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缺水而损失工业产值2300亿元人民币.一方面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却浪费严重.目前,我国工业用水效率总体水平较低,工业用水重复率仅为60%左右,而日、美、德的利用率已达到90%以上,并在向零排放努力.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用水将大幅度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2.
中国煤铁矿业的工业化始于1874年李鸿章的直隶磁州煤铁矿开发计划,虽然1881年开平煤矿的投产才使得该计划得以实现,但它是首个基于中国矿产资源的科学认知而由晚清洋务官员实施的计划。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来自西方的地质学家和传教士开始对直隶矿产资源进行科学考察,但由此形成的矿产资源新知识主要流传于西方学术界。本文通过挖掘1863至1874年间与直隶煤铁矿资源相关的中外文献,系统还原这些最早的科学知识是如何产生,并通过何种途径在中国传播而最终导致李鸿章磁州煤铁矿开发计划的出台的。研究表明,直隶矿产新知识源于19世纪60年代庞培利等地质学家的考察,后因韦廉臣等传教士的兴趣和努力而得以在中国传播,但真正使这种理论知识向中国人的实用性知识转变并直接传递给洋务官员的,则主要是英国商人亨德森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王学求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0):22-22,26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过去在矿产勘查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但随着矿产勘查向覆盖区和深部的转移,传统的地表地球化学技术受到了重大限制.我国小于500m厚度覆盖区面积约200万km2,因此对能探测这一深度的矿产资源直接信息的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的要求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在2005年6月7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介绍了我国目前的水务相关情况.他表示,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与用水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水安全和水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07,(8):54-54
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目前水环境领域面临的重要水危机。加强水污染控制和污水的再生利用是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重要课题。膜一生物反应器(MBR)作为新型高效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近年在国际国内受到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6.
据美国《航空周刊与航天技术》报道,俄罗斯国防工业委员会最近批准了一项从2007年到2015年的军事采购计划。未来8年俄空军将购买1000多架新型战机。对此,俄总统普京的顾问亚历山大·布鲁京将军说,俄罗斯已将空军列为优先发展军种,把大幅增加的军费重点用于加强俄空军建设,打造一支攻防一体的战略空军。目前俄空军90%的航空装备要靠延长使用寿命服役据俄《莫斯科共青团员报》报道,目前,俄罗斯空军90%的战机都处于超期服役的状态。在苏联解体16年后,俄空军现在最为头痛的问题是武器装备因老化而造成严重短缺,面临快没战机可飞的尴尬处境。报道…  相似文献   

7.
稀散元素金属及其化合物,是现代高科技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支撑材料。本文较为系统地叙述了目前国内外稀散元素的资源、产量、用途、主要生产途径、市场供需及价格走势,并简要地分析和提出了稀散元素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相似文献   

8.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两大问题.全球能源的消耗与日俱增,地球上化石能源(如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储存量快速减少,在有限时期内将会用尽[1].  相似文献   

9.
我国水、油气和矿产等资源严重短缺,后备资源储备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已成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瓶颈.依靠科学技术,大幅度提高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确保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存在很大问题,我国是水资源短缺国家,城市缺水问题尤为突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与此同时,水价不合理、用水效率低、水污染严重和洪涝灾害等问题也十分突出。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何保护和充分利用水资源已经成为各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同时对于城市大型工程尤其是地铁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施工降水如何进行有效地利用也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水溶性钾盐是中国最为紧缺的非金属矿产,现有探明钾盐储量折合K2O为2.1亿吨(2010),仅占世界储量约2.20%。而非水溶性钾矿石资源量估计高达2000亿吨以上,折合K2O超过240亿吨。因此,研究非水溶性钾资源制取钾盐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对于保障中国经济战略安全和建设现代化高效农业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联合国新发布的《世界水发展报告》显示,全球用水量已达到一个世纪前的6倍,预计到2050年还将增加20%至50%。目前,超过1/4的人口生活在水资源严重稀缺的地区,可能出现的水荒给人类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海水淡化成为化解水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海水淡化技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森林资源短缺的国家,但中国木材资源消费也在稳步上升,林产品加工出口也呈快速增长态势,因此中国林产业发展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国际环保组织攻击的目标。森林可持续经营与认证已是普遍采用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有关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和相关认证体系研究与应用是我国目前薄弱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11,(23):70-71
新疆西昆仑地区地处祖国西部边陲,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欠发达,基本属地质调查空白区,矿产勘查评价工作严重不足,主要矿种及找矿方向不明确,工作难度很大。为了摸清家底,填补地质调查空白,缓解矿产资源不足对经济社会的瓶颈制约,以及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稳定边疆和民族团结发展战略,2002年以来,国家在该区相继安排部署了“新疆1:25万叶城县幅、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幅、克克吐鲁克幅区调”和“新疆塔什库尔干一莎车铁铅锌多金属矿评价”项目。经过6年持续不断的科技攻关,在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以及找矿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发现和重大突破,使该区成为我国新的矿产资源基地。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在野外工作的6年,正值中国社会开发西北热潮蓬勃兴起之时,考查团的工作对开发西北热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地质学者对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通过对地质考察报告的解读,总结中国学者在矿产资源调查方面的贡献及其社会影响,分析中国学者以及中国社会关注边疆矿产资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短缺是我国在21世纪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作为非常规水源,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具有水量大且稳定等优点,埘其进行深度处理,将其制备为再生水,可回用于各种用水目标,对于缓解水资源紧张形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一背景下,膜法水处理技术以其突出的优点,在国内外均引起了普遍关注。膜工艺是一种安全且性价比较高的污水再生回用处理工艺。成功应用膜工艺的关键是有效控制膜污染。由于水质条件复杂及研究手段的限制,目前学术界对膜污染微观过程与机理的认识尚不十分清楚。新型污染物是目前受到普遍关注的污染物,结合臭氧处理单元的组合膜系统在新型污染物去除,保证再生水安全方面是非常具有前景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在野外工作的6年,正值中国社会开发西北热潮蓬勃兴起之时,考查团的工作对开发西北热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地质学者对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通过对地质考察报告的解读,总结中国学者在矿产资源调查方面的贡献及其社会影响,分析中国学者以及中国社会关注边疆矿产资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11,(5):28-29
中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森林质量不高,林龄结构以幼龄林、中龄林和人工林为主。中国经2009年最新统计现已成为世界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8.6%增加到目前的18.21%,到201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力争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如果没有能源,一切现代文明将会消失.综观近代史,日本入侵中国,攻占东南亚,偷袭珍珠港;德国占领北非,攻入苏联;中东战争;两伊战争;美国进攻伊拉克……每一场重大战争的起因都与能源有关.2004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协调发展,然而,刚一入冬,能源问题尤其是煤炭短缺就成为中国能源的突出问题,拉闸限电一直持续到今天.权威部门预测,2005年我国煤炭需求将超过21亿吨,缺口约1亿吨,供需矛盾仍然突出.一方面是煤炭短缺,价格上涨;另一方面是五大电力集团(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和中电投)对煤炭供销现状的不满,煤、电博弈的局面形成,且到目前也未缓和.国家的能源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调整,能源安全的形态正在发生质变.中国的能源问题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能源安全、能源现代化战略成为政府和专家们讨论的重点.能源危机的到来,使更多的人更加关注能源科技的发展,也对之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20.
中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森林质量不高,林龄结构以幼龄林、中龄林和人工林为主.中国经2009年最新统计现已成为世界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8.6%增加到目前的18.21%,到201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力争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