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南地北     
今年冬季,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不断遭受寒流袭击,市内公路干线上结满了冰碴,车祸不断。为保证安全,市政当局三令五申,限定行车时速。可开惯了快车的维也纳人却把禁令当成耳旁风,依然故我,结果车祸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加频仍。  相似文献   

2.
随着汽车日益增多,交通事故已成为西方国家的一个社会问题。西德在近二十多年中,有3万多儿童在车轮下丧生,致残的儿童竟多达100多万。法国1981年死于车祸的达12,000人,3万多因车祸瘫痪。日本1970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为16,700多人,尔后虽逐步减少,但1981年仍达8,700多人。西方报刊惊呼:“公路是最大的杀人犯!”  相似文献   

3.
有关专家认为,高速行车除了增加发生车祸的频率之外,还能对人的身心产生一些影响,医学家称之为“高速行车综合症”。车辆行驶的速度越快,驾驶员的精神就越紧张,大脑皮质兴奋性增高,肾上腺皮质醇浓度增加,促使心跳加快。如车速超过每小时80公里,心率会增至100至110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的公路等级标准越来越高,车速也越来越快,出现方向盘抖动,车身共振现象,会导致行车不安全。甚至出现车祸。因此有必要向大家提供致使方向盘抖动的常见案例和处理办法,能够解决汽车方向盘抖动问题,避免行车不安全,发生车祸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浅谈公路桥头跳车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强 《广东科技》2005,(5):70-71
桥头跳车是目前公路行车上一个普遍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公路建设中存在质量问题,即公路桥头路面由于差异沉降而出现显著的纵坡变化,形成桥头台阶,从而导致车辆通过时产生跳跃现象。桥头跳车对行车安全和舒适度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会造成车辆失控导致发生车祸,同时亦会对路面、路基和桥梁结构物产生进一步的损坏。如何清除台阶,保持良好的路况,防止和解决桥头跳车,已成为当前公路建设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使用的普及率逐步增加,但交通事故的发生数也逐步上升.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为车祸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数字惊人,因此,如果汽车驾驶员在行车的过程中不能做到安全驾驶,就很容易造成各种交通事故.该文分析了影响汽车驾驶员驾驶安全的几个主要因素,介绍了汽车在下长坡、在泥泞湿滑路面行驶、在冰雪道路行驶、在半坡起步及平时停车等几个方面应当注意的安全驾驶技术问题,从而为驾驶员能够更安全的驾驶汽车提供有力借鉴,同时也为创造一个安全、环保和健康的环境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高级轿车轮胎气压监视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行车安全是汽车业界一个永恒的话题,而轮胎气压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当代的许多新车型中都把轮胎气压监视系统作为标准配置。本文介绍了几种间接式和直接式轮胎气压监视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8.
李帅军  范在学  刘永军 《科技信息》2011,(33):I0382-I0382,I0337
汽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车祸成为世界一大公害,有人把汽车说成是:“杀人的凶器、吃人的老虎、流动的棺材。”。现针对黄河基层汽车驾驶员如何提高预防事故能力浅谈一下个人看法,使广大驾驶员能找到主动提高“能力”的方向.在预防事故安全行车方面一定会迅速收到成效。  相似文献   

9.
法国人有一个自我评价:“法国人是种族主义者”。今年3月法国人权协商委员会公布了这样一项民意测验结果:94%的法国人认为种族主义在法国极为普遍;42%的法国人承认他们“有点或有不少”种族主义;只有1/3的法国人表示他们没有种族主义。  相似文献   

10.
正在当今的汽车安全技术里,主动安全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最近一项调查显示,虽然夜间行车在整个公路交通中只占四分之一,但是发生的车祸比例却高达60%,死亡事故为一半以上,其中夜间视线不良所造成的事故就有七成。因此如何能够保障夜间行车安全就成为汽车厂商们研发的重点。夜视技术发展迅速近年来,夜视技术是大力推广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上个世纪80年代,法国科学家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法国人的饮食脂肪含量非常高,而且主要是黄油、奶油、奶酪等动物脂肪食品。动物脂肪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过多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的风险。在动物脂肪摄入量都很高的西方国家,冠心病死亡率非常高,但法国却是个例外。其中对比最明显的是法国和芬兰。这两个国家膳食中动物脂肪的量差不多,但是芬兰冠心病死亡率是法国的大约5倍。虽然几十年来两国冠心病死亡率时高时低,这个比例却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2.
法美之间     
去年5月,法国社会党人密特(?)上台执政,又接纳了4个共产党人入阁。此事引起了法国与西欧的关注,不少人以为法国将急剧向左转。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也表现惴惴不安,担心法国是否会拆西方联盟的台。可是没有几个月,美国放下了心来,认为法国仍是美国欧洲政策  相似文献   

