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是药三分毒”,药能治病,但也可能产生有害反应,这类有害反应就叫作药品不良反应。我国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为: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10,(7):12-13
<正>哈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专家根据近年来收到的515例ADR(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对涉及的药品生产企业及品种、药品不良反应症状、引起不良反应的91种抗菌药的用药原因、药品不良反应病例的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一、主要技术内容 该项目为清代名方"补阳还五汤”改为中药复方注射液的研制,中药注射液属国家二类新药.该方为治疗中风和中风后遗症脑血栓的名方,经过一百多年应用疗效显著,广州军医大学和上海医大等单位临床应用统计,治疗气虚血淤类中风1002例,总有效率96.4%,优于血管扩张药,优于脉通和对症治疗组,治疗中风偏瘫,总有效率93%,药理试验证实,该方剂具有改善循环,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血流动力学,抗血栓,抗炎和调节免疫等作用,该方剂通过改善脑血循环,促进脑细胞代谢,使老年痴呆症有改善. 该注射液治疗中风及其后遗症,从药效看,清除脑内和体内的过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效果特别显著.该注射液不仅能阻止血栓形成,还可以清除已经形成的血栓,从药效学试验结果评价,该药剂量小,起效快,药效显著,为目前最好的中药注射液之一. "补阳还五汤”的机理研究已经被国家科委列为攻关项目,该药的显著疗效已经被确认.该药的研制成功,将是中药复方研究的突破,该药研制难度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极好. 该项目九月份申报临床,如果明年上半年能批准临床,该药品的临床试验能在一年内顺利完成.争取在2002年取得新药证书.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蜘蛛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广泛,蜘蛛及其系列产品已被广泛用于制药、科研、保健、工艺品、标本、宠物等方面。1.制药蜘蛛的药用价值较高,我国历代医书如《本草经集注》、《唐本草》、《本草纲目》记载蜘蛛以全虫、蜘蛛蜕壳及蜘蛛网入药,主治祛风、痔疮、毒蛇咬伤、口噤、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小儿惊风、脑溢血、癫痫等。在医学方面,蜘蛛的应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蜘蛛毒注射液、蜘蛛丸、纯蛛粉、腋臭灵、脑力再造丸、增微三号、增微五号等应用于临床的已达200多种。在美国,一支谷氨酸脂蛛毒对抗剂售价高达1300美元。我国自己研制的国家一类新药虎-纹镇痛肽,其主要成份是蜘蛛毒,对于癌症和手术后疼痛病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多效低毒、高效、不成瘾、用于各种顽固性疼痛的非吗啡类新型镇痛药。由于其作用机制不同于吗啡,因而没有吗啡类镇痛药的成瘾性等毒附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敬的《九章筭法比类大全》的某些内容与贾宪的《黄帝九章筭经细草》基本一致,因此感到可以根据前者恢复后者的某些内容。但是所恢复的内容在贾宪《九章细草》中所占比重很小,不可能由《九章比类》完全恢复《九章细草》。  相似文献   

6.
医保谈判传来好消息.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公布,在67个谈判新增药品中,此前广受关注的"70万一针"天价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赫然在列,这种治疗罕见病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的特效药,经大幅降价后成功进入医保目录.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人医保目标,意味着SMA患者将获得药价大降和医保按比例报销的双重利好.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07,(16):51-51
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重组人淋巴毒素α衍生物LT28-171,是人淋巴毒素α蛋白经过删除其N端1~27个氨基酸残基形成的新型重组人淋巴毒素α突变体,通过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表达后纯化精制而成,用于治疗肿瘤。按照国家《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属于治疗用生物制品第1类新药。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9月4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华科学技术大词典》工程技术卷分卷主编审稿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华科学技术大词典》工程技术上卷、中卷、下卷在京的所有主编、副主编,以及大词典项目部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华科学技术大词典》常务副总主编刘青主持。刘青副总主编通报了大词典编纂工作的最新进展。据介绍,从2016年5月项目启动以来,在大词典的11个分卷中,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统计书目方法具体描述明清之际(十七世纪)中国科学的增长状况,并着重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和探讨各种可能影响和促成这一历史现象发生的因素。一、描述:增长的状况 1.总体描述我们选择《四库全书总目》作为描述明清之际科学书籍出产量变化情况的统计依据,将其中“天文历算类”、“地理类河渠之属”、“农学类”、“医学类”著录和存目之书,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人民用药安全,《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中多次强调要加强药品快速检验能力的研究和建设。项目通过研究常温快速鉴别反应技术、液体试剂固化定量技术、微管自动取样过滤反应技术、胶体金及化学试纸技术、电化学原理和微处理芯片程序自动判断等技术,研制出有北京特色的药品保健品快速筛查装备,提高了药品打假针对性与覆盖面,实现简便操作,增强抗干扰能力,结果更容易判断。为首都用药安全提供服务保障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南京图书馆藏《回回历法》是最近发现的一个清抄本《回回历法》。这一个版本有完整的“加次法”,并有与明史《回回历法》立成造法部分相对应的十份立成表,还附有两个算例,对于回回历法的研究有着重要参考价值。这一版本中的“加次法”可以进行实际运算,并五可得到正确结果。南京图书馆藏《回回历法》为明史体系《回回历法》最原始的版本,其编者可能是黄百家。  相似文献   

