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就传质、传热和流体阻力几方面着手分忻,从而对填料塔中真空汽提脱气过 程建立了数学模型,并据此计算了塔内气液两相的温度分布,浓度分布以及压力变化 等。 当进水温度一定时,存在一个最佳的塔压,它应稍高于进水温度的饱和蒸汽压; 在最佳塔压下,刚好保证整个滇料层在汽提下操作而没有绝热蒸发时的汽提蒸汽量为 最经济的用汽量.  相似文献   

2.
机械压汽蒸馏海水淡化系统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一套机械压汽蒸馏海水淡化系统,其设计生产能力为2 m3·d-1、蒸发温度为95 ℃.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分析了蒸发-冷凝器、压缩机和预热器的性能及系统运行参数对产水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蒸发温度在89~97 ℃之间系统运行良好;盐水浓度从4.0%降到2.0%,淡水产率提高约7.2%;淡水产率随蒸发温度升高而升高;系统最小淡水分离功为59.4 kJ·kg-1.  相似文献   

3.
一、公式的导出制糖工艺耗汽量是由蒸发耗汽、加热耗汽和煮糖耗汽三部份构成的,其中蒸发则是耗汽大户.十八世纪中叶,诺伯特·瑞留克斯提出使用多效蒸发并引入制糖工业,目的是为了节约工艺过程中蒸汽的耗用量。瑞留克斯原理指出:多效蒸发罐组中的效数越多、抽取汁汽量越多,以及抽取汁汽的效次越往后移,则工艺耗汽量越低,也就是节约的蒸汽量越多。这是过去在文献中以及在制糖工业设计和生产上长期引证使用、并为大家一致公认的准则。该原  相似文献   

4.
1、电解液浓度在110克/升—130克/升范围内,浓度每降低1克/升,带入水量70公斤/吨碱,带入盐量增加20公斤/吨碱,洗水量增加10公斤/吨碱。相应影响蒸发汽耗升高37~42公斤/吨,同时影响动力电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燕尾形轴向槽道热管蒸发和冷凝薄液膜传热特性理论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对蒸发薄液膜区液膜厚度、接触面温度和热流密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汽液接触面蒸发/冷凝传热系数沿轴向的变化.研究表明:在蒸发薄液膜区域,薄液膜厚度沿槽壁方向呈线性增加;汽液接触面的温度在起点几乎和壁面温度相同,随着薄液膜厚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在薄液膜的起始段,热流密度快速达到最大值,随即迅速减小.蒸发段的蒸发传热系数大于冷凝段的冷凝传热系数,蒸发/冷凝传热系数在整个绝热段并不都为零.同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煤焦油加氢产生的含硫、含氨废水,分别采用直接氧化、降温冷却结晶、蒸发结晶、过滤沉淀、蒸馏、汽提+湿法氧化脱硫等物理化学手段来降低高分污水的COD及PH值。实验结果表明,汽提+湿法氧化脱硫法能更有效地脱除含硫、含氨污水中的H2S和NH3,使污水清洁化并能作为生产用水回用。汽提+湿法氧化脱硫法是煤化工与石油化工技术的有机合成,对含硫、含氨浓度较高、水量较少的污水处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蒸发冷却节能技术在电站冷却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站冷却系统的特点,着重概述了蒸发冷却技术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蒸发冷却技术应用于电站冷却系统中的可行性及优点,提出采用蒸发式冷凝凝汽系统代替传统湿式冷却系统,或将蒸发式冷凝凝汽器作为夏季尖峰发电时刻空冷电站的并联冷却设备,具有较好节能效果,最后对蒸发冷却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蒸发结晶体系为汽-液-固三相流沸腾传热体系,建立了沸腾传热模型,并用工业生产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值和实验实测值吻合较好。用此理论指导。可提高产品质量,为三相流应用于烧碱蒸发结晶工业生产提供了理论和模型。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湿度下研究了不同浓度乙醇/水混合物的液滴在超疏水表面上的蒸发过程,通过实验分析了液滴的接触半径、接触角和蒸发速率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并与现有理论模型进行对比,探索乙醇浓度和环境湿度对超疏水表面上两组分液滴蒸发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影响液滴在超疏水表面上的蒸发模式和蒸发速率,低乙醇浓度(≤20wt%)时液滴蒸发速率较慢并趋向于常接触角(CCA)模式,高乙醇浓度(40wt%~60wt%)时液滴蒸发速率更快并趋向于常接触半径(CCR)模式;环境湿度主要影响液滴的蒸发速率但对蒸发模式的作用小,湿度越高蒸发速率越慢。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甘蔗糖厂热力合理利用问题,作了全面的探讨,认为节约蔗渣主要可从三方面来考虑问题,第一是改进锡炉型式和将蔗渣用烟道气干燥再燃烧,以提高锅炉熟效率,第二是尽量利用糖厂的二次蒸汽,如蒸发甑及煮糖甑放出的二次蒸汽;在目前条件下,利用煮糖甑二次蒸汽是较困难,但蒸发甑二次蒸汽是完全可以有效加以利用的,在这里比较了几种不同蒸发方案;认为几种方案在热能利用方面的效果均是相近的;但四効带浓缩器的蒸发方案(带喷射泵)的操作稳定性可能会最好;第三是在经济合算的条件下,仅可能的减少加入糖厂的水量,如渗渍水,滤渣洗水,煮糖用水等份量;以减少蒸汽消耗。本文中列出了带喷射泵,抽额外蒸汽的多効蒸发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也列出了减少浸渍水量,提高糖浆浓度,利用冷凝水自蒸发等措施所能节约蒸汽数量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本文对改变锅炉生汽压力对全厂蒸汽稳消耗量的影响,也有讨论,认为在一定程度内生汽压力的改变并不会显著影响全厂蒸汽总消耗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可再生能源配额制(RPS)的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电力市场上各交易主体在市场中的相互竞争关系将发生重大变化。考虑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和绿证市场对电力市场的影响,建立电力市场各交易主体最优决策模型,并利用逆向归纳法求出了各市场主体最优交易电量和交易价格;算例分析配额义务不断变化对电力市场交易价格,常规能源发电商、可再生能源发电商和售电商的电力交易量、利润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配额义务的不断增加,常规能源发电商和售电商的收益呈下降趋势,而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商的市场占比的不断扩大,将导致电力市场的交易价格上升。  相似文献   

