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上海城市绿地花境应用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花境是近年来出现的园林应用形式。本文针对上海城市绿地中的花境应用,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实地调查。在调查目前应用的花境植物种类及分析其生长状况、景观效果的基础上,推荐了40种适合上海城市绿地应用的花境植物,分析评价了上海目前的花境应用现状,总结出上海地区花境应用的特点,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漫谈花境     
陈志萍  夏宜平  闵炜 《江西科学》2006,24(4):217-219
花境是以多种观花植物为主,采用自然斑状混合种植,以充分体现花卉的色彩、季相变化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花境具有植物种类丰富、季相变化明显、立面丰富、景观多样化、体现乔灌草配置的园林生态理念等特点。花境既表现了植物个体生长的自然美,又展示了植物自然组合的群体美。还对花境和其他花卉应用形式的区别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3.
花境注重色彩的丰富性和景观的多样性,符合传统园林的自然观和现代植物的造景理念。在现代紧张的生活节奏中,提出用花境造景,给人们增添大自然的气息,减轻工作、生活、学习带来压力。本文具体介绍了花境的种类、应用模式及使用方法和应用前景,把回归自然作为重要元素纳入到城市园林规划日程中来。  相似文献   

4.
色彩植物景观与园林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晓红 《贵州科学》2005,23(3):76-79
针对园林中植物的色彩日益丰富、园林应用形式愈加多样、色彩植物景观备受青昧的发展趋势,特研究与归纳了园林植物的色彩美、色彩设计基本知识、及植物色彩景观在园林中的几种应用。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南昌市中心城区的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在中心城区中100个样地开展花境的应用情况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所有调查样地中,花境的平均应用频度为45.00%.其中不同绿地类型花境的应用频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道路绿地(52.38%)、公园绿地(46.15%)、广场用地(40.00%)、居住区绿地(21.05%); 2)花境类型以混合型(64.10%)为主,其次为多年生草花花境(20.52%),一二年生草花花境(15.38%)最少; 3)花境植物共有60科121属147种,以花灌木(39.46%)最多,多年生草本(23.81%)次之,再次为一二年生草本(14.97%)和观赏草(14.28%),但一二年生草本的应用频度却最高(如孔雀草高达46.67%); 4)花境的色彩以绿、红、黄色系为主,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观赏; 5)花境植物的株高多为30~80 cm,生长势旺盛的植株占比为62.59%,仍有部分种类的耐寒性(29.25%)、耐阴性(11.57%)和耐旱性(16.33%)较差或受病虫危害严重(2.04%).南昌市的花境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植物种类也日渐丰富,但其应用类型、景观多样性、季相变化、植物品种的选择及养护管理水平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6.
秦皇岛市滨海地区观赏种子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秦皇岛市滨海地区观赏种子植物资源及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秦皇岛市滨海地区有观赏种子植物资源88科、273属、489种。其中,裸子植物28种,被子植物461种;园林观赏植物226种,野生观赏植物263种。观形植物、观花植物、观叶植物和观果植物分别占植物种数的54.81%,44.33%,22.29%,11.54%,有乔木、灌木、一二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等4种生长类型。对秦皇岛市滨海地区植物景观营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贵阳市南方红豆杉植物的实地调查,选取了6个具有代表性的园林绿地,观测记录了南方红豆杉的生长特性、组景模式和景观效果,分析了南方红豆杉属植物在该市的应用现状和配置形式,以期探索有利于南方红豆杉资源在园林中保护利用、合理利用、推广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对水资源比较充足的中国东部地区进行了常见水生植物种类及园林应用的调查和整理.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常见水生植物约30科46属59种,其中,挺水植物应用最普遍,约36种,浮叶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各8种、7种、8种;水生植物的园林应用形式多样,多片植、丛植,用于观赏或净化水体;在应用中也存在许多不足.基于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对滨水区今后的水体景观构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对园林植物功能进行详细总结与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植物功能景观的概念和主要类型,指出了其在园林建设中的意义和具体应用途径.研究认为:园林建设的主要任务即是进行功能景观营建;应用功能景观理论不仅可以指导各类专项功能景观建设,而且还可以用于景观方案设计或现实景观评价.  相似文献   

10.
