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苏芸金菌不同变种,菌株的交叉拮抗延缓试验法证明,苏芸金菌不经紫外线诱导,在血清型H_1—H_(14)的17个变种中,都有苏芸金素产生,但产生的时间、高峰期和活性的强弱,因变种不同而异。并观察到苏芸金菌中部分变种产生的苏芸金素能抑制自身菌株,但大部分变种对自身产生的苏芸金素有免疫性,并能从自抑菌中分离出非自抑菌株,即自身免疫菌株。某些变种的抑菌圈,出现双圈、多圈等现象表明,苏芸金菌产生的活性物质可能有多种。试验还表明,苏芸金素对种外多种菌有抑菌活性,特别是对革兰氏染色阳性菌。  相似文献   

2.
从实验室中分离到一株产色素的苏芸金杆菌—“col”菌株。经鉴定,“col”菌株血清型为H_(4a,4b)。它能在多种培养基上产生水溶性棕色色素,该菌株在色素形成上明显不同于苏芸金杆菌其他产色素变种;但它在形态、培养特征、生化特性和血清学反应方面与松蠋变种(B.t.subsp·dendrolimus)较接近,初步认为是一株产棕色色素的松蠋变种。试验证明,“col”菌株对菜青虫(Pieris rapae L)、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等农林害虫有较高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3.
从120个土壤样品检测了11790株芽孢杆菌,其中有81株是产生伴孢晶体的苏芸金芽孢杆菌。它们在生长和对昆虫的致病力上,彼此存在明显差异。从中筛选出了毒力较强的苏芸金芽孢杆菌菌株,从而认为从土壤中分离苏芸金芽孢杆菌有效菌株,是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三株杀虫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从粘虫(Leucanic sepasata Walker)、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Falericius)和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a Fualker)自然死亡的幼虫尸体分离出的101、300和403三个产晶体的芽孢杆菌,绣室内毒力测定和大田防治试验,它们对多种农林害虫具有较强的致病力。经鉴定,101和300菌株定名为苏芸金杆菌武汉变种(101 & 300)[Bacillus thurigiensis var.Wuhanensis(101300)]。403菌株定名为苏芸金杆菌天门变种(403)[Bacillus thurigiensisvar.Tinmensis(403)]  相似文献   

5.
用RAPD-PCR扩增到61个标准株、生产用菌株及24个蜡状芽孢杆菌参比菌株的全DNA指纹图,通过计算多态性扩增片段的大小,利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蜡状芽孢杆菌菌株并未形成独立于苏芸金芽孢杆菌的聚群,这是此近缘种DNA分子水平高度同源的新证据.61个苏芸金芽孢杆菌的聚类结果表明:其DNA指纹图与H-血清型有一定相关性.与引物0955-03相比,引物0940-12对苏芸金芽孢杆菌不同亚种及蜡状芽孢杆菌菌株具有更高的鉴别价值,大多数特异株DNA全指纹图有菌株特异性,证实RAPD-PCR技术是苏芸金芽孢杆菌及蜡状芽孢杆菌种下分类和鉴定的简便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苏芸金杆菌类产品对害虫的毒效,与产品内所含芽孢的多少不一定成正相关,即有些产品或制品芽孢多而毒力小,有些芽孢少反而毒力大。这一现象早为我国从事杀螟杆菌生产或应用的工作人员所认识,也是1966年国际微生物治虫及昆虫病理会议所依据而提出的不能用芽孢数量作为苏芸金杆菌毒力指标的意见,该会建议用生物测定法来确定毒力指标,用法国巴斯德研究院所制备的苏芸金杆菌制品E61为标准制剂,并指定每毫克的毒力为1000国际单位。用哪一种昆虫来作苏芸金杆菌的  相似文献   

7.
用RAPD-PCR扩增到61个标准株,生产用菌株及24个蜡状芽孢杆菌参比菌株的全DNA的指纹图,通过计算多态性扩增片段的大小,利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蜡状芽孢杆菌菌株并未形成独立于苏芸金芽孢杆菌的聚群,这是近近缘种DNA分子水平高度同源的新证据,61个苏芸金牙孢杆菌的聚类结果表明,其DNA指纹图与H-血清型有一定相关性,与引物0955-03相比,引物0940-12对苏芸金芽孢杆菌不同亚种及  相似文献   

8.
苏芸杆菌187菌株自1978年发现以来,经近20年的研究,现已在如下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1.苏芸金杆菌187菌株的生物学特性;2.其毒力与对纹幼虫的致病机理;3.其伴孢晶体和芽孢的超微结构,生理生化与抗原特性,4.其发酵条件与特性,5.大田灭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
苏芸金杆菌中试规模发酵的工艺控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闭通风发酵设备对苏芸金杆菌BT—37进行了中试规模液体深层发酵的实验和生产,就不同黄豆饼粉含量培养基和不同种子罐培养菌龄对最终发酵液活菌含量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为进一步优化工艺控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SY01”菌分自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fabilis)病死幼虫的干标本,是一株产圆形伴孢晶体的苏芸金杆菌。经血清学分析,属血清型H_(5a,5c)。但在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反应、外毒素及苏芸金素产生上与H5a,5c的加拿大变种(B.t.subsp·canadensis)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苏芸金杆菌是一种微生物杀虫剂,目前至少有20多个国家生产这种菌剂,年产量已达8000吨,产值达3亿多美元。我国亦年产1000多吨,应用面积已达2000万亩。苏芸金杆菌已广泛应用于粮、棉、果、菜以及观赏植物、经济作物、林木等三十多种主要农作  相似文献   

