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报导了由2—巯基苯并噻唑合成二(苯并噻唑—2—巯)乙烷(bbte)以及铜与bbte的配合物,并测定了该配合物的电导、电子光谱和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稀土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与18—冠—6的三元固体配合物.由元素分析确定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PMBP)3(18C6),其中RE=La~Lu,Y.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热分析及快原子轰击质谱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了乙酰丙酮二缩苯基硫脲的合成以及与镧、钕、钐离子的反应。对所形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谱及电导分析考察了配合物的性质。并对Nd(Ⅲ)配合物的f—f电子超灵敏跃迁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环庚酮缩氨基硫脲Sn(Ⅱ)、Pb(Ⅱ)配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在非水溶水剂中合成了环庚酮缩氨基硫脲(HL)与Sn(Ⅱ)、Pb(Ⅱ)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在水溶液体系中铕、铽与吲哚— 3—丙酸 (IP)形成固态二元配合物及铕、铽与IP、邻菲啉(phen)形成固态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热重—差热分析 ,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及成键特征。二元配合物组成为Ln(IP) 3 ·2H2 O ,三元配合物组成为Ln(IP) 3 ·phen ,其中Ln =Eu、Tb。在发光性能方面 ,三元配合物较二元配合物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合成了十三种镧系离子(La,Pr,Nd,Sm,~-Eu~Lu)与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呲哇啉酮(HPMBP)和邻菲啰镧(phen)形成的三元混配配合物.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 Ln(PMBP)_3·phe·_nH_2O(Ln=La 时,n=2;其它 n=1).研究了它们的红外,紫外——可见光谱,探讨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合成了Tb(Ⅳ)与草酸根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物相分析、磁矩测定、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热谱,对配合物性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稀土与2—羟基—3—荼甲酸(H_2A)、邻菲咯啉(Phen)三元固体配合物的合成方法.通过化学和元素分析,IR,UV,~1HNMR,X射线粉末衍射、摩尔电导,磁化率、差热等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结构、组成和性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 Schiff 碱铁(Ⅲ)配合物的氧化—还原特性。结果表明,铁配合物的自旋态与反铁磁性相互作用对 Fe~(3+)的还原影响十分显著。对于 Fe(Ⅲ)—O—Fe(Ⅲ)体系,还原时因有电子进入反键轨道,故伴随 Fe—O 键的离解,显示出明显的不可逆还原特征。  相似文献   

10.
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在非水溶剂中合成了环庚酮缩氨基脲(HL)与Sn()、Pb()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镧(Ⅲ)、铈(Ⅲ)与N,N’—亚乙基二(2—羟基—3—甲氧基苯甲亚胺)和N,N’,—邻亚苯基二(2—羟基—3—甲氧基苯甲亚胺)反应形成的固态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热谱等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这些新配合物的组成可表示为:[LaL(H_2O)_2]NO_3和Ce_2L·nH_2O(L=MSEA或MSPA,n=0或4)。  相似文献   

12.
以热乙睛为介质,合成出轻稀土溴化物与苯并-15-冠-5(B15C5)的配合物Ln(B15C5)Br_3·nH_2O(Ln=L_α-Nd,n=1,2).所得配合物是非溶剂化的,置于空气中吸水很快.通过元素分析、溶解性与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差热一重分热析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有关性质.  相似文献   

13.
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在非水溶剂中合成了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缩氨基脲(HL)与Cu(Ⅱ) 、Zn(Ⅱ)、Fe(Ⅱ)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在非水溶剂中合成了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缩氨基脲(HL)与 Sn( )、Pb( )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对稳定自由基与六氟乙酰丙酮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进行了研究,通过元素分析、电导测定、热重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ESR谱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二元芳香羧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95%乙醇溶剂中合成了四种稀土元素(RE=La,Nd,Sm,Tb)与3-硝基苯二甲酸(H2L)的双核固体配合物,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热分析,确定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2L3.并研究了双核配合物的光谱性质.  相似文献   

17.
稀土与2,4-D及邻菲罗啉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洪  陈超球  梁利芳 《广西科学》2001,8(2):105-107
合成钕、钆、镝、镥等稀土 (RE)· 2 ,4-二氯苯氧乙酸 (HDCP)·邻菲罗啉 (Phen)三元配合物。用化学分析法研究配合物的组成及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和摩尔电导等物理性质。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 -差热分析等方法研究新合成三元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确定了配合物中 RE3+ 与 DCP- 、 Phen之间的成键特性。配合物通式为 RE (DCP) 3· Phen (RE=Nd,Gd,Dy,L u;DCP=C8H5 O3Cl2 Phen=1,10 -邻菲罗啉 ) ,配合物中 RE3+为 8配位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4种N,N-乙基,苯基-N’-苯基-1,1’-联萘-2,2’-二(氧杂乙酰胺)(L)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和摩尔电导率的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RE(pic)3L[RE=La(Ⅲ),Eu(Ⅲ),Tb(Ⅲ),Ce(Ⅲ)],稀土离子的配位数为10,其在CH3OH溶液中属于非电解质.该系列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表明,Eu(Ⅲ)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远大于Tb(Ⅲ)配合物,说明配体L的三重态能级与Eu3+的激发态能级匹配较好.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黏度法对配合物与ct-DNA之间的作用方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与ct-DNA之间存在着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将稀土配合物与无机、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复合得到的功能性材料,有良好的光、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改善了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条件,大大增强了稀土离子的特征荧光强度,延长了发光时间。同时将稀土纳米微晶复合到材料基质中,可以赋予功能材料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本文就稀土配合物与无机、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复合、稀土发光材料的纳米化及其最新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在非水溶剂中合成了苯乙酮双缩硫代对称二氨基脲(HL)与Cu(Ⅰ),Zn(Ⅱ),Fe(Ⅱ)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磁化率、摩尔电导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