12.
李咸善  鄂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6):6537-6546
在含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微电网的调峰调度中,实施分时电价或实时电价引导EV参与调峰,会导致EV过度响应或响应疲惫现象。为此,本文提出了分档电价协同碳配额激励机制下的含电动汽车微电网博弈优化调度策略。建立了微电网与电动汽车的主从博弈优化调度模型,微电网主体以运行成本最小和极小化负荷均方差为优化目标,考虑新能源发电完全消纳,针对等效净负荷水平制定分档电价并和碳配额协同激励,引导电动汽车在新能源发电余缺时充放电的适度响应;电动汽车用户从体响应微电网激励优化电动汽车充放电行为使其成本最小。采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求解优化模型纳什均衡点,获得微电网侧最优分档电价和电动汽车调度策略的集合。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西电东送”的战略决策和上海能源结构调整规划将在2005年使上海电网中外来电占全市用电量的五分之一左右,本文就市外来电对上海电网购电成本的影响作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提出了一种氯碱企业寻求最佳电解液浓度的方法,并对常见的三效蒸发流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电力市场下用户电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规避电力市场中可能出现的电力危机风险,有效地控制电力负荷峰谷差逐年增加所引起的电网运行隐患,提出了一种电力市场环境下用户端开放的用户电价体系。该体系能包容现行刚性的用户电价体制,且与市场环境下以期货电量交易和现货电量交易为特征的结算模式相衔接。论述了电价体系中用户节点电价、分时电价和特征电价的组成和作用,用市场敏感函数来描述不同的用户对电价变化的承受能力。在电费结算方式上,以每天的用户电价曲线为依据,引入先购电、后用电的机制,并以此过渡到用户侧期货电量交易和现货电量交易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制冷主机系统寿命周期费用最小的原则,建立了区域供冷系统中不同类型制冷主机之间设计容量分配的优化模型。从实例计算的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在电价和蒸汽价格确定的情况下,对于冷负荷一定的某区域供冷系统,当采用电制冷主机和吸收式制冷主机作为冷源时,这两种制冷主机之间的设计容量分配存在最优值;电价对制冷主机设计容量的优化分配影响很大,蒸汽价格的影响相对较小;蒸汽的供应量是否有限制,对制冷主机设计容量的优化分配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配电零售市场开放后的电力用户需求特性为基础,提出了发电批发市场和配电零售市场并存后的联合均衡模型,用于分析零售市场开放对实时现货市场的影响.根据电力负荷特点,按高峰、低谷两种方式模拟零售电价与实时电价的关系,给出了零售市场完全竞争机制和部分管制机制下发电批发市场和配电零售市场并存后的联合均衡结果.算例验证表明,零售市场的开放将有效减少电力总需求,降低电力现货价格,体现电力需求弹性效应.另外,随着配电零售市场的逐步放开,固定配电价格对实时电价的影响越来越小,而电力需求弹性对实时电价的影响则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智能电网实时电价中社会福利最大化模型,将电器分为通用电器与可使用替换能源的智能电器。通过改进社会福利最大化模型,电器在使用不同能源方式下,通过智能电表获得电力供应商发布的实时交互电价、用电量等信息,用户对电价与可替换能源的价格(固定价格)进行实时判断比较,并选择切换该时段智能设备的最优能源使用方式,使其自身社会福利最大化。基于Matlab仿真软件对改进前后的社会福利最大化模型进行动态仿真,在灵活改变能源使用方式后,实时电价波动较小,趋于平缓,且能够降低系统高峰时段的柔性负荷量,实现削峰填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源–网–荷–储的综合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同时考虑源侧风光出力及负荷预测误差的双重不确定性对系统优化配置的影响。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与经济性,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采用价格需求响应中的分时电价研究策略。首先选用模糊聚类方法对用户负荷进行时段划分,然后采用机会约束将源荷双侧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再对供需平衡及设备约束的综合能源系统构建系统优化配置模型,最后对不同场景进行算例仿真。仿真表明所提出的定价机制具有削峰填谷作用,且不同场景下的优化配置有显著差异,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消费形态条件下的电力运营定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在电力运营部门定价过程中,首要的问题是选择指定的用户类型及用户消费形态,并且在自选择约束条件下达到福利优化的目的.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建立了电力运营定价模型,在模型中,通过确定用户目标函数对电力运营部门的供给状况、福利最大化问题、需求函数原则和有效的电价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确定正常的消费形态和相应的电力价格以及自选择约束条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基于消费形态的定价模型中,问题的关键是价格形态应同时对不同用户群达到有效、可行和公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