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方素芬 《科技信息》2009,(36):I0154-I0155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经历了出现、传播、确立和创新四个阶级,对中国的革命事业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阐述了党的几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民办高校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将马克思妇女观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主体发展的研究,以期为研究女大学生思想道德定位做出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吕思勉的妇女观表现在:重视妇女史和婚姻制度的研究;深入探讨各民族早期的母系社会和妇女地位;批判旧的妇女观,倡导注重妇女内在品质的新妇女观;在相关的文学创作中,展示新女性形象。吕思勉的进步妇女观形成的原因有:清末民初"史界革命"等新思潮的影响;妇女解放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江南女性文化水平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较大的现实;其家族女性多才华出众者。吕思勉的进步妇女观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社会史、妇女史研究。  相似文献   

4.
刘建设 《科技信息》2007,18(11):56-57
男女平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早期的文献当中就已经开始关注妇女问题,提倡男女平等,明确地表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马克思早期男女平等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为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并对世界范围的妇女解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力图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将近20年来关于妇女参政的研究进行阶段考察,并展望未来妇女参政研究的趋势。同时希望为当前研究提出一点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共最早派往苏俄的特派记者与使者,瞿秋白与张太雷将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的过程中,也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纳入了中国革命理论框架,并以此来分析研究中国妇女问题,对中国妇女受压迫的社会根源,中国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及党对妇女运动的领导等问题,形成各自的妇女观理论,同时身体力行地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作了大量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7.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南,创立中国特色妇女革命理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中国妇女的压迫与奴役。毛泽东时代,中国妇女赢得了与男性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权利,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  相似文献   

8.
许华 《科技信息》2007,(31):36-36
马克思主义观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观点体系,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评价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观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开展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以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直接的说,马克思主义观就是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问题的回答。马克思主义观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包括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作为指导思想、理论武器,结合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实际,在1921年──1927年的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我党早期妇女解放的思想。这些思想揭示出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是私有制,妇女要解放必须废除私有制;同时也阐明了妇女解放的方向、途径、对象、主力军、同盟军等思想,为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妇女解放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以女性视角为切入点,对古代妇女旅思乡愁诗词作品从三个方面加以解读:一是由和亲或被掳而引发的悲愁诗词;二是由羁旅和乡思而引发的乡愁诗词;三是由辞亲别友而引发的送别诗词。本文力求通过对此类作品的梳理和分析,探究其独特的情感意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全面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探讨了深化劳动的性质和劳动概念的内涵,简要分析了拓展价值形成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深化与发展劳动价值理论的策略,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黑格尔那里,理性是与现实同一的。这种同一在马克思看来有一种类似宗教的意味,它把人们带入理念的幻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了批判。在马克思看来,哲学的任务应该帮助人们抛弃理念的幻觉。这样人们才会对自己与周围的世界保持清醒,并作为一个有理智的人而行动。这就是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涵义。  相似文献   

13.
姚治中 《皖西学院学报》2005,21(1):51-54,63
马克思所说"亚洲生产方式"并不涵盖古代中国。古代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决定了华夏国家在萌芽过程中,既有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共性,也有自己的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华夏国家的多民族性。  相似文献   

14.
探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离不开马克思晚年关于东方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论断。看待这一跨越设想不仅要深刻反思它的历史价值,而且要积极回应当前社会主义发生的深刻变化。所以,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中看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并使这一思想能够与时俱进和重新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这对实现中国和平崛起以及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马克思关于经济主体的观点出发,探讨了以政府为经济主体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只有实现经济主体的转变才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人的发展。完善产权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是当前工作的重心。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幸福思想是马克思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充分挖掘、总结马克思丰富的幸福理论的基础上,进而以东莞为个案,分析了马克思的幸福理论对建设幸福广东的城市升级路径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体现。它的基本内涵具有唯物主义整体性的特征,彰显了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它的核心理念凸现了现代性的人学主题,吻合马克思的颠倒“物对人的统治”的思想。从马克思现代性的视角出发解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意义:理论上有助于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实践上有利于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闻媒体近年来十分重视突发事件的报道,但在突发事件中做好正确的舆论引导既有宝贵的经验,也存在着种种不足。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突发事件的正确舆论引导。为此,要坚持真实性科学性,防止误导受众,以保证公众的健康心态和社会稳定;要把握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的时间阶段性,在不同时段运用不同的报道策略;有效控制突发事件传...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经济学分析的根本宗旨是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后现代理论大师鲍得里亚对马克思学说的解构,将目标指向马克思的经济学分析,其典型手法是:不顾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批判的具体现点,而集中力量对马克思在批判工作中使用的基础概念(生产、劳动、使用价值)进行破坏性的解读,最后达到瓦解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目的。鲍得里亚对马克思的解构通过对现实历史过程的否定而间接认可了当下资本主义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解颇有分歧,如果我们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方法解读《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论“,就可以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关于劳动与价值的思想,这是我们消除分歧的一个途径,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