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口腔科常见疾病,疼痛发作时患者痛楚不堪。目前,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复发率均较高,至今尚无一种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对其病因亦缺乏明确的解释,近年来,我院收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45例,通过各种治疗及对神经末梢进行病理观察后认为,导致三叉神经内水肿(高压)是诱发三叉神经痛的重要因素。1临床资料我科近10年来共收治了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45名。患者均在门诊治疗过程中服用过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药物,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收入院,施行三叉神经半月节甘油或酒精封闭术;三叉神经末梢撕脱术;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借鉴循证医学的方法,对三叉神经痛封闭治疗的药物使用情况及疗效进行系统分析.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以"三叉神经痛"、"封闭"、"药物"中英文为主题词检索查找有关三叉神经痛封闭治疗的相关文献,检索截止时间为2010年4月,纳入关于三叉神经痛封闭治疗的相关文献,对使用的药物及其疗效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在已发表的文献中,共检索到196篇中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及文献质量评价标准,最后纳入文献26篇,目前三叉神经痛封闭治疗的主要药物有无水乙醇封闭治疗、甘油封闭治疗、维生素B12封闭治疗、抗生素封闭治疗、氯丙嗪封闭治疗以及一些中药的封闭治疗,采取的研究方式大多为病例报告,均有一定的效果,且副作用相对较小.结论 封闭治疗效果较为肯定,且无明显创伤,对年龄偏大或有其它疾病不适于手术者,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措施,但目前国内研究水平较低,还需改进研究方法,提供更高级别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借鉴循证医学的方法,对三叉神经痛封闭治疗的药物使用情况及疗效进行系统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以"三叉神经痛"、"封闭"、"药物"中英文为主题词检索查找有关三叉神经痛封闭治疗的相关文献,检索截止时间为2010年4月,纳入关于三叉神经痛封闭治疗的相关文献,对使用的药物及其疗效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在已发表的文献中,共检索到196篇中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及文献质量评价标准,最后纳入文献26篇,目前三叉神经痛封闭治疗的主要药物有无水乙醇封闭治疗、甘油封闭治疗、维生素B12封闭治疗、抗生素封闭治疗、氯丙嗪封闭治疗以及一些中药的封闭治疗,采取的研究方式大多为病例报告,均有一定的效果,且副作用相对较小。结论封闭治疗效果较为肯定,且无明显创伤,对年龄偏大或有其它疾病不适于手术者,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措施,但目前国内研究水平较低,还需改进研究方法,提供更高级别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自拟祛风通络饮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祛风通络饮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随证加减.结果 治愈26例,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7例,治愈率43.3%,总有效率88.3%.结论 自拟祛风通络饮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好,值得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祛风通络饮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祛风通络饮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随证加减。结果治愈26例,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7例,治愈率43.3%,总有效率88.3%。结论自拟祛风通络饮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好,值得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咪唑、吡啶、二甲氨基吡啶、三乙胺和噻吩嗪对尾式缬氨酸卟啉[5-对-(N-缬氨酸丁氧基)苯基-10,15,20-三(对氯苯基)卟啉]钻(Ⅱ)、铁(Ⅲ)、锰(Ⅲ)配合物电子光谱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含N、S轴向配体对金属卟啉轴向加合能力由大至小的顺序为:噻吩嗪咪>咪唑>吡啶(≈二甲基吡啶)>三乙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病因诊断的MRI影像表现,评价MRI对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114例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常规MRI加3D-FISP序列行脑干薄层扫描,采用盲法确定三叉神经根部解剖改变,分别观察双侧三叉神经周围是否存在血管影,并测定三叉神经长轴与邻近血管的距离,两侧对照分析.结果:(1)3D-FISP法发现疼痛侧血管神经之间有切迹者21例,接触者61例,阳性率71.9%.非疼痛侧阳性率7.9%.有三叉神经痛症状的一侧血管接触、压迫神经的比率明显高于非疼痛侧,其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2)MRI常规扫描发现有三叉神经痛症状的一侧血管压迫神经阳性率50.9%,非疼痛侧阳性率6.1%.结论:MRI3D-FISP序列为目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诊断较好的影像检查方法,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为三叉神经根部受血管压迫.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粘结剂用于恒牙窝沟封闭术与传统窝沟封闭术的临床效果,比较两者操作时间及一次成功率之间的差异。方法:对80例6-8岁,12-14岁儿童的160颗第一或第二恒磨牙分别行传统窝沟封闭和涂粘结剂后窝沟封闭,评价两种方法操作时间及一次成功率的差异。结果:涂粘结剂后窝沟封闭方法一次成功率高于传统窝沟封闭术,操作时间略短于传统窝沟封闭术。结论:从现场操作的结果看出,粘结剂用于窝沟封闭可以提高窝沟封闭的操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菜籽油烷基醇酰胺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以菜籽油为原料,经酯交换、胺解等制得烷基醇酰胺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烷基酵酰胺制备在酯、胺物质的量之比=1:1.8,反应时间均控制在3h,在100℃保温时间控制在3h,反应温度为120—130℃时制得烷基酵酰胺产品,增稠性、稳泡性明显,优于椰子油烷基醇酰胺。  相似文献   

