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估算传统应用程序的规模和工作量,人们已经作了很多的研究。但对于面向对象软件的度量方法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本文将讨论面向对象软件的度量方法:以类的属性和方法为基础度量软件规模的OOFP方法和以功能、对象间交流的信息以及通过继承的重用来度量规模的POPs方法。  相似文献   

2.
类内聚被认为是面向对象软件的重要属性.内聚反应了类中成员相联系的紧密程度.讨论了面向对象范型软件度量的类内聚度量的研究现状.学术界已提出了几种关于面向对象范型类内聚度量,这些度量都是以类中关联成员为度量基础.多数的类内聚度量是基于实例变量访问准则、研究了上述内聚度量,总结定义了两种基本的方法关联准则:属性使用准则和方法调用准则。  相似文献   

3.
随着面向对象技术在软件理论和应用的快速发展,如何科学合理的度量面向对象软件质量已成为软件工程中一个热点问题。目前,针对软件度量的研究很多,但是关于类图度量的研究较少。类图作为软件开发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模型图,其复杂性对软件质量有着明显的影响。为研究类图的复杂性,将已有的基于OWA算子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应用于UML类图的度量,提出一种度量UML类图复杂性的新方法,通过OWA算子度量的计算结果,可以有效的对面向对象软件的复杂性进行科学合理的度量。  相似文献   

4.
度量技术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方法。本文将介绍软件度量学的发展历史,软件质量体系和软件度量方法,讨论了目前流行的两种面向对象软件度量方法,并联系CMM来进行分析,提出它对CMM的影响,及其在其中的应用。最后给出了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对象Petri网模型的复杂度度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对象Petri网模型的复杂度,实现对模型复杂度的量化度量,提出了一套模型复杂度度量集。对象Petri网具有面向对象的特性,可以较好地满足面向对象软件系统的建模。通过将面向对象的设计度量的相关思想引入到对象Petri网模型的复杂度分析中,并结合Petri网的结构特点,从继承、多态、封装等面向对象特性以及判定、并发等Petri网结构特性等方面考虑,提出了适用于对象Petri网模型的复杂度度量集,给出了相关度量的形式化表述,并结合例子进行了分析说明。结果表明,提出的度量集能够有效地反映出面向对象Petri网模型的复杂度,可以为软件建模提供行之有效的度量。也为利用对象Petri网进行软件建模以及面向对象系统设计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6.
面向对象软件耦合的度量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面向对象软件度量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程序切片和信息流分析技术的面向对象软件耦合性度量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面向对象程序的前向切片和后向切片,然后通过信息流分析技术分析程序中可能存在的输入耦合、输出耦合、I/E耦合,单向耦合、双向耦合和无耦合等6种耦合情况,并根据程序切片计算信息流的绝对量和信息流的宽度,进一步在此基础上计算面向对象程序中2个组件之间的耦合系数和某个组件自身的耦合度.最后通过理论证明和经验分析的方法验证了基于程序切片耦合度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从隔离变化入手,分析了面向对象软件度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化点,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库的面向对象度量工具的软件结构,设计并实现了该度量工具.最后给出了具体的实验度量数据实例,以证明该度量工具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着眼于对象的继承和交互两个正交方面,提出一种面向对象的伪动态复杂性度量方法.该方法集成了继承和消息路径的度量,借助于简化消息交互图和继承扩展图较全面度量了软件复杂性.最后使用一个实例说明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面向对象软件可维护性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面向对象软件的度量准则作为预测因子,以维护期间所修改的代码函数作为可维护性,运用支持向量机回归原理,构造了面向对象软件可维护性预测模型.为了评价模型的性能,同时构造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R软件环境下仿真,通过误差的可视分析和RMSE分析知,SVM模型预测面向对象软件可维护性具有较好的性能,效果明显优于ANN模型.  相似文献   

