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肠球菌的临床分离率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用Vitek 2 Compact法进行细菌鉴定及常规药敏试验。结果:临床分离到的342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有140例,阳性率40.9%,屎肠球菌有186例,阳性率54.4%,其它肠球菌有16例,阳性率4.7%。342株肠球菌主要分离自尿液254例,阳性率74.3%;血液28例,阳性率8.2%;脑脊液21例,阳性率6.1%;胆汁15例,阳性率5.3%。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已接近或达到90%,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仍保持100%敏感性。未发现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耐药。结论:革兰阳性球菌中肠球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肠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一定要以药敏结果为指导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肠球菌的临床感染特点和耐药性,为指导临床用药,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间从江汉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92株肠球菌的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分离的92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占73.9%,屎肠球菌13.1%,其他种类肠球菌13.0%.主要来源于尿液标本,占33.7%,且主要分布于干部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等科室.药敏结果显示耐药率最高的是环丙沙星38.0%和红霉素37.0%;青霉素G、氨苄西林和左旋氧氟沙星也呈中度耐药;替考拉宁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为6.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耐利奈唑胺的肠球菌.结论:该院肠球菌以粪肠球菌感染为主,主要引起泌尿道感染,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医务人员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全面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肠球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及vanM基因在屎肠球菌的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探讨耐药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肠球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按NCCLS/CLSI标准判断并统计分析结果;PCR法检测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菌株中的耐药基因vanM,并对阳性基因进行测序,分析耐药基因与耐药性的关系.结果临床分离肠球菌共506株,其中屎肠球菌277株,粪肠球菌229株.尿液标本来源比例最高,为167株(33%);粪便标本114株(22.5%);痰液标本78株(15.4%);胆汁标本57株(11.3%);脓液标本54株(10.7%);其他来源36株(7.1%).药敏结果显示:肠球菌对大部分临床抗菌药高度耐药,屎肠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氨苄西林)、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P〈0.05).vanM基因在耐万古霉素菌株中的检出率为100%,耐替考拉宁菌株检出率为90%.结论屎肠球菌可引起临床各类感染,屎肠球菌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且呈多重耐药趋势.vanM基因可能在糖肽类药物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肠球菌的种类及对其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细菌分析仪Vitek-32进行肠球菌鉴定和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13株肠球菌中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共94株占总数的83.18%,其中粪肠球菌63株占55.75%,屎肠球菌31株占27.43%.肠球菌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的耐药性最低,但屎肠球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高于粪肠球菌.结论:临床对肠球菌的检测应达到种的水平,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粪肠球菌为高,已经检测出对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耐药的肠球菌,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屎肠球菌类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hyl)基因突变株,研究hyl基因的功能。方法:用pETX4577质粒构建屎肠球菌hyl基因重组自杀质粒,通过体内同源重组,筛选获得hyl基因的突变株,体外研究hyl基因缺失对突变株生长能力的影响。结果:经同源重组,利用卡那霉素抗性筛选,PCR、脉冲场电泳和southern blot进行鉴定获得基因突变株*hyl。突变株在体外的生长能力低于野生株。结论:hyl基因突变株构建成功,hyl基因在生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能是屎肠球菌的毒力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6.
肠球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球菌是人类和动物肠道正常菌群的重要成员。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肠球菌的感染不断上升,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由于肠球菌携带多种毒力因子和具有多重耐药性、天然耐药性以及获得性耐药等特性,给临床肠球菌感染的治疗和控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文章就肠球菌生物学特性、分类地位、致病机制、耐药性、实验室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以来自人、狗、鸡、牛、猪五个物种源共150株肠球菌为试材,采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分析不同物种源粪便中的肠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情况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对红霉素的耐药率鸡源高达80%,而牛源仅为20%、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猪源和狗源分别为62.1%和3.4%、对环丙沙星鸡源耐药率为70%,而狗源并未出现耐药菌株;而对多重耐药分析后人源与狗源主要集中于2耐、3耐和4耐;牛源主要为2耐和4耐;猪源主要为3耐和4耐;鸡源的多重耐药情况复杂。表明不同物种源肠球菌的耐药情况具有差异性,为我国利用抗生素分析法识别粪便污染来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致羔羊脑炎型粪肠球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北疆地区几个不同羊场的羔羊连续几年发生了以各种神经症状和死亡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对病、死羊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和动物回归实验等,确定其致病菌为粪肠球菌。  相似文献   

9.
