有其深刻的认知理据,是人类通过隐喻的认知方式从一个词的原型意义向其他意义扩展的过程.对英汉基本颜色词的隐喻认知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加深人类基本颜色隐喻认知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李淑艳 《科技信息》2008,(6):143-144
笔者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以隐喻为理论基础,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英汉颜色词隐喻的异同。由于人类认知的共性,英汉颜色词的隐喻意义有诸多共同点,并在社会发展和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下渐趋一致。但是由于颜色词的隐喻与语言运用的特定历史背景及社会习俗密切相关,所以英汉颜色词中不乏不同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7.
词汇语义是民族文化的最直接体现。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对英汉词汇语义对比具有指导作用,本文试图以该理论为基础,对英汉语言中"山/mountain"的文化语义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造成语义相似和差异的认知和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8.
张洋 《科技信息》2009,(33):238-239
由于中西文化构建差异,英汉颜色词所承载的内容不尽相同。本文从颜色范畴的文化构建角度出发,试图探讨该理论对古诗歌中颜色词英译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语义模糊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范畴理论从经典到原型的发展过程,从认知范畴模糊的视角出发,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语义模糊性与范畴模糊性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语义模糊是由范畴化过程中的模糊性决定的,是认知范畴模糊性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范畴理论之一,它兼容了经典范畴和家族相似范畴观的优点,它所体现的原型效应为基本层次范畴和多义范畴研究提供了理据。文章以英语中一词多义现象为切入点,意在通过原型理论对我们研究多义词的形成和教学方法所给予的启示来揭示原型理论在人类认知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推动原型理论与英语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原型理论是以人类认知为基础的范畴化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出弥补了古典范畴理论的不足,同时对翻译实践活动也具有指导作用。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于英汉民族文化背景和认知方式的不同,英汉词汇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在两种语言的翻译中,译语词汇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整个译文的质量。本文依据原型理论探讨了英汉语言的词汇翻译并提出两种相对应的翻译方法:范畴越级翻译和义素越级翻译。  相似文献   

12.
从英语外来词汉化翻译的主要形式出发,阐述英语外来词的汉化翻译受现代汉语语言特点的规约,并探讨汉语吸收外来词过程中潜在的语言认知心理,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英语外来词。  相似文献   

13.
柴慧芳 《山西科技》2006,(5):101-103
汉英语言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不仅要注意观察它们本身的基本意义,更要留心它们含义深广的象征意义,因为它们的象征意义在不同民族语言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有些特点甚至构成了人们对经过引伸、转义以后颜色的崇尚和禁忌。这种不同文化之间颜色象征意义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文章试图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去分析、探究各民族文化发展对颜色词的象征意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概念隐喻理论以及翻译中对等原则,探究认知隐喻在英语音译中的应用。通过分析汉语中典型的音译借词,说明认知隐喻在音译中所发挥的作用,隐喻为两种文化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然而,也应该避免具有误导性的音译,因为它会使接受者产生错误的联想。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通过类典型理论分析红色这一基本颜色词语在英汉语中文化含义的典型特征和变化维度,证实色彩语码研究中文化相对论和自然进化论具有互补性和互动性。  相似文献   

16.
董伟 《科技信息》2008,(2):264-264
原型范畴理论是基于人类认知基础上的范畴化理论。本文以认知原型范畴理论为指导,探讨了英语词汇教学的新理念,提出在词汇教学中,要重视基本范畴词的学习,重视多义词的讲解,重视隐喻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中的介词数量多而且大多数都是多义词,但这些意义都是相互联系的。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分析,一个介词意义的扩展是从最初表示的方位意义到表示抽象概念的一个过程,介词所表示的方位意义是介词意义扩展一隐喻化的重要过程的基础。文章主要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通过简单的英汉对比来浅析方位介词意义的扩展及其对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带来的影响,希望能够在日常的介词教学中帮助学生准确生动地理解介词的隐喻意义,促进介词的习得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