10.
杨丹 《科技信息》2007,28(33):90-92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在软件界的流行,直接引起了面向对象建模语言的兴起,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作为一种面向对象的统一建模语言,正在逐渐地被软件界和商界所认可。然而对于使用该语言建立的各种模型如何进行度量?有哪些具体的指标可供使用?又如何取得这些度量值以便在开发早期对系统规模做出总体估计却没有被很好的重视和研究。本文即根据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建模实例,不仅介绍了如何利用UML的图示对整个系统进行建模,同时一并给出了对模型进行度量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任何软件错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通过介绍一组由S R Chidamber和C F‰merer提出的,针对面向OO软件类一级的度量,对它们应用Weyuker的度量评价标准进行了评价.作为面向对象软件的质量度量模型的具体实现,个绍了C++程序质量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图2,表1,参5.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面向对象软件的测试方法较少且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将基于ART(adaptive ran-dom testing)思想的限制性随机测试RRT(restricted random testing)应用到面向对象程序中的方法.分析了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用例的结构,提出了测试用例包含动态部分和静态部分.确定测试用例之间的距离为动态部分和静态部分的距离和,并分别给出了这2个距离的计算公式.设计了基于RRT的测试原型系统,该原型系统主要的功能模块有类图录入模块、测试用例距离度量模块、基于RRT测试用例生成模块、结果分析模块.通过试验对比了文中方法与随机测试方法.结果表明,文中提出面向对象的RRT方法在发现第1个程序错误的测试中比随机测试方法减少了约50%的测试用例数量,且在发现测试用例的质量上也几乎与随机测试相同.文中提出的测试用例度量机制能够有效地对面向对象软件中的测试用例进行区分,基于RRT的测试原型系统也能自动化地生成测试用例并自动测试从而大大提高了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基于Java环境面向对象软件质量度量的一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适用于面向对象软件质量的度量方法,提出了在Java软件质量度量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复杂网络的类间集成测试序列生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间集成测试是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的一个重要部分.将类抽象成节点,类间调用关系抽象成边,建立面向对象软件的复杂网络模型,根据软件网络的结构特征,分析类节点的影响力和复杂性,给出一种软件重要节点的度量方法.在此基础上,将错误被尽早发现的思想应用在类间集成测试排序中,在确保构造的测试桩复杂度较小的前提下,保证重要节点优先测试,得到了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类间集成测试序列生成方法.最后,在开源软件DNS 1.2.0上进行分析和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讨论面向对象度量若干方法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一个关于度量C++代码的度量工具的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16.
以面向对象的软件度量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SOM神经网络离散化度量元因子矩阵数据,接着对于得到的离散化的矩阵数据采用粗糙集理论的属性约简算法进行属性约简,然后根据约简得到规则构造模糊神经网络的网络结构,并采用BP算法对网络进行训练,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  相似文献   

17.
对面向对象度量的度量概念及其应具有的性质的形式进行了精确的定义,首先定义了一个严格的、具有一般性的数学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上定义了面向对象的几个重要度量概念,即继承性深度DIT,直接子类数目NOC,对象类之间的耦合CBO,每个类的加权方法数WMC。  相似文献   

18.
从属性、操作、属性间、操作间、操作属性间等方面给出类内复杂性度量方法,再从节点的强度、簇系数、平均路径长度等方面给出类结构的复杂性度量方法,最后以具体系统的类图为例进行类结构的复杂性度量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度量方法能较好地对面向对象类级复杂性进行度量。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软件的质量始终是软件工程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软件开发的成本、进度和潜伏的错误数量都与复杂度有密切的关联.由于OOA和OOD被广泛运用,度量面向对象的软件复杂性成为必然的需求.UML类图描述了系统中的类及其相互之间的各种静态关系,为了对UML类图提供客观的评价,提出了一种基于UML类图针对Java工具语言从不同侧面来评价一个类图复杂性的方法,并用W eyuker提出的复杂性度量的评价标准对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企业软件过程度量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软件过程度量的意义、度量数据的分类,提出了通过划分度量元素的范畴对度量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阐述了度量元素的确定、评审方法和度量元素的数据来源,描述了度量数据库的构建和管理、度量数据的分析、使用方法和改进目标,并对度量给企业带来的损益进行了权衡分析。提供了一套在企业可行的软件过程度量的框架性工作实践,以及通过度量对软件过程进行监控的实例。试图为正在实施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有关级别认证的企业或组织提供关于软件过程度量方面的实践经验,满足部分软件组织对软件过程度量经验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