10.
综述了动物源性肠球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实验的方式,熟悉通辽地区革兰氏阴性杆菌中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并初步掌握该种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样本采集区间为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集地点为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样本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共258株,通过采用双纸片协同扩散法检测革兰氏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并且采用K-B法做药敏试验,对肺炎克雷伯杆菌做具体耐药性分析,最终将分析出的耐药性结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提供的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化委员会订立的标准(2009年版)做出敏感性和耐药性的分析报告.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在ICU、呼吸内科、神经外科分布较多.肺炎克雷伯菌及其产酶菌株耐药性强,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麻烦,其中亚胺培南是治疗首选,另外对头孢类复合制剂药物也相对敏感.结论:临床可以使用交叉用药方案,避免耐药菌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急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镜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特性、药敏试验和致病性分析后分离鉴定出克雷伯氏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头孢哌酮、丁胺卡那霉索较敏感.在临床小儿感染性腹泻的诊治中,应注意肺炎克雷伯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和选用敏感抗生素对症治疗,以防止滥用广谱抗生紊及耐药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考察5个种9株水生蓝藻对8 种抗菌素和Hg~(2+)、Ca~(2+)离子的抗性及其诱导与质粒遗传的关系,结果表明,蓝藻种间及株系间对药物的抗性有显著差异。某些藻株对几种抗菌素的抗性可因诱导而显著增强。经三次连续药物诱导培养后抗药性可提高5~20倍。诱导获得的抗药性是可以传递的。对7株蓝藻进行质粒DNA检测,发现其中4 株分别含有1、2或3个质粒。对比分析表明这些株系的抗药性与其内含质粒不存在对应关系,表明蓝藻抗药性遗传不是质粒编码的。讨论了蓝藻抗药性诱导的实质及其用于除污染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本地区支原体在人类泌尿生殖道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分析.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MYCOPLASMA IST2)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检测试剂盒,对2 a来955例临床生殖道标本进行培养和鉴定,同时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UU及Mh感染率为40.4%.女性感染率50.6%,男性感染率24.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支原体对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氧氟杀星、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99.22%,99.00%,92.00%,81.10%,79.80%,71.24%,70.47%,36.79%,18.65%.结论临床支原体感染已成为泌尿生殖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结合药敏结果,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性分子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铜绿假单胞菌是重要的医院感染条件致病菌.由于各种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导致了铜绿假单胞菌产生了很强的耐药性而且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通过多种途径产生耐药.而从分子水平对其耐药性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某医院重症监护室(ICU)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之间感染病原菌中非发酵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用VITEK-32仪鉴定细菌,K-B纸片扩散法做体外药敏试验,统计、分析非发酵菌的检出率和药敏结果。结果:560份ICU标本,医院感染分离菌株335株。其中,非发酵菌181株。非发酵菌的阳性检出率为32.32%,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65株,19.40%),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53株,15.82%)、洋葱假单胞(31,9.25%)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8,8.36%)。分离菌中标本来源以口痰最常见,其次为静脉导管、静脉血和胸腹水。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洋葱假单胞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中非发酵菌的检出率较高且耐药性强;治疗非发酵菌感染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以减低耐药率。  相似文献   

17.
540株铜绿假单胞菌12年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导致临床感染的540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年来540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结果:住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明显高于门诊患者,且以重症病房(ICU)尤为显著;下呼吸道感染是主要的临床感染来源;中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重症患者为易被侵袭人群;铜绿假单胞菌对多数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且耐药性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条件致病菌,耐药性严重。治疗中应根据分离株耐药特点选择合理用药方案,避免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