12.
天台县红旗公社微生物实验站,于1979年春从湖北省天门县微生物研究所引进苏芸金杆菌天门变种,土法生产“7216”细菌农药,在室内和大田开展“以菌治虫”试验,经过两年实践证明,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达91.78%,防治三化螟效果为70.53%,防治玉米螟的效果达85.7%,防治萍灰螟的效  相似文献   

13.
从山西省娘子关瀑布附近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晶体的芽孢杆菌,具有苏芸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典型特征,编号为 BT——37。该菌伴孢晶体呈园菱形、颗粒状等多种形态。一个芽孢产生一个大晶体的同时,往往又脱落一个或2~3个小晶体。室内生测表明,发酵液对蚁蚕半小时死亡率为82%,2小时达96~100%。稀释4800倍,24小时死亡率97%;对杨树毒蛾、菜青虫有较高毒力;对棉铃虫、粘虫也有一定毒杀作用;对孑孓无效,不影响草蛉幼虫的发育。是一种较有前途的防止鳞翅目害虫的新菌株。本文对 BT——37杀虫菌的生产性能作了考察,提出了以胞外蛋白酶活性作为选择高毒力发酵物培养基的生化参考指标。并对通过改变培养和生产条件以及使用方法提高工业菌剂的毒力,作了初步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田间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对两种不同属间的细菌棉花增产菌(一种芽孢杆菌Kan~rCan~(?))和苏芸金芽孢杆菌(Kan~(?)Can~r)原生质体的形成、再生及融合进行了研究,初步确定了适应这两种出发菌株的破壁、再生及融合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其破壁率均可达到98%;融合率可达2.15×10~(-5).试验结果证明,两种不同属间的细菌细胞融合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BT—37是从土壤中分离出的一株对多种鳞翅目昆虫有较高毒力的苏芸金芽孢杆菌。在PB培养基中振荡培养,蛋白酶活性随着细胞的生长而增强,培养36小时,芽孢晶体开始脱落时达到高峰。所产蛋白酶为中性蛋白酶。酶作用的最适条件:最适温度为50℃,60℃保温1.5小时酶活性降低70%;最适pH7.0;在pH6.0℃—10.6范围内稳定。1.5×10~3M时,Mn~+显著提高酶活。在蛋白酶活性高的培养基中获得了较高毒力的培养物。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自土壤分离的苏芸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37为出发菌株,选用He-Ne、CO_2和Nd-玻璃激光器,分别对芽孢悬液、营养体悬液和营养体阶段的菌落进行照射。发现三种激光对Bt-37菌株均有致死效应,但致死率各不相同。He-Ne和Nd-玻璃激光能促进菌体生长,芽孢、晶体生成提前:CO_2激光对菌体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因而推迟芽孢、晶体生成时间。镜检机光照射后的存活菌落,未发现形态变异,芽孢、晶体生成时间与对照的差异,与用目视激光显微镜的观察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自济南郊区菜园土中,分离到一株产伴孢晶体的霉状芽孢杆菌。对其进行了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反应、血清学反应以及 DNA 的 G+C 含量和 DNA-DNA 杂交率的试验测定。该菌有芽孢,其 DNA 中 G+C 含量为33. 9摩尔%(Tm)。由于该菌产典型的伴孢晶体,初步分析可将其归于苏芸金杆菌类(Baci-llus thuringiensis),并作为一种新亚种,命名为苏芸金杆菌霉状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mycoid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传统的发酵牛乳中乳酸菌的菌属以及其相关性能。方法以西藏拉萨当雄县、那曲比如县、昌都八宿县、山南扎囊县以及日喀则江孜县五个地区采集的传统发酵牛乳为研究对象进行鉴定和性能测试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发现其中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1株,干酪乳杆菌3株,植物乳杆菌1株。通过对分离菌株抑菌性能的测试,发现5株菌都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但s012—2菌株对革兰氏阴性菌也有抑制作用。在对菌株产酸、生长速率的测试中发现只有s007—2产酸及生长速率都较慢,几乎不生长。S017—1在8~10h几乎不生长,10~14h产酸和生长较快,其余3个菌株的生长及产酸都在8~16h最快,在16"~20h处于稳定期。结论通过对西藏不同牧区传统发酵牛乳中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和发酵性能的测试,对以后设定最优发酵工艺或是将优势菌种应用于食品工业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啤酒花根癌病在我国普遍发生。自1981年春,在石河子地区发现此病以来,伊犁、阿克苏、库尔勒等地区也相继发现。在淅江的杭州、肖山、山东的泰安、青岛等地亦采到病瘤。1982—1984年将新疆、山东、浙江等地采回的病瘤和病土。经直接和间接分离到61个菌株,通过培养性状,革兰氏染色反应、鞭毛染色等常规鉴定,并将菌株回接到啤酒花根颈部,均产生病瘤,接种在番茄茎部经过10—25天均产生瘿瘤,确定该菌为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smith&Townsend)Conn]。根癌土壤杆菌分三个不同生物型,从不同地区分离到的菌株,用3—酮苷乳糖、柠檬酸铁铵测定为阳性反应,石蕊牛乳为碱性反应,以及对糖、醇、盐的反应和特殊培养基生长等表明,啤酒花根癌土壤杆菌为生物型1,现尚未发现有另外两个型。  相似文献   

20.
石油制品正构烷烃可以作为发酵生产蛋白酶的碳源,已经发现镰刀菌S-19-5、淡紫青霉IFO 8504、铜绿色假单孢杆菌IFO3080和IFO3455以及嗜石油无色杆菌等,它们都可以在含有各种不同的正构烷烃的培养基中生长并合成一定量的蛋白酶。我们从大庆、胜利等油田土壤中分离得到三株产蛋白酶较高的菌株。本文介绍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方法、三株产酶较高菌株的分类鉴定,并对其中一菌株所产蛋白酶的基本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