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多因素对比预实验,将筛选出的7个石油烃降解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正交表方法组合起来,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石油迁移转化对于各种土壤物理化学条件及其他环境因素改变的敏感程度,并找出了各主要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和最佳水平;测定了土壤中所存在的石油污染物在生物降解作用下的后期产物,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样品残留污染物组分之间的差异。影响土壤中石油烃类降解的主要因素有土壤石油污染强度、营养物(NH4NO3、K2HPO4)、氧化剂(3%H2O2溶液)、表面活性剂(TW80)、温度、土壤含水率和土壤透气性;在降解的不同阶段,各个因素的重要性以及最佳水平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生物降解后期,土壤中残留的石油污染物主要是正构和异构烷烃;正构烷烃的色谱图由原来的对称钟形变为左陡右缓的偏钟形;异构烷烃所占比重增大,正十五烷和正二十一烷之间的谱图基线被明显抬高。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了海水中石油烃自然风化模式的基础上,以实验室模拟,研究了原油和燃料油自然风化速率的差异以及微生物含量对风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的自然风化速率稍低于燃料油,尽管微生物含量增加使其对石油烃降解的绝对量明显增加,但对烃类被降解的百分率以及风化速率常数基本上没有影响。由于微生物的含量本身就是海水中石油烃含量的函数,因此石油烃的风化速率仅为油含量的函数,而与微生物的含量无关。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对地表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当前地表水油污染具有面积、低浓度的特点,应用筛选高效降油微生物除油。试验结果表明,投加除油混合菌群,适当充氧,经24h处理,水中石油类污染物去除率达90%以上。同时对不同种类油污染物的降解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了海水中石油烃自然风化模式的基础上,以实验室模拟,研究了原油和燃料油自然风化速率的差异以及微生物含量对风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的自然风化速率稍低于燃料油,尽管微生物含量增加使其对石油烃降解的绝对量明显增加,但对烃类被降解的百分率以及风化速率常数基本上没有影响。由于微生物的含量本身就是海水中石油烃含量的函数,因此石油烃的风化速率仅为油含量的函数,而与微生物的含量无关。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对石油污染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降解微生物对石油污染的修复作用,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近年来,对石油降解微生物的研究,逐渐成为生物修复技术的热点。本文将对微生物降解石油的机理进行论述,以期为石油污染的修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石油烃类污染物的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倩倩  刘朝阳 《江西科学》2020,38(3):326-330,384
近年来我国石油烃类污染日益严峻,生物修复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绿色环保的新兴修复技术,逐步被世界各国广泛关注与应用。基于生物强化、生物刺激、微生物固定化、基因工程等多种技术,对石油烃污染治理中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应用现状与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系统性的综述。进一步阐明了当前微生物修复石油烃类污染物在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中的适用性与局限性,并针对该类微生物修复技术研发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石油烃类污染修复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摘要]通过测定四种微生物菌株在降油培养基中的动态生长以及混合复配实验来确定最佳降油条件.研究结果表明,T2为优势菌,也是混合菌株维持高降油率的关键菌株,其降解效果可达67.89%以上,T1、T3和T4三株的降油效果较差;当4株菌投加量比值为T1:T2:T3:T4=1:4:1:4时,降解效果可高达71.5%,说明混合菌株比单一菌株有较好的降油效果.  相似文献   

8.
借助微观透明模型建立微观模拟驱油试验系统。以烃降解菌株Rhodococcus ruber Z25和Bacillus cereus Z31为出发菌株,通过物理模拟驱油实验考察了多孔介质中水驱原油的特点及残余油的分布形式:残余油主要以油条和油珠的形式滞留于孔隙介质中;以油膜形式附着在骨架表面;在喉道转角处水流速度为零的"驻点"部位。通过静置培养观察了多孔介质中水驱后油藏微生物降解原油及微生物富集的状态,微生物由单菌体形成油水界面处的菌胶团结构。通过研究后续水驱作用下残余油的驱替特征表明,微生物菌胶团、松散的油相与驱替液水相彼此裹挟,沿驱替压力方向运移。本研究揭示了烃降解微生物驱油的微观机制,为微生物采油从实验室走向矿场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虾池养殖环境有机污染物降解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富集培养共分离出121株菌进行筛选。利用需氧性、BOD2/COD0、胞外酶等指标进行筛选,最后筛选到7株对富营养有机物具有较高降解能力的细菌,它们均能产生酪蛋白酶、明胶酶、脂酶(Tween-80)、淀粉酶其中4株细菌还能产生卵磷脂酶。通过测定BOD5及COD来衡量7株细菌利用对虾饵料的能力,5d内对虾饵料培养基的CODMn去除率达到59.6%-79.2%。用常规生理生化方法将细菌鉴定到属,其中1株为弧菌属细菌(Vibrio spp.),6株为芽孢杆菌属细菌(Bacillus spp.)。  相似文献   

