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土坎水平梯田最优断面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研究了影响水平梯田断面设计的各个因素及相互关系,提出了最优断面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6-3-3并联机构物理样机结构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提出将有限元算法内嵌到优化算法中的优化模型求解思路.在ANSYS软件平台上,通过建立各零件参数化模型、定义设计变量、约束和目标函数等步骤,在其优化工具箱最终实现各零件结构参数的优化,为该机构物理样机的轻量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发电厂变电站配电装置的设计应满足多项指标和要求,其中经济、安全、稳定是最为重要的指标,因此在设计中应当利用优化组织的思路保证各个指标的和谐统一,以此满足其运行的标准,这才能满足设计的最终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某矿某面深埋沿空的地质特征基础上,开展沿空巷道支护参数设计,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支护断面,优化了断面形状,最终设计了深埋沿空巷道的支护参数,为类似条件下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具有软弱夹层岩基上设计重力坝时必须考虑深层滑动稳定问题.本文将此稳定条件引入混凝土重力坝的断面优化设计,建立了适合于序列二次规划法计算的优化数学模型.根据大量优化计算结果,从断面优化的角度,较详细地分析了岩基中软弱夹层的性状(诸如摩擦系数、倾角和埋藏深度等)对这类大坝设计的影响规律,提供了一些对大坝设计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基于CFD流动分析的泵站肘形进水流道水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肘形进水流道是在大型泵站中最常用的流道形式,它与喇叭管进水流道相比具有水力损失小和宽度较小的优点.本文基于质量加权平均的流速均匀度优化目标函数和重整化群湍流模型,应用SIMPLEC算法,计算了泵站肘形进水流道内定常流动.基于FLUENT软件的CFD(computatical fluid dynamics)流动计算,获得了肘形进水流道内部三维流动规律:其内部水流为逐步收缩的运动,分为水平收缩段、肘形弯管段和垂直调整段3个阶段.通过分析肘形流道各个断面的轴向流速分布,提出了新的叶轮名义高度的取值范围,并给出了流道主要控制参数的取值范围.计算流场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较为吻合,这表明采用计算模型和方法是可靠的.提出了新的优化设计思路,即先按照控制主要参数尺寸进行流道轮廓线进行设计,然后设计进水流道的各过渡断面,按照各断面平均流速光滑变化进行控制,最后通过CFD技术进行流场细节分析和水力优化.这将大大减少水力优化设计的工作量和难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瓯江杨府山断面近几年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三角函数预测模型,得到各年中瓯江水质各指标随季节交替的变化规律,并运用季节性肯达尔(Kendall)检验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该模型克服了回归分析预测法只能在宏观上预测水质变化趋势的缺点,为水质变化趋势的分析及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设计对工程建设项目开发及项目成本的影响巨大,这在工程项目建设者思想上已基本形成了统一的认识,并且其影响仍呈逐步扩大的趋势,如何更有效实现设计阶段对建设成本控制,本文结合当前其房地产成本管理的实践,总结分析了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的管理思路和具体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
邻域搜索算法的统一结构和混合优化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邻域搜索算法的多样性和研究成果的分散性阻碍了算法的系统化研究与发展 ,因此建立统一的结构框架很有必要。论文通过对邻域搜索算法的流程和主要环节的分析与归纳 ,基于空间分解和进程分解的思路提出了邻域搜索算法的一种统一结构 ,为优化算法的系统化研究和新型混合优化算法的开发提供了可行途径。进而 ,基于统一结构 ,利用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在优化结构和优化行为上的互补性 ,将它们的优化机制和优化操作合理结合 ,提出了具有并行搜索和概率突跳特性的全局高效 GASA混合策略。  相似文献   

10.
综合模糊识别下的黄土边坡断面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影响黄土路堑边坡断面设计的经济性、安全可靠性、抗冲刷性、施工技术的成熟性及环保性等5个指标,建立边坡断面设计各指标的模糊判断矩阵,将定性指标转换为模糊值。有效组合主、客观权重,建立了基于主客观权重综合模糊识别的边坡断面优化决策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避免决策或评价结果的主观随意性,减少了目标的客观权重与实际情况之间的误差,符合人工决策的一般过程,较易体现专家的意见和边坡的客观实际情况,有利于提高路堑边坡断面优化的决策精度。  相似文献   

