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基于菲涅尔衍射积分和将硬边孔径函数展开成有限项复高斯级数方法推导出了计算透镜衍射光强分布的解析表达式.所得的解析表达式克服了直接计算衍射积分的困难.应用这个表达式研究了截断参数(透镜的半径与高斯光束束腰半径的比值)对透镜衍射场分布的影响.数值结果显示,由于透镜的孔径对高斯光束的截断使得焦点向着透镜迁移,截断参数愈大,焦移量愈大,成像光斑愈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光线传递矩阵方法,讨论了热畸变激光棒的热焦距及其端面负透镜补偿,并对激光棒进行端面负透镜修正后的分布孔径和模体积作了计算。  相似文献   

3.
介绍用激光、负透镜和微显卡尺测量微小孔径的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并用激光和万能工具显微镜对小孔孔径进行了对比例量。文中通过对实验确定了用激光和负透镜测量小孔的经验公式并进行了误差分析,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靠的,测量精度可达0.2μm。  相似文献   

4.
多视点图像在深度计算、3D视频合成、立体匹配等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传统相机在拍摄真实场景时往往不能获取场景多个视点的信息,而新型的微透镜光场相机和相机阵列却可以得到场景更多的信息,例如场景的多视点信息,场景的深度信息等。但是由于微透镜光场相机的软件保密和源程序不开放等问题,造成研究人员无法自主提取其多视点(子孔径)图像。对此,提出了一种由微透镜光场相机提取子孔径图像的方法。首先,进行微透镜中心像素标定,然后考虑光场原图像的有效像素区域,将各中心像素的周围像素点按次序提取并重组,从而得到子孔径图像。实验表明,所提取的多视点图像具有微小的视差,体现了所提光场相机子孔径提取方法的有效性。实现了微透镜光场相机的子孔径图像提取,将为后续恢复场景深度、重建场景三维图等研究提供有效数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波动理论出发,应用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于声透镜声场描述,把透镜当成一种位相调制器,首次把光学中处理透镜位相调制因子概念引入声透镜声场计算中,作为声透镜对入射波前位相调制的量度,根据瑞利-索末菲衍射理论,导出了薄声透镜声场的积分表达式,并在近轴条件下,采用比非涅耳近似更高阶的近似方法,得到了适用于计算较大孔径薄声透镜声场分布的瑞利一索末菲衍射公式,为这类声透镜的声场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静态破碎剂轴向膨胀力学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测量静态破碎剂膨胀压的轴向输出法,设计了测试系统及核心钢筒组件.分别采用轴向输出法和外管法对静态破碎剂膨胀压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比在不同孔径条件下两种方法测得的膨胀压,分析了孔径大小对静态破碎剂轴向膨胀压及其输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轴向输出法能够可靠准确测得静态破碎剂膨胀压;在固定的高径比条件下,静态破碎剂轴向膨胀压随孔径尺寸增大而增加;孔径小于50 mm时,自封孔效应导致静态破碎剂输出轴向膨胀压的能力减弱;孔径大于150 mm时,轴向膨胀压与径向膨胀压趋于一致,轴压输出率达100%.  相似文献   

7.
由于传统的圆形孔径透镜阵列填充系数较小,而在模拟复眼光学系统中需要高填充系数的透镜阵列。为提高填充系数,采用光刻离子交换法制作了六角形孔径的平面微透镜阵列,利用积分形式的光线方程式讨论了平面微透镜的近轴光学特性,研究了微透镜的光线轨迹方程式和一些重要的近轴成像特性,利用ABCD定理得到了六角形孔径平面微透镜像距、焦距的数学表达式。制作的平面微透镜阵列光学性能均匀,成像质量较好,离子交换后的变折射率区域有微小重叠,较大地提高了微透镜阵列的填充系数。  相似文献   

