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朝时期,南朝乐府民歌空前繁荣,对此,明清各家古诗选本的选录却不尽相同,不难发现《古今诗删》倡复古,亦重言情之作;竟陵派《古诗归》其“幽深孤峭”既有“雅”的一面,也有“俗”一面;《古诗源》与《古诗赏析》选篇相同很多,但《古诗源》论诗虽重情,从“温柔敦厚”诗教观出发,对乐府情歌选择甚严;而《古诗赏析》从作诗标准出发,对乐府情歌则选择较多。  相似文献   

2.
杜甫流传下来的诗有1400多首,其中写雨的诗有50多首。这些诗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以“雨”命题的诗(38首);(二)写“雨”却不以“雨”命题的有《白帝》等;(三)诗中带有“雨”的句子的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纵观杜甫写“雨”诗,有三个特点”(一...  相似文献   

3.
概述工效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有四十年的历史了。各国对其命名不同,如“人类工程学”“人机工程学”“人类因素”“生物工艺学”“工程心理学”等。目前较普遍采用的名字是“Ergonomics”,译为“人类工效学”或“工效学”。日本译为“人间工学”,苏联译为“人类工程学”。使用“Ergonomics”一词,是波特兰的一位教授提出来的,理由是该词来源于希腊文的两个词“Ergo”和“nomics”,前者意为  相似文献   

4.
菲茨杰拉尔德的《The Great Gatsby》译为《了不起的盖茨比》比译为《灯绿梦渺》更能体现作品的主题。“了不起”这三个宇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意义,它向人们展示的是“迷恫一代”的风貌以及那个时代“美国梦”的破灭。这篇论文尝试着从当时的文化背景、小说的主题以及作品的写作技巧这三大块来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  相似文献   

5.
对phytolith汉译名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phytolith一词内涵和使用沿革的回顾,笔者主张将其译为植结石,可以与动结石(zoolith)匹对,不主张将其译为“植物硅酸体”、“植物硅石”、“植物硅体细胞”和“植物石”。同样,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phytolithics可译为植结石学。  相似文献   

6.
唐宋以后,中国古典诗学在范古问题上形成了“诗法”与“妙悟”两条路线的对立与纠结。严羽“妙悟”说对后期诗学形成主导性影响,但这并没有抵消“诗法”论存在的必要性。李梦阳等人推崇严羽却又大谈“法式”的矛盾现象,说明“诗法”是研习创作的客观要求;而“妙悟”作为一种鉴赏感悟活动,固然有指向独创性的积极意义,而其对于“诗法”论的渗透,导致后期“诗法”论过分注重对格调意趣的感悟式表述,远离了“诗法”本有的创作论主旨。这两方面的事实表明,“诗法”和“妙悟”各有不同的适用方面。而“诗法”对于创作的研习尤其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所说的“方寸”不是指心,而是指面积小,可知宗炳的话不是关于心物关系而是关于绘画透视的议论;张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命题是关于艺术与现实关系的最具有辩证色彩的观点,它与西方的歌德遥相呼应;画与诗,中国古代画论多倾向于论述二者的共性,而西方理论界侧重于分析二者的差异;庄子的“解衣般礴”说是关于艺术创作心境的卓越见解,这一见解对后代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昭君诗的内容随时代不同而发生变化。昭君诗的立意主要有三种:单纯咏史;借古抒怀;借古咏今。昭君诗内容、立意的发展演变,体现了咏史诗由单纯咏史向诗本体的回归。昭君诗对其它咏史诗和整个中国诗歌产生了影响,诗人们“求新”、“求异”的精神给我们文学创作以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认识论的新课题——意会知识——波兰尼学说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acit Knowledge”是近年来国外哲学界注目的课题之一,有许多专门性论文发表。象著名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思,著名苏联哲学家凯德洛夫,都引述或论述过这一问题。而国内尚未见有文章做过介绍和论述,某些译文涉及这一术语时,有的译为“默然知识”,有的译为“不以言传的知识”,还有的译为“不言而喻的知识”等等,很不统一,使读  相似文献   