13.
法国的香水     
提起香水,很自然会让人想到法国,法国的香水是世界闻名的。来到法国的游客几乎都要买几瓶香水带回去赠送亲友,而法国香水也把全世界的妇女作为自己最钟爱的顾客。香水在法国不仅是一种化妆品,更是一种特有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再过几天,欧元列车将在欧洲联合与统一的梦幻曲的伴随下缓缓启动了。望着站台上不愿意上车的英国人、丹麦人、瑞典人和没能得到“车票”而郁郁寡欢的希腊人,整装待发的欧元列车上的11位“乘客”(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则有另一番表情:神气活现的荷兰人。荷兰人是这趟欧元列车的首任“列车长”(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在德国人和法国人为此职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荷兰人维姆·杜伊森贝赫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德国人和法国人的暂时妥协,当上了首任“列车长”。虽然4年之后(即2002年7月)他将“因身体原因”而将宝座让给法国人克洛德·特里谢,但这毕竟是荷兰人的荣耀。  相似文献   

15.
戴高乐依靠阿尔及利亚军事暴乱力量上台已经一年有余了,而法国所面临的各项重大问题却一个也没有解决。阿尔及利亚战争继续进行着;经济危机的阴影仍笼罩着整个法国;提高法国国际威望的日子仍遥遥无期。戴高乐政权的反动和虚弱的本质日益暴露,原先对戴高乐抱有幻想的人开始对戴高乐表示怀疑、失望和不满,幻想正在逐步破灭。法国阶级力量的对比正在发生不利于独裁统治的新变化,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时貌似强大的戴高乐政权已开始走下坡路了。阿尔及利亚问题仍然是法国局势的中心问题,它不仅是法国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斗争的重要环节,而且是法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焦点。它曾经是第四共和国最后几届政府垮台的导火线,它也可能成为戴高乐政权的致命伤。  相似文献   

16.
在VC+ +环境下,使用OpenGL对汽车模拟驾驶系统进行特殊环境的三维场景设置,其中包括夜间行车、雾天行车、雨天行车、雪地行车等.通过与汽车采样信号配合,实现了对几种特殊环境下驾驶场景的逼真模拟.  相似文献   

17.
据统计,在意外伤亡中,车祸所造成的比例相当大。在车祸伤亡的人员中,有一部分人的生命本来是可以挽回的,却丧失了生命;还有一部分人本来可以恢复健康,却造成了终身截瘫或伤残。究其原因,主要是抢救过程不能正确预测和分析伤员的受伤情况、处理抢救伤员不当所致。  相似文献   

18.
小幽默     
《科技潮》1996,(6)
神奇的机器一个美国人和一个法国人遇到一起,开始吹牛。美国人说:我们美国人发明了一种机器,只要把一头猪推到机器的这一边,然后转动机器把手,腊肠就从另一边源源而出。法国人说:这种机器在法国早已改进,如果腊肠做得不好,只要倒转机器把手,猪又会从原先那边退出来。  相似文献   

19.
法国男女老少很多人爱喝酒。 1955年以来,威士忌的消费量增加了130倍,开胃酒的消耗量增加4倍。法国官方前几个月公布,法国每人每年平均饮酒量折合纯酒精达16公升之多,比西德多20%,比美国高一倍,名列世界前茅。目前法国有200万酗酒者和300万嗜饮者,相当于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妇女和青少年酗酒的现象也日趋严重。全国每年死于酒精中毒的超过4万人,还有4万余人因酒精中毒而被送入精神病院。交通事故的三分之一、自杀人数的四分之一和大部分暴力案件皆由酗酒引起。酗酒已成了法国政府很伤脑筋的一个社会问题,每年  相似文献   

20.
萨科齐在与前妻的婚姻纠葛以及名模的桃色绯闻中登上总统宝座,大家都以法国人的浪漫一笑置之;此后的几场表演时不时地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并不是说其难以摆脱外交权谋的影子,而是人前背后的两面做派牵动了中国人的敏感神经。说实话,给人的印象是这个人有点作怪的神经质。的确,平庸老实的普通人总是难以惹人瞩目,所以,一个人若要在大庭广众之下作秀,那肯定也总是潜含着许多言外之意——这肯定会引起人们的若干联想的;而对萨科齐来说,这与他所主导的法国多年来在世界格局中地位的沉浮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