11.
用有限元方法对液压传动中的异形断面-等腰三角形,梯形和矩形断面流道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流动条件下的流场,给出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2.
压杆的稳定设计是通过计算压杆截面积选用截面形状来达到的。压杆的截面设计一般是采用试算法,计算量较大,图解法避免了试算法中的重复计算过程,因而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但其精度较差且不能进行型钢截面的设计。本文对不同的截面形状,提出几种直接的优化、计算方法,其比试算法简单,比图解法精确。它适用于大、中、小各种柔度的压杆;也适用于截面形状因子为常数的截面和常用的型钢截面;导出了一些简便实用的计算公式。能够直接得出截面面积选取型钢型号,应用范围广泛。  相似文献   

13.
将广义模糊优化设计理论引入土石坝的优化设计中,对设计变量的选取及约束条件中模糊性因素的隶属函数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建立了土石坝断面广义模糊优化设计模型。采用满足度解法将广义模糊优化模型转化为确定性优化模型进行求解。结合某面板坝工程实例进行断面优化设计,考虑约束条件的广义模糊性,获得了满意的计算结果,通过初始方案与优化方案的分析比较,肯定了土石坝断面广义模型优化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合理性与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双臂凿岩台车上六自由度串联机械臂的工作特点,为减小机械臂运动干涉的可能性,提出了该机械臂在运动过程中保持末端杆件垂直于工作断面的姿态约束条件,并给出实现这一约束条件的运动学方法和空间杆件发生干涉的判断式.针对某隧道断面64个炮孔设计,对机械臂运动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避碰效果.  相似文献   

15.
Based on the aeolian loess sequence-stratigraphic division and paleomagnetic datings on terraces, we found that an undiscovered terrace with the age of 1.0 Ma BP lies between the Dunwashan terrace and Wuyishan terrace. This terrace recorded an intensive Yellow River incision event during that period. Results of paleomagnetic dating and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OSL) dating of the Wuyishan loess section and Zaoshugou loess section on the fourth Yellow River terrace (T4) show that the age of the fourth Yellow River terrace in Lanzhou area is 0.86 Ma BP rather than the previously believed 0.6 Ma BP. This result answers a long-term question in the geomorphology community of whether there exists a 0.8 Ma terrace in Lanzhou area. The discovery of the 1.0 Ma Yellow River terrace and redating of the age of 0.6 Ma terrace in Lanzhou area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Yellow River.  相似文献   

16.
Based on the aeolian loess sequence-stratigraphic division and paleomagnetic datings on terraces, we found that an undiscovered terrace with the age of 1.0 Ma BP lies between the Dunwashan terrace and Wuyishan terrace. This terrace recorded an intensive Yellow River incision event during that period. Results of paleomagnetic dating and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OSL) dating of the Wuyishan loess section and Zaoshugou loess section on the fourth Yellow River terrace (T4) show that the age of the fourth Yellow River terrace in Lanzhou area is 0.86 Ma BP rather than the previously believed 0. 6 Ma BP. This result answers a long-term question in the ge-omorphology community of whether there exists a 0. 8 Ma terrace in Lanzhou area. The discovery of the 1. 0 Ma Yellow River terrace and redating of the age of 0.6 Ma terrace in Lanzhou area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Yellow River.  相似文献   

17.
广东河谷地貌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广东河流从上游或源头区到中下游,上更新统为主的第一级阶地变形为半埋藏阶地,到三角洲再变形为埋藏阶地.阶地变形的动力:①冰后期海面回升使洋盆增荷下沉,从而牵引大陆沉降;②溯源堆积.燕山运动使先前的河流消失,所形成的向斜谷、断陷谷是最早的河谷,而横谷才是次成河并成为向斜谷、断陷谷的支流.顺着横谷方向没有红层盆地是横谷发育较晚的证据.由此判断东江形成最早,其次北江,西江最晚形成  相似文献   

18.
在肋拱桥的设计中 ,常采用弱横向联系变截面拱肋。桥涵设计规范中用组合压杆法计算临界荷载有其局限性。文章用当量压杆法推导出了实用弱横向联系变截面肋拱桥的纵向稳定临界荷载计算公式 ,并用能量法推导出了弱横向联系变截面肋拱桥的横向稳定临界荷载计算公式 ,同时考虑了拱肋的扭曲效应和矢跨比效应。这种方法计算结果更趋于准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核子-核反应截面的两种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指出各自的特点和计算中存在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将两种计算方法结合起来的设想,希望能解决整个能区内核子-核反应截面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