10.
《古诗源》是中国诗学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经典选本,是沈德潜在“格调说”诗学思想指导下进行选诗的,是沈德潜“格调说”的经典范本。《古诗源》谈本求源,展现了唐前诗歌发展的脉络及创作成就。在诗选方面具有很大的价值,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郁葱2004年获得“鲁迅文学奖”诗歌奖。他的诗创作历程大体代表了中国新时期以来诗坛的变化;他建构了自己的“经验诗学”;他的诗在思想、情感、生命感受上都达到了当代中国诗坛的高峰。  相似文献   

12.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李白诗歌英译研究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衡量标准。以数词的英译为切入口,以美学视角下的“对等”比较李白诗歌意境美、气势美和情感美等非纯形式诗歌特质在译诗中的还原和再现,对李白诗歌英译研究具有指导和突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前期研究,唐蕃古道的基本走向非藏北路线而是经由康藏地区前往吐蕃牙帐,其线路上的苏毗国王城位置就在今四川理塘。由这一研究结果继续探索,可发现苏毗与唐以前存在的附国在文献、地理上高度契合,二者应为一国。经考,苏毗的前身应系汉代旄牛夷、莋夷,其羌藏语全称可对译为“mdzo bod”,即“犏牛蕃”之义,隋代简称“bod”(附国)。对苏毗国位置和族源的新发现,也为汉文文献中“吐蕃”一词的来源问题以及8世纪中叶磨些人之族源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段江艳 《科技信息》2008,(13):153-153
《每片湖》是美国著名语言诗人查尔斯·波恩斯坦2001年的作品。通过这首小诗,我们可以充分领略语言诗的魅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该诗:“陌生化”理论的文学实践:拼凑和顶真的艺术技巧;诗的听觉效果:音乐性;诗的视觉效果:唯一特殊符号“&”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郁葱2004年获得“鲁迅文学奖”诗歌奖。他的诗创作历程大体代表了中国新时期以来诗坛的变化;他建构了自己的“经验诗学”;他的诗在思想、情感、生命感受上都达到了当代中国诗坛的高峰。  相似文献   

16.
杜甫绝句数量不多,艺术成就也不如律诗那么显著,但却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这就是在语言形式方面“别开异径”,创新求变,以求独树一帜.这种探求体现于以下六方面:(一)以俗字入诗;(二)以虚词入诗;(三)以散语入诗;(四)以对句入诗;(五)以拗体入诗;(六)以连章入诗。  相似文献   

17.
历代词论中对于苏东坡词的评价,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审美观照发展历程的一束折影。两宋时期,由持论各异到褒扬之声占主流地位;南宋末暨金源、显露出词派论评端倪,有“豪放”并驾“婉约”曲体拓宽词作发展创造空间的理论见解,昭示苏词“以诗为词”创造意义;发展到明清,在偏重词派评论的基础上,步入“正”、“变”论辩,与诗、骚传统内在沟通,揭示出东坡词儒化的现实意义。“东坡词论”绵延数百年,日趋切要,既要苏词本身的意义决定,更反映出文学审美历史形成的 漫长曲折,我们的民族同样富有理论思维的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宁  薛媛 《科技信息》2008,(35):201-201
本文通过比较克里斯托弗·马洛的“热恋的牧羊人致情人”及其和诗沃尔特·雷利的“答牧羊人”和约翰·邓恩的“诱饵”。发现三首诗共同缺乏女性声音;三首诗在爱情上行成了这样的链:物质的爱-流逝的爱-性爱之爱;在状态上体现了静止与运动;时间上表现为瞬间与永恒。  相似文献   

19.
近代诗坛存在着两个联系紧密同时又有重要区另4的“闽派”:诗钟之“闽派”与同光体“闽派”。本文阐述了诗钟“闽派”之得名、影响、代表人物和同光体“闽派”得名之经过,并比较了两个闽派的异同点。诗钟之“闽派”乃清末名实相埒之名称,同光体是清末“有实无名”之闽派;诗钟之“闽派”的形成与得名都要早于同光体“闽派”。  相似文献   

20.
关于李白《上李邕》诗历来众说纷坛,迄今尚无定论。本文对以前各家说法重新梳理辨正,提出几点意见:一.各家关于“上李邕”年代的推测俱不能成立;二.诗题有误;三.通过分析此诗与《大鹏赋》、《逍遥游》的高度一致,揭示出它的内涵从侧面论证了“上李邕”的不可能及写作的大致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