12.
由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主办,《中国基础科学》、《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基金》和《科学通报》等5家编辑部协办的201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结果于2015年2月10揭晓。阐明独脚金内酯调控水稻分蘖和株型的信号途径、发现新生期心脏具有重新生成冠状动脉的能力、提出并验证了一种既可提高产量又可降低环境成本的种植模式、利用溶液法制备出高性能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合成出具有空前硬度和热稳定性的纳米孪晶金刚石、提出并证实极体移植可有效阻断线粒体遗传病的传递、利用极体高通量测序结果精确推演出母源基因组信息、证实青藏高原通过下部地壳物质流动和上部地壳沿断层块体滑移两种方式向东扩张、利用纳米限域的单铁催化剂实现天然气直接制乙烯、发现炎症性半胱天冬酶是胞内细菌脂多糖的先天免疫受体等10项由我国科研机构独立完成或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国际合作完成的重要科学进展当选为"201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相似文献   

13.
《周髀算经》与古代域外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认识到《周髀算经》是中国古代唯一的希腊式公理化体系,以及《周髀算经》中盖天宙宙几何模型的正确形状之后,即可发现《周髀算经》中有明显的域外天文学成分;它的宇宙模型与古代印度的宇宙模型极为相似;它的寒暑五知识在中国传统天文学体系中难以产生并且无人相信;它的天球坐标系统没有赤道特征。《周髀算经》背后极可能隐藏着一个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大谜。  相似文献   

14.
以数学史领域的国际权威刊物《国际数学史杂志》为研究范本,对该杂志自1999年至2013年内发表的所有文章做出统计,将其研究范围按照五个类表进行数据分析和说明。并将分析结果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国际学术交流问题,数学史与数学教育问题,数学哲学思想与后现代思想问题,基础学科与实用性研究问题及学术研究如何持续发展问题等,解读研究者对数学史热点问题的关注、论述及反思。  相似文献   

15.
将于今年出版刊行的《高分子命名原则》附录词汇中,拟将近期颇多用于茂金属体系中的新词agostic及中文新解“元结”推荐列入。为此,除早于1997年已在高分子通报中曾加报道外,现更以较规范的方式,对订正后的结果,在《科技术语研究》这本科技刊物中加以记述。  相似文献   

16.
简讯     
全国科技名词委与台湾“中华无菌制剂协会”于2002年7月18日在北京召开了海峡两岸药品名称对照筹备会。会议对有关事项达成下列共识:(1)决定成立海峡两岸药品名称工作委员会,由大陆和台湾各派出药学专家6人组成,组成人员兼顾单位代表性和科学专长。(2)《海峡两岸药品名称》(对照本),分别由两岸各自出版,对照本的英文名以世界卫生组织编订的《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for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s》(简称INN)为准。(3)对照工作计划在两年内完成。 (王宝瑄)  相似文献   

17.
本书原版是1963年出版的英国《麦克唐纳插图丛书》第五卷(丛书包括《科学》,《自然》,《地理》《历史》,《人类改造自然(技术)》等五卷),已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译成中文,由科学出版社于今年十月一日出版,作为内部资料发行,定价13.00元。科学出版社在《出版者说明》中说:“翻译出版本书的目的,是向读者提供一本主要反映西方世界目前科学技术水平和发展概貌的书籍。”  相似文献   