李影 《奇闻怪事》2009,(8):230-231
通过调查研究列举了双鸭山地区的一些常见园林攀缘植物,并介绍了其生物习性;另外介绍了一些攀缘植物在园林的的具体应用实例:如攀缘植物的种植形式、种植、整形修剪、景观特点、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形式和具体方法.最后根据调查分析提出了一些攀缘植物在园林应用中的的问题并给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刚  王志杰 《科技信息》2007,(27):65-67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景观的一种主要类型,其空间结构和发展动态对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开展城市园林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是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园林健康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文中论述了国内外园林生物多样性的状况,并从园林不同景观要素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园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园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45号楼前绿地的调研勘察分析,结合“罗森”品牌以及上海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基于生态和谐、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植物多样性等设计原则,提出了上师大奉贤校区45号楼前绿地的景观绿地改造设计方案.将绿地的整体规划分为花境观赏区、安静休憩区、休闲洽谈区3个功能区,展现出多样化的功能用途.在因地制宜的同时,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增加校园植物的多样化与观赏性.将多样水景与置石,古典与现代园林文化相结合.景观中心以亚克力景观球、流线型坐凳、标志性logo牌等创意性设计为主,充分展现出上海师范大学的文化性、艺术性以及人性化的特点,激发同学们的创造性,提升师生的幸福感、归属感.同时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也开拓出一条新路,为高校生活区绿地相关设计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姜科植物花色艳丽、花型奇特、芬芳馥郁,在园林绿化中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通过对福州市园林绿地中姜科植物的资源和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了姜科植物的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和园林应用形式,以期为姜科植物的引种、开发利用和园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对芳香植物的概念、特性进行介绍,归纳分析了芳香植物的应用形式。在此基础上,对江汉大学校园内芳香植物的种类、数量、配置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综合生态学、景观设计学、园林植物学等方法对校园植物景观营造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当前芳香植物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深圳市笔架山公园的自然景观进行调查,研究公园自然景观类型及特点,将其自然景观分为山体景观、平坦地区景观、水体景观3大类,在景观分区上划分为2大片区, 即: 郊野山地森林景区、传统园林休闲景区,包括6大景区.研究表明公园总体的景观多样性较高,山地景观、稀树草坪、山麓与草坪过渡区均具明显特色.其发展规划应是综合中国传统园林特点与西方自然风光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公园的景观规划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创建实践教学情境,有助于课程内容的分类组合,建立植物类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加强教学内容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认知和学习兴趣;有助于打破学期式实践教学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助于克服地方院校地理位置偏远带来的不利影响.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实践教学情境创建,应遵循目标性、真实性、整体性、长效性、多样性和经济性等原则.以长效混合花境的营造为例,说明了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实践教学情境的具体创建大体需经历创建准备、具体创作、情境维护以及情境评价等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竹子碧玉妆身,翡翠裁衣,明净深邃,四季常青,耸绿叠嶂,独具风韵,集形态美、色彩美、音响美、风格美于一身,是最早用于园林造景的植物之一,它以形美、境雅、适应性广和宜居、宜游、宜用等特点而在杨凌地区园林中得到了应用。介绍了竹的文化内涵和造园手法,具体阐述了竹子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方式,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把科学性和艺术性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竹子的景观质量和造景水平,促进竹子在杨凌地区园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创建实践教学情境,有助于课程内容的分类组合,建立植物类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加强教学内容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认知和学习兴趣;有助于打破学期式实践教学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助于克服地方院校地理位置偏远带来的不利影响.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实践教学情境创建,应遵循目标性、真实性、整体性、长效性、多样性和经济性等原则.以长效混合花境的营造为例,说明了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实践教学情境的具体创建大体需经历创建准备、具体创作、情境维护以及情境评价等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对深圳市笔架山公园的自然景观进行调查,研究公园自然景观类型及特点,将其自然景观分为山体景观、平坦地区景观、水体景观3大类,在景观分区上划分为2大片区,即:郊野山地森林景区、传统园林休闲景区,包括6大景区。研究表明公园总体的景观多样性较高,山地景观、稀树草坪、山麓与草坪过渡区均具明显特色。其发展规划应是综合中国传统园林特点与西方自然风光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公园的景观规划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着丰富的园林植物资源,素有"园林之母"的称谓.在长期的园林植物栽培与应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园林植物独特的文化含义.园林植物的文化性格最初现于文学之中,它决定了中国园林中植物的物种和种植形式,形成中国园林的植物特色,在当前,中国园林植物的文化性格已渐渐为人所忽视.这个过程也伴随着园林植物多样性的减少.本文从中国园林植物的文化性格为出发点,关注其在当今时代的传承与发扬,以及园林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文章首先介绍中国园林植物文化性格的发展历程,以及这种文化性格在园林中的体现.文章的主体内容是对当前中国园林植物文化性格的缺失及其原因进行重点分析.在其中,园林植物多样性的消失是研究的重点.根据分析结论,本文提出风景园林的地方特色保护,以保证全球化背景下风景园林的多样性.结尾对文中的分析和解决策略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