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的基本特征,其起源问题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广泛重视和研究,同时亦呈现出聚讼颇多、莫衷一是的景象。礼的众多起源说大体归纳为四种,即:一、礼源于祭,二、礼源于俗,三、礼源于交换,四、礼源于人性;但是它们实质上有一个共同的旨归,即:源于生活,又指向生活。  相似文献   

2.
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的基本特征,其起源问题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广泛重视和研究,同时亦呈现出聚讼颇多、莫衷一是的景象。礼的众多起源说大体归纳为四种,即:一、礼源于祭,二、礼源于俗,三、礼源于交换,四、礼源于人性;但是它们实质上有一个共同的旨归,即:源于生活,又指向生活。  相似文献   

3.
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芦笙舞是苗族人民祭祖或节日主要舞蹈之一,是流传最为广泛的民间舞蹈形式,日常生活中的劳作内容都成了他们的舞蹈题材和主要动作来源。“花山节”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而芦笙舞则是“花山节”中不可缺少并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苗族传统民间舞蹈。  相似文献   

4.
在距今大约6500万年前,地球上最大的古生物——恐龙宣告灭绝。在距今大约6500万年这段时间里到底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本文笔者用自己的推理对动物起源的奥秘进行思索。  相似文献   

5.
壮族人类起源神话大致有姆洛甲创造人类的神话;布洛陀、洛甲共同创造人类的神记;伏依兄妹婚配再和人类的神话三种类型。它孕育了壮族哲学、历史学、宗教信仰和文学艺术等各种意识形态的胚芽,具有较高的社会科学价值,对我们研究壮族文化、历史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陈代谢先起源”假说认为新陈代谢的出现先于(或同时)模板复制能力的出现。“复制先起源”假说则认为前生物合成的有机化合物能够通过非生物自发聚合形成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遗传信息系统,并逐渐拥有了“新陈代谢”能力。针对这个“生命起源”研究中的“鸡”-“蛋”悖论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7.
许宇斌 《科技资讯》2011,(29):255-255
近年来,咏春拳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崇尚,并对其进行研究学习。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咏春拳的起源、发展进行的分析,指出:咏春拳的起源和发展与反清的组织活动有关,揭示了汉族人民为推翻满人对中国的统治,竭力恢复汉族皇室的愿望寄托。阐述了咏春拳反清的起源、社会背景及历史意义,也为今后咏春拳的历史文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来自中东、中亚及中国新疆、河南和陕西的155份节节麦为材料,通过对6个穗部性状(小穗长、小穗宽、护颖长、护颖宽、外稃长和外稃宽)进行聚类分析,研究中国节节麦居群的起源及演化.结果表明:中东、中亚和新疆节节麦小穗长、护颖长、护颖宽和外稃宽的变异系数均高于河南和陕西节节麦,且中东节节麦穗部性状的变异程度最大.5个节节麦居群6个穗部性状的多重比较分析显示,河南和陕西节节麦均在一个同质群,且它们与中亚节节麦的差异最小,与新疆节节麦差异最大.基于6个穗部性状的聚类分析显示:5个居群的节节麦分为两大类群,新疆节节麦单独聚成一个类群,陕西、河南、中亚和中东节节麦聚成另一个类群,其中河南和陕西节节麦相似性最高,且它们与中亚节节麦的聚类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9.
周国柱 《科技资讯》2006,(20):180-180
说学的起源远远早于文学,在文字出现以前的漫长时间里,人们只能借助口头语言和形体语言来表达和传播,所谓“口头文学”其实就是说学。  相似文献   

10.
嘉陵江的起源及流域自然环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嘉陵江的江源及江名的演变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了流域的地质,地貌和水土流失等自然地理特征。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广西南丹拉者村的"演武节"为研究对象,对该村落的原生态体育文化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村落原生态体育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村民体育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因此,我们要在遵循生态平衡原则的前提下挖掘、整理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原生态体育,构建体育文化长廊,保护其生存的原生态文化,最终实现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介绍华山北坡植被的现状。笔者认为,华山北坡植被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丰富的植物种类;过渡性的植物区系;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华山北坡的植被可以划分出山地落叶阔叶林(海拔1650米以下)和山地针阔混交林(海拔1650米以上)两个植被垂直带,并在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内进一步划分出8个亚带。  相似文献   

13.
对山西芮城出土的民俗文物二十四孝图的本事进行考述,并对它在现代社会中的文化价值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中秋月饼考     
关于中秋月饼产生的时间和原因,有多种说法。经过文献考证可知,中国饼食的制作有古远的历史,而月饼的前身是汉代以来的胡饼。关于中秋月饼产生于唐代和宋代的说法都是没有确凿依据的。有充分资料证明,作为中秋节节令食品的月饼正式出现于明代,开始它是拜月的供品,后来才演变为节令食品。  相似文献   

15.
从古代人们岁时观念入手,追溯“端午”名称的来历,考究相关的民俗事象如五月禁忌、端午与屈原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得出:端午风俗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缓慢发展的历史过程,完成从单纯禁忌向兼有纪念屈原综合性质的节日转变,最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成型,它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选择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突出华阴市华山风景区与西安市大唐芙蓉园为研究区,以游憩价值为切入点,运用改进的旅行费用法与意愿调查法,基于2012年"十一"黄金周调查数据,分别对2景区的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从游憩资源价值结构来看,景区非利用价值均远大于利用价值;从游憩资源非利用价值结构来看,存在价值与遗产价值相对高于选择价值,华山风景区游憩利用价值大于大唐芙蓉园,华山风景区游憩资源非利用价值略高于大唐芙蓉园.游憩价值评估能很好地把环境因素纳入到经济决策的分析框架内,有助于实现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壮族的青蛙图腾中有着浓厚的女性崇拜意识,这固然不错,但一概而论,却未免以偏概全。其实,图腾作为一个历史、动态的人类学事实,其中的性别意识是发展变化的。随着人类从母系向父系的发展,青蛙图腾亦由女性神格向男性神格变化,并最终完全去神话化。就与壮族青蛙图腾有关的蛙婆节和人们对青蛙的称呼而言,反映的就是一个男性逐步取代女性而女性由神化逐步去神化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8.
论佤族原始宗教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佤族原始宗教是佤族幼年时期自然崇拜的产物,它对佤族先民战胜自然灾害、维护社会秩序、传承科学文化、保护生态环境起过重大作用。认真研究佤族的原始宗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方能在有效保护佤族原始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推动佤族人民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副词基础形式与重叠形式的不同点体现在三个方面:句法功能上的区别,在语用功能上的区别和在语用功能上的区别。副词重叠式是一种形态变化,重叠式表强调是一种格式义,副词重叠表强调也是一种人类认知普遍规律在语言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甘肃的夏河县和舟曲县分别流行着具有浓郁民俗风情的藏族传统节日——香浪节和采花节。无论是节日的仪式内容,还是节日歌舞的音乐风格、表演方式,舟曲藏族采花节和夏河香浪节都有很多相同之处,它们都是藏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展现了藏族文化的风采,但是它们所展现的藏族文化又不同于牧区和其他藏区。舟曲采花节展示了长江流域独具特色的藏文化的奇风异俗;夏河香浪节则带有河湟文化或者说黄河文化的古风今韵。尽管二者都是同一民族在不同时空内的传统节日,但在最终目的上却是一致的,即敬神供神、祈福求吉、人神共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