8.
对轴上点球差给出了一种物理图像较为清楚的计算方法,得到了透镜的几何尺寸、位置及其介质与轴上点球差的关系式。在单色光、小物条件下,球差是引起薄凸透镜焦距的测量误差的主要因素。本文详尽地讨论了透镜的孔径、折射率、曲率半径对焦距的测量误差的影响,提出减小在物距像距法测薄凸透镜焦距时由球差引起的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环境温差对瞄准镜光学系统的影响机理,研究光学透镜在径向和轴向温差作用下的变形规律,该文首先利用传热学和光机系统设计知识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利用ANSYS对径向、轴向温差分别为1℃、2℃、3℃、4℃、5℃、-1℃、-2℃、-3℃、-4℃、-5℃时的各透镜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各透镜的瞬态温度场分布和总应变云图,并绘出总应变随径向、轴向温差的变化曲线。仿真结果表明:透镜温度场沿径向和轴向成梯度分布;径向温差最大总应变出现在透镜高温侧的边缘处,轴向温差最大总应变出现在透镜高温侧的中心位置;在温差相同时,轴向温差对透镜热应变的影响较径向温差大;最大总应变均随温差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传统的单光束双光子逐点记录模式的层间分辨力,提出一种基于单个环状分区透镜的双光束双光子记录方案;采用计算机数值仿真的实验手段对方案中双光子记录的轴向分布强度进行计算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通过适当调节两记录光束的功率比例及环形分区透镜的内外环分割比例,可以取得最佳的轴向记录分布。  相似文献   

11.
运用Collins公式对受光阑限制的聚焦拉盖尔-高斯光束的轴上光强分布、相对焦移及三维光强分布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一种计算光栅衍射效率理论值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推出了各种类型光光栅衍射效率的普遍公式並研究了取得最佳衍射效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离心泵轴面投影图的准确性差、制作繁琐费时的缺点,对叶轮轴面投影图所涉及的参数进行了数值分析,推导出了相应的解析方程式,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轴面投影图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本程序可作为叶栅流场分析的子程序,为叶片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连续环状色谱床中的传递参数辨识方法、包括建立连续环状色谱轴向扩散系数的辨识模型,以惰性物作为示踪剂采用扰动-应答方法在环状色谱床中直接测定轴向扩散系数;考虑轴向扩散的作用,建立了线性吸附体系的吸附平衡常数及相间总传质系数的辨识模型,并采用扰动-应答技术进行了测定。考察了操作因素对轴向扩散系数及总传质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流体流速增加,轴向扩散系数增大,总传质系数也增大。  相似文献   

15.
在牙轮钻头与井底岩石互作用模型的基础之上,将钻头在井底作纵向往复运动的位移作为钻柱纵向振动的下端边界条件,在适当简化的条件下,利用弹性杆理论和单元法建立了钻柱在钻井过程中由于钻头与岩石互作用及钻柱的弹性变形而导致钻柱产生纵向振动的动力学模型在给定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情况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了钻柱纵振模型。为进一步弄清钻头、钻柱在钻井过程中的实际运动规律和动力学性能,改进钻头、钻柱的设计方法,预防钻头、钻柱早期失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运用瑞利-索末菲衍射积分、菲涅耳衍射积分、夫琅和费衍射积分分别计算了圆环衍射在孔径轴线上的强度分布,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用惰性物质为示踪剂,采用扰动-应答技术测定了固定床的轴向返混系数与传质系数。静态法测定了木糖-山梨糖在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平衡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浓度下相平衡关系为线性;同时从时间域法处理实验数据的结果看出,随着流动相的流速加大,轴向扩散系数和时间总传质系数亦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18.
轴向扩散模型是非理想流动的主要模型,它对于一级不可逆反应具有解析解,而对于其它反应只有数值解,而且计算过程较为复杂,限制了该模型的使用。文章给出了轴向扩散模型的近似计算法,轴向扩散模型的计算过程大大被简化。计算结果同数值解相比,相对误差小于3%。  相似文献   

19.
离子光学系统象差系数的计算机辅助推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讨论了离子光学系统中离子轨迹方程的特点和逐次逼近求解法。利用人工智能语言的符号运算功能,提出了计算机推导象差系数的新方法。并举非均匀磁场(主场)轴向三阶象差系数为例,以示此方法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升TB6钛合金旋翼的疲劳性能,研究了喷丸、激光冲击及两者的复合工艺等3种表面强化方法对钛合金表面完整性及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白光干涉仪、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加工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表面残余应力分布和微观组织等表面完整性特征参数进行了表征,并采用疲劳试验机分别测试了轴向应力疲劳寿命和疲劳极限。结果表明,在相同加载条件下,相比磨削试样,采用单一的激光冲击试样的轴向应力疲劳寿命提高了32.2倍,而单一的喷丸和激光冲击+喷丸复合强化的试样疲劳寿命均提高了至少126.4倍。激光冲击+喷丸复合强化表现出比单一的喷丸强化更优的疲劳极限增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