10.
酰胺荚醚类萃取剂因其易合成、分解产物易除去而不影响萃取工艺流程等优点,在核燃料后处理方面显示出很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酰胺荚醚类萃取剂结构一性能关系的进展情况。得出结论:在萃取能力上,酰胺荚醚萃取剂研究明显大于相应的二酰胺;不对称酰胺荚醚的萃取能力明显比对称酰胺荚醚的萃取能力强;研究其萃取性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理论上定性分析了发电机封闭母线外壳连接处局部过热产生的原因,并依据有关技术数据进行了定量计算分析验证,找到了发电机封闭母线外壳连接处局部过热的根本原因,提出了解决发电机封闭母线外壳连接处局部过热问题的措施,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花椒籽油烷醇酰胺的合成及产物性能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氮气保护下,采用二步加料合成工艺,以花椒籽油和二乙醇胺为原料,以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合成了烷醇酰胺。通过二水平三因子的正交合成试验,确定了该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合成的产品进行了表面性能和缓蚀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椰子油烷醇酰胺和棕榈油烷醇酰胺相比,花椒籽油烷醇酰胺中的游离氨含量较低;另外,花椒籽油烷醇酰胺具有较高的分散能力和乳化能力,但其单剂的缓蚀效果较差,必须与其它试剂复配使用。  相似文献   

13.
以碳纤维为增强体,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50~350℃),对不同固化条件下的双酚A型聚苯并噁嗪进行动态力学分析(DMA),研究其高温松弛行为。tan占温度谱上多个峰的出现,表明双酚A型聚苯并噁嗪有多重高温松弛行为。原子力显微镜用来研究聚苯并噁嗪浇注体弯曲断面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双酚A型聚苯并噁嗪的交联网络为非均相结构,高模量的“致密相”分散在低模量的“疏松相”中。聚苯并噁嗪的多重松弛行为与其微观非均相结构相关。低官能度苯并噁嗪的加入有利于化学交联的高模量致密相的形成,使聚合物的α3松弛峰高降低。  相似文献   

14.
采用苯胺、甲醛、双酚A和酚酞为原料,分别在低温条件和碱性条件合成了两种二元酚型苯并嗯嗪,并用FTIR(KBr压片)和^1H-NMR (CCl3做溶剂)对两种苯并嗯嗪进行结构表征;讨论了反应介质和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证明:在碱性条件下、反应时间约5h,以二氧六环为溶剂的溶液法合成苯并嗯嗪时,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是一种有效的合成苯并嗯嗪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5.
菜籽油酸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乙二醇(400)为原料,通过三步合成了菜籽油酸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首先按照菜籽油酸:乙醇胺(1t001)=1:0.75,催化剂KOH:菜籽油酸(mol):0.076:1,0,温度为170℃,加入乙醇胺反应4h,再加入乙醇胺,使总的菜籽油酸:乙醇胺(mol)=1:1.0,在105℃反应3h得到菜籽油酸乙醇酰胺。然后,在碱性条件下,酰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环醚。最后环醚与聚乙二醇(400)反应生成聚氧乙烯醚。正交试验确定较佳工艺条件为:环醚:聚乙二醇(mol)为1:1.2,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140℃产品收率达92%。通过红外光谱确定了产品的结构,并对产品的表面物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产品具有较好的降低水表面张力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增稠润湿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有关螺恶嗪的衍生物的光致变色研究已有多人报道.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设计不同的螺恶嗪分子,研究分子结构对光致变色行为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探讨介质对光致变色行为的影响。文中以1,4-二碘丁烷为中间体,合成了双螺环螺恶嗪。通过IR,^1HNMR手段进行表征。确认了产物结构。  相似文献   

17.
以碳纤维为增强体,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50~350℃),对不同固化条件下的双酚A型聚苯并 口恶 嗪进行动态力学分析(DMA),研究其高温松弛行为。tanδ温度谱上多个峰的出现,表明双酚A型聚苯并口恶嗪有多重高温松弛行为。原子力显微镜用来研究聚苯并口恶嗪浇注体弯曲断面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双酚A型聚苯并口恶嗪的交联网络为非均相结构,高模量的“致密相”分散在低模量的“疏松相”中。聚苯并口恶嗪的多重松弛行为与其微观非均相结构相关。低官能度苯并口恶嗪的加入有利于化学交联的高模量致密相的形成,使聚合物的α3松弛峰高降低。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脑益嗪对受前庭刺激家兔的脑血流图功率谱和眼震颤的影响。脑血流图功率谱的计算机分析表明,有效的前庭刺激可以引起脑血管的紧张,而脑益嗪能够改善前庭刺激下的脑血流状况,并且降低旋转后眼震颤的频率和慢相速度。脑益嗪的药效作用可持续3h,其作用峰值可能在2.5h。实验结果提示:当前庭受过度刺激时脑益嗪可能通过扩张病理收缩状态的脑血管来对抗运动病的发生,同时也不排除其降低前庭器官敏感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3个由—NHCO(CH2)nCONH—链连接的双螺萘并嗪光致变色化合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证了其结构,并对它们在聚苯乙烯薄膜中的吸收光谱和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双螺嗪化合物有色态的吸收光谱明显红移,其稳定性显著提高,8°C下螺嗪化合物有色态的暗退色反应遵循两种不同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光致变色双螺萘并恶嗪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3个由-NHCO(CH2)nCONH-链连接的双螺萘并恶嗪光致变色化合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证了其结构,并对它们在聚苯乙烯薄膜中的吸收光谱和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双螺恶嗪化合物有色态的吸收光谱明显红移,其稳定性显著提高,8℃下螺恶嗪化合物有色态的暗退色反应遵循两种不同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