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参与建构我们的现实,从方方的小说中,能够看到语言的这种巨大力量.语言制造的修辞幻象在帮助我们走近现实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歪曲甚至背离了现实,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方方在描述这种悖论的同时,也在向传统的认知模式挑战.  相似文献   

2.
伍海燕 《科技信息》2013,(12):202-204
生态化修辞幻象是当今房地产广告修辞语中重要的修辞手段之一。通过对南京市众多房地产广告的观察和数据分析后发现,大部分的楼盘在项目命名、广告语宣传中都运用了生态化修辞幻象,从产品自身性质、地段、社区环境、附加需求等方面入手,营造自然、良好的居住氛围。生态化修辞幻象在该类广告中的运用,遵循了从产品至上到以人为本的转变规律,其所使用的"以需求为导向"的策略不断激发房地产的潜在消费者。  相似文献   

3.
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参与建构我们的现实,从方方的小说中,能够看到语言的这种巨大力量。语言制造的修辞幻象在帮助我们走近现实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歪曲甚至背离了现实,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方方在描述这种悖论的同时,也在向传统的认知模式挑战。  相似文献   

4.
小说<神木>中的人物符号之间存在着两种修辞化的关系:杀人者与杀人者之间是隐蔽的集团化关系,被杀者与杀人者之间是显性的血缘化的关系.同时这两种关系导致了人物走向不同的修辞幻象:杀人者在自我身份的认识上完全丧失了"真我"而走向杀人,被杀者在虚假的血缘化中不断走向真情.因此,运用人物符号修辞化与修辞幻象的理论才能真正解读小说<神木>.  相似文献   

5.
小说<神木>中的人物符号之间存在着两种修辞化的关系:杀人者与杀人者之间是隐蔽的集团化关系,被杀者与杀人者之间是显性的血缘化的关系.同时这两种关系导致了人物走向不同的修辞幻象:杀人者在自我身份的认识上完全丧失了"真我"而走向杀人,被杀者在虚假的血缘化中不断走向真情.因此,运用人物符号修辞化与修辞幻象的理论才能真正解读小说<神木>.  相似文献   

6.
以模糊修辞理论为基础.结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广告语中模糊修辞所发挥的多方面的、积极的语言功能进行论述,并进一步指出模糊修辞能使人们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时更为合适得体.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语言接触作为一种"催化剂"使我国的语言文字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其中商标词也在悄悄发生着改变:从过去的汉语拼音商标词改进为正规的英语商标词;从过去的专有名词、普通名词商标词扩大到臆造词汇商标词.本文试图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我国商标词的"欧化"现象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英语幽默现象与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默中语言变异现象极为丰富。英语幽默语言的修辞技巧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对英语幽默的修辞技巧进行分析和探讨,不仅可以提高英语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学习者自身的品味和对英语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与外国友人的语言交际能力,分享"西式"幽默。  相似文献   

9.
幻象"是闻一多诗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早在1921年,闻一多在所写的第一篇诗评──《评本学年〈周刊〉里的新诗》中,就明确地把"幻象"看作是诗的"重要质素'.他认为诗的声与色,即音节与语言的描绘很重要,因为"美的灵魂若不附而于美的形体,使失去他的美了".但"诗的真正价值在内的原素,不在外的原素",这"内的原素"首先就是"幻象、情感".他引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的话说,"诗应具有不仅能使读者心满意足,而且要让他连气都喘不出来的艺术魅力',而要"造成这种力量,幻象最要紧."因此,他不仅把"幻象"作为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李琛 《当代地方科技》2012,(16):122-123
各种各样的商标,成了一种特殊的语言,它不光是社会经济现象,还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商标语言的好坏,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商标语言可以折射出社会文化、民间习俗、消费心理等多种因素。本文分析了食品商标语言的精神文化因素,从语言和文化关系的角度对食品商标语言进行考察,说明了食品商标语言对精神文化的反映和精神文化对食品商标语言的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11.
"程度副词+名词"与潜语言的显性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修辞学的角度来说,“程度副词+名词”这一结构是一种由潜在语言现象变成显性语言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上下三个方面:潜词义的显性化;潜在功能的显性化;潜性效果的显性化。  相似文献   

12.
<现代修辞学>区分了语言修辞和言语修辞,提出语境学是现代修辞学的基础,并把信息论、控制论和修辞研究结合起来,阐述了社会心理修辞学、语用修辞学两门新兴学科的概况等.<现代修辞学>从多角度开拓了现代修辞学研究的新视野,建立了颇具特色的现代修辞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谭欣欣 《科技信息》2009,(5):220-221
商标词是以字符形式标示商品的一种符号,是产品形象的代表、质量的承诺。世界各国的消费者能否接受一个商标,关键在于这个商标所给予的信息。商标所包含的最基本的信息就是——音、形、义。商标作为一个特殊的艺术形式,“音”是最初的听觉感受;“形”是给消费者一种直观的视觉冲击;“义”是最重要的,既商标的内涵和意义需相符合,使人们理解商标文字的文化心理及其反应的社会文化特征。如果设计者在商标的发音、图案设计和所代表的意义上能达到协调和统一,就能推动商标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后勤工作进一步与市场接轨,引入竞争机制。高校学生公寓应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品牌意识,创立自身品牌,以更好地实现"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为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双关是汉语修辞的一种重要形式,从双关的形成及特点、分类、功能、人文内涵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剖析,探讨了双关在歇后语、谜语中的运用,指出了双关的修辞作用及在使用双关语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商标作为产品的品牌,是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商标词作为语言的东西,也要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打上文化的烙印,并且来反映文化。随着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厂商对自己商标的翻译应该给予关注,否则拙劣的译名不仅影响商品的形象,更影响商业机会。本文将尝试探讨商标汉英翻译中存在的文化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反复”修辞格的文体语用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反复”修辞格形式的简单介绍着手,重着分析了“反复”修辞格在不同的英语文体如小说、诗歌、政论文和演说辞中的表现形式及其语用功能,旨在学会欣赏和灵活运用“反复”修辞格这一独特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8.
“四六结构”与修辞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四元六维结构”的哲学高度指出:“修辞过程”不限于“由想而移为辞”,“想”之前要先对世界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移为辞”之后,还要考察对读者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修辞效果”不限于表达效果,还包括接受效果和社会效果;“修辞学”有内外之分,内修辞学包括本体修辞学、表达修辞学、接受修辞学,外修辞学包括文化修辞学、文明修辞学和道德修辞学等。  相似文献   

19.
“辞采”考     
“辞采”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刘珍等人编撰的《东观汉记》。辞采有四种不同的写法,即辞采、词采和词彩。古代,辞采的含义主要有三个:一是专指华丽的辞藻或文采,二是泛指文辞的色言,三是特指词汇的色彩。如今,辞采是指语言表达中某个片段的语言特色。它是一个既不同于文采、辞藻,又不同于语体、修辞和语言风格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