18.
吴敬的《九章算法比类大全》是明代传统数学中一部承前启后的算书,与“九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该书的问世是《九章算术》流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文章详细比较了《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与《详解九章算法》,深入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尽管后者包括了《九章算术》本文、刘徽和李淳风的关注、贾宪的“细草”和杨辉的“详解”等内容,但对《九章算法比类大全》影响最大的是“详解”;吴敬读到了《详解九章算法》,但没有看到单行本的刘徽和李淳风注的《九章算术》。文末指出了前人研究中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9.
1999年3月,在台湾召开了“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为便于两岸名词的交流,会议以全国名词委审定出版的《大气科学名词·1996》(以下简称《大气本》)和台湾编译馆1998年出版的《气象学名词·第四版》(以下简称《气象本》,此本主要用于英汉名词对照,同一中文名词往往会有几种英文写法)为蓝本,共同编订出版《两岸气象学名词对照本》。研讨会就对照本的收词范围与准则、名词翻译通则、未来活动等方面确定了具体内容。本文通过对《大气本》和《气象本》的对照分析,将大陆与台湾的大气科学名词粗略分成七大类进行比较,这对其他学科也许有一定参考价值。第一类是完全一致或比较一致的名词,这一类占多半数,尤其是早期出现的一些术语,也是大气科学名词的基本词汇,如湿度、涡度、气候适应、平流等,两岸用法完全一致。稍晚些时候出现的一些名词,也是基本的、常用的,两岸用法有差异但不影响理解,如空气污染、声[雷]达等,见表1。这类词是两岸名词使用统一的基础,统一起来也没有多少难度。第二类是由于两岸词汇系统的差异造成大气科学名词的不一致,如激光—雷射、个例—个案、软件—软体等,见表2。这类词统一起来难度较大,一方面他不仅仅涉及大气学科,另一方面双方都已约定俗成。由于该类词涉及多学科,在大气学科词位(学科分类层次)也较高,往往一个词下面出现若干下位词,因此若能统一意义很大,如湍流—乱流,其下位有一系列组合词:湍流能量、湍流涡度、湍流交换、湍流扩散、湍流通量、湍流谱、湍流逆温等等。第三类是由于两岸在外国人名翻译上的差异造成的学科专业术语的不一致。两岸对外国人名译法的原则基本一致,多取音译,但取音及同音字选用的差异也造成术语的差别。即使对当代外国政治名人也译名相异。大气科学中如厄尔尼诺—艾尼纽、罗斯贝数—罗士比数、弗劳德数—夫如数等词也都不一致,见表3。这类词数量不算大,但往往是很重要的。全国名词委已成立了外国人名译名协调委员会,今后涉及人名译名的新词汇有望统一定名。“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对人名译名也初步提出翻译一般通则的意见,如:音译为主;音节大于等于3者至多取3个音节;二人或多人组成的词,各取一字,其间加上“-”等。但要使今后两岸人名译名一致,还需要有一个统一的两岸人名译名音/字对照表,才能避免同音不同字的现象。第四类是两岸已经形成习惯,即“约定俗成”的名词。如气溶胶—气[悬]胶、湍流—乱流、温度表—温度计、温度计—温度仪等,见表4。这类词统一起来难度大些,因为凡此类词,大多数属于多年习惯使用且为常用词,双方各自的用法基本统一,都不存在明显的“科学性”问题,难以确定双方“推荐用名”的原则。第五类是需要弄清含义的名词,见表5。《气象本》中大雨、暴雨、大豪雨的概念是什么,因没有定义,难以与《大气本》进行对照。再如《大气本》中“活动积温”与“有效积温”是两个概念,而在《气象本》是两个英文词汇,对应一个中文名。类似“global radiation”(总辐射—全天空辐射)等词的用法比较乱。上述词需要在弄清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第六类是分歧比较大的一些词,见表6。这类词的特点是对应同一个英文词,可能概念相同,但两岸用了完全不同的定名。如“生物学零度”指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植物生长发育的下限温度。显然,在此温度下,植物会停止正常生长发育,但不致死。“生物致死温度”却明显表示是使生物致死的温度。这类词类似第五类,需先给出各自的释义,再进一步研讨定名。第七类是一些新词,见表7。《气象本》中收集较多。《大气本》因出版早,加上在当时主要侧重于“基本、常用词”的审定,因此新词少。类似表7中的词,在大陆常有应用,但尚未经审定统一定名,这类词正是我们今后着力研究的重点部分。  相似文献   

20.
从现存史料来看,明确的地动说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主要有两类观点。第一类是所谓“天左旋,地右动”的说法,第二类则是所谓“地有四游升降”的说法。第一类说法见于《尸子·君治》、《河图纬·括地象》、《春秋纬·元命苞》以及《白虎通·天地》中。以前有学者把“地右转”解释成地球的自转,看来并不正确。因为汉代中国无论如何也没有大地球形的观念,而且,在《春秋纬·元命苞》中,我们同时还可以看到“天不足西北”,“地不足东南,故阴右动”等描述天地结构的文字,《河图纬·括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