10.
有机污染物对微生物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有机物对微生物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的抑制作用作为污染物的毒性评价指标,实验了4个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恶臭假单孢菌;2种有机物:苯酚和对氨基苯磺酸。讨论了有机物浓度与抑制效果的相关性,定义了抑制指数,建立了抑制指数与苯酚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此方法可用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毒性评价及其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河南大学明伦校区盐碱土的特性及其改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采集8个地下水样品,21个土壤样品.按照国家标准方法测定了地下水和土壤水溶液的K ,Na ,Ca2 ,Mg2 ,CO32-,HCO3-,Cl-和SO42-含量及pH值,地下水的矿化度,土壤的全盐量.结果发现,地下水pH值均在8.14以上,平均矿化度为1.80 g.L-1,属于碳酸氢钠-氯化钙型地下水;土壤平均含盐量0.17%,属于碳酸氢钠-氯化钙型盐土,轻度盐土的样点占总样点数的61.90%,中度盐土的样点占总样点数的28.57%;土壤呈碱性反应,平均pH 8.30,盐碱土危害是校园绿化的主要限制因素.最后提出了以工程措施为先导、以培肥土壤和生物措施为重点,辅以化学措施的盐碱土改良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就使用红外光度法测定污水中石油类污染物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过滤方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3.
电子束辐照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电子束辐照处理邻苯二甲酸酯类和甾体雌激素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氯霉素类和左旋苯甘氨酸抗生素类药物及其中间体、农药中的二氯吡啶酸,以及卤代芳香化合物的辐照降解特性和机理.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是处理这些有机物污染物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羟基自由基和水合电子在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羟基自由基可以使有机污染物的苯环打开生成小分子物质,而水合电子可使有机污染物有效地脱卤,并且在剂量足够大的情况下,使其最终被完全矿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相似文献   

14.
高分子材料时常被用在提高农业生产力,最近亦有许多研究将其应用在喷植植生工程的土壤改良上,使土壤团粒化及进而降低土壤侵蚀,在草种未发芽时达到水土保持的功效.聚乙烯醇(PVA)是广泛使用的高分子土壤改良剂之一,本研究使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线光谱仪(FT-IR)来分析土壤中PVA薄膜的受热降解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PVA受热会产生降解,未来可视环境的差异选用不同的植生草种.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杀菌剂二氰蒽醌在施用后的环境风险,本文以贵州典型黄壤、水稻土、石灰土为研究对象,试验模拟3种土壤在好气和积水厌气条件下对二氰蒽醌的降解特征。结果表明,3种土壤对二氰蒽醌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好气条件下,二氰蒽醌在3种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8.83cl,10.31d.8.52d积水厌气条件下半衰期分别为5.48c1.5.39c1.6.70d,均属于易降解级别。二氰蒽醌的环境不稳定性决定其不易造成环境持久性污染,属环境低风险物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介绍了几种霉菌的混合物降解淀粉──聚氯乙烯(PVC)薄膜的试验方法及降解效果,并初步分析了生物降解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获得高效石油降解菌株,以原油为唯一碳源,从克拉玛依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14株细菌,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和吐温80法对其石油降解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中M3、M7、M9和M11的石油降解能力较高,降解率分别达到71.6%、56.2%、88.2%和60.3%,且这些菌株均有较高的TTC-脱氢酶活性和脂酶活性,因此可以根据两种酶活性的高低初步判断菌株的石油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8.
纳米Cu2O可见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u2O为代表的p型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由于成分简单,对氧的吸附能力强,能被可见光激发等优势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论文综述了纳米Cu2O的制备、固定化及其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了建立可见光-Cu2O-固定化的Fenton一体化的复合光催化体系,以彻底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19.
沿纬度梯度收集中国东部34个水稻土壤样品,在实验室条件下,以丁酸钠为底物,进行二次厌氧富集实验.运用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样地水稻土壤中丁酸互营降解过程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功能活性及互营单胞菌相对丰度地理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丁酸降解产甲烷的延滞期(3~14天)随着样地纬度的升高而加长,但最大产甲烷速率没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室内模拟天然海水养殖栉孔扇贝方法,通过石油烃单-污染实验与石油烃、Cd、Ph复合污染实验结果对比,探讨石油烃与重金属Cd、Pb复合污染下石油烃在栉孔扇贝体内的积累状况.结果表明:石油烃与不同种类及浓度的重金属复合污染条件下,石油烃在栉孔扇贝体内的积累状况有很大差异.与0.6mg/L的石油烃单-污染相比较,石油烃-Cd、石油烃-Pb、石油烃-Cd-Pb的3种不同复合污染实验条件下,石油烃在栉孔扇贝体内的积累量都增大,说明实验设置浓度的Cd、Pb及其组合都促进了石油烃在栉孔扇贝体内的积累,但0.05mg/L的Cd、0.50mg/L的Pb以及0.03mg/L的Cd+0.15mg/L的Pb组合3种情形更有利于促进石油烃在栉孔扇贝体内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