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厘清民族复兴内涵与标准的基础上,阐述了改革开放与民族复兴目标的一致性;用30年改革开放给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带来的快速发展,论证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强调只有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才能最终使中华民族重新站在历史的潮头.实现光荣与梦想。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大会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其性质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科学发展观成为新时期改革开放新的指导思想,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要求;同时大会也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明确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社会活力。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开辟了道路,实现了中国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繁荣,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它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新时期新阶段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民族复兴的保证。目前改革开放进入了攻坚阶段,仍需在艰难中奋勇前行。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繁荣,中国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根本成就是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展示、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有利于深刻把握改革开放的历史,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实现强国富民的伟大梦想.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确立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认真学习和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于促进黔西南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三十年改革探索和实践,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巨变,社会主义逐步走上了一条成熟理性的发展道路。本文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为背景,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层面,探究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和价值取向,一是从历史看,改革开放是摆脱思想束缚,对传统社会主义的创新;二是从现实来看,改革开放是基于现阶段基本国情,对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再造;三是从面向未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开创性的事业,当代中国和世界正在发生历史性深刻变化,改革开放仍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化对社会主义认识,推进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基于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重建民族自信心这一背景,本文从理论上梳理了民族自信心与文化建设的功能性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和论证了重建当代中华民族自信心只能通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实现的命题,文章最后介绍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建民族自信心的成就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正>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伟大实践中应运而生、发展壮大,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被确立为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航民族复兴新征程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0.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坚持解放思想,不仅是我们现在不能动摇的选择,而且也是人类永远不能动摇的选择。本文分析了解放思想在改革开放中重要的作用,阐述了解放思想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及要求。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经验和智慧。在回顾改革开放历史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其内在的历史经验和智慧,着重阐释了解放思想、以人为本、传承创新对科技进步的重要意义,从而加深对科技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新的时代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在新的起点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巩固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新的格局中谱写了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篇章。  相似文献   

13.
<正>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党的十四大根据改革开放发展实践的要求,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又指出:“经过十多年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期的伟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实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的"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在国际社会的民族政策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新中国成立后,在"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下,各民族的政治社会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民族文化在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呈现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和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实用价值.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民族文化纳入"中华文化"概念框架中,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在新中国70余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民族文化实现了从"实用"到"理念"的观念上的转变和升华,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治国理政境界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杨开忠 《科学观察》2019,14(4):45-48
<正>19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特色理论和实践。首先,1980年代实施的向沿海地区倾斜的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遇到了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显著扩大、区域冲突加剧;二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沿海、内地之间体制和政策的显性和隐性"双轨制"已经不适应全方位改革开放的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改革开放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和背景下发生和展开的 ,围绕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这一发展主线 ,经历了起步、展开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个阶段 ,期间理论和实践互相推动 ,逐步走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道路。其基本经验主要是 :第一 ,正确抓住了改革的时机和对改革作了正确的定性 ;第二 ,实行全面协调渐进的改革战略 ;第三 ,有效、妥善地处理改革中几个重要关系 ,即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关系 ;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借鉴外国经验与从我国国情出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四个自信"中制度自信是其他"三个自信"的重要制度保障。制度自信不自信就是要看制度是不是符合中国的国情,能不能解决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任务,能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走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各个历史时期政权建设及制度设置,有效地保证了人民的支持与革命的胜利前进;新民主主义社会及社会主义初期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取得再次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挥好保障作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和必将展示四个基本特征:在复兴内涵上,它必然要走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力量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复兴形式上,它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形式实现政治复兴,并以内建"和谐社会"、外促"和谐世界"、实现"和平发展"的形式实现经济和文化复兴;在复兴进程上,它必然要经历国家独立、经济崛起、社会再造、政治鼎新、文化昌盛五大发展阶段;在复兴前景上,它将以推进人与人、国与国、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变革和生态变革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并以引领全球化未来的形式实现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9.
王晓芳 《科技信息》2013,(4):135-135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了研究部署,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更为传承先进的文化思想,实施"文化福利"工程,繁荣基层文化事业指明了方向。集团公司提出的"建设新同煤,打造新生活"的"两新"战略愿景,更为实施"文化福利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推行快乐工作法确立了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中国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价值归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实践基础。新时期,须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