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要闻速递     
上海高校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全方位服务世博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国家经济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自从2002年我国成功申办世博会以来,上海高校积极抢抓机遇,勇担国家责任,通过参与工程设计、构建研究平台、培训急需人才、提供决策咨询、策划主题论坛、弘扬世博文化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对接、服务世博会,充分展示了上海高校的人才智力优势,为推进世博会成功举办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信息化作为一大亮点,用全新的视角来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作为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线技术在本届世博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纵观历届世博会,高新技术的展览都是人类文明的对话与交融,都成为时代进步的阶梯和标杆。  相似文献   

3.
唐山为位于环京津都市圈的中等城市,发展休闲旅游条件得天独厚,结合都市圈内休闲旅游市场调研与唐山旅游文化特色,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可将唐山休闲旅游文化进行层系定位,在此基础上凝练出与文化定位相吻合的旅游宣传主题。  相似文献   

4.
2010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作为一次世界级的展览盛会,需要的巨额的资金支持,世博融资是世博会筹备工作的一个核心内容,能否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更甚之说,能否以便捷、低廉、高效的方式筹集资金,是世博会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志与前提.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对于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金融业,世博会的举办为其提供了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即催化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整合长三角各产业与资源,促进中国金融业深化发展,世博会都提供了一个机遇、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5.
广场文化的审美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场文化是伴随着商业文化、休闲广场的兴起而繁荣起来的群众文化的新景观,是都市人们的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狂欢生活和休闲娱乐的生活。广场文化丰富多彩,焕发着一种蓬勃的生命力,体现了一种平等、自由、欢乐的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王文印 《遵义科技》2010,38(3):54-54,56
1世博规划与建设 世博主题馆、中国馆、世博中心、世博演艺中心、世博轴、40个国家馆等宏伟大气的建筑,将是世博会上颗颗闪亮的明珠。它们是建筑科技、艺术和环保元素的完美结合体,既体现了不同的主题和文化,又形态交融,和谐呼应;既揉合了现代建筑的视觉理念,又不失优美变化的传统韵律美;既具各了完善合理的功能,又满足了节能和生态要求。  相似文献   

7.
从电话到蒸汽机,从电影到彩色胶卷,从电视机到机器人……几乎每一个深刻改变人类生活的科技发明,都在世博会150多年的历史中留下足迹。它们或传播着人类的智慧成果,或昭示着属于未来的生活理念,无不成为历届世博会最浓墨重彩的乐章。如今,离2010上海世博会已经不到一个月了。作为东道主,中国将怎样烹饪这道"科技世博"的盛宴,备受关注。事实上,上海世博会可能是世博会史上科技含量最高的一届,"生态世博"、"绿色世博"的理念将在上海世博会上得到充分展示。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的成就是每一届成功世博会的亮点,为了把2010年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最成功、最精彩、最难忘"的博览盛会,必须集中解决一系列重大科技问题,突出上海世界博览会的科技特色.重点关注的2010年世博会装备有信息化技术的RFID的自动识别技术及其应用、自动化安检技术的世博专用安防与消防机器人,以及智能交通技术的世博交通微观仿真平台.  相似文献   

9.
《上海信息化》2010,(12):94-94
腾讯公司日前在上海举行了主题为“世博精彩永不落幕”的发布会,全面总结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网络财富,并深入探讨了后世博时代中国互联网的角色和作用。网上世博会是本届世博最大的亮点之一,腾讯公司在网上世博的建设运营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纪事     
《世界博览》2012,(10):9-9
正2010年5月1日,上海世界博览会、即第41届世博会开幕。当天票检入园人数达到20.69万人。此次世博会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同时超过7000万的总参观人数也创下了历届世博之最。  相似文献   

11.
秦伟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8):120-121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作品的内容都取材于民间故事,都属于标题性音乐作品,作品曲式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对造成悲剧原因的展示有着明显区别,主、副部主题的表现和运用截然相反,音乐的主基调有较大差异,作品的整体风格迥异。  相似文献   

12.
徐辉 《科技信息》2011,(5):231-231,266
健康与运动是密不可分的,运动分为有氧和无氧,有氧运动较无氧运动更易普及和被大众接受,从人体长期参加有氧运动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角度来阐述有氧运动对人体的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13.
Dads and disomy and disease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M Little  V Van Heyningen  N Hastie 《Nature》1991,351(6328):609-610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沙暴、尘暴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沙尘暴易发的国家 ,进入90年代以来 ,沙尘暴有频率增加、强度加大、范围扩展、危害程度加剧的趋势。据统计 ,我国发生强沙尘暴的次数 ,50年代为5次 ,60年代为8次 ,70年代为13次 ,80年代为14次[1] ,90年代为23次[2] ,呈明显上升趋势。沙尘暴的强度及造成的损失 ,以90年代最为突出 ,发生于1993年5月5日(5.5沙尘暴)和1998年4月16日(4.16沙尘暴)的特大强沙尘暴 ,是我国近100年来所罕见 ,损失极其惨重。5、5沙尘暴锋面前移速度14~17米/秒 ,最大19.5米/秒 ,瞬时最大风…  相似文献   

15.
辽金诗文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由佛经禅典移植而来的话语。这一现象从特定侧面体现了佛禅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渗透溶浸。其表现主要反映在借用佛禅意像、使用佛禅故实和引用佛禅语汇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欲望是作家创作的内驱力,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欲望有什么影响,这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不能不思考的问题。本文从道教的功利性,文人纷纷走近道教,文学观念中的道教因素等方面,对道教与魏晋南北朝文人的功利欲望作些专门探讨。这无疑会拓展人们研究的新视界。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沙尘暴易发的国家, 进入90年代以来, 沙尘暴有频率增加、强度加大、范围扩展、危害程度加剧的趋势。据统计, 我国发生强沙尘暴的次数, 50年代为5次, 60年代为8次, 70年代为13次, 80年代为14次[1], 90年代为23次[2], 呈明显上升趋势。沙尘暴的强度及造成的损失, 以90年代最为突出, 发生于1993年5月5日(5.5沙尘暴)和1998年4月16日(4.16沙尘暴)的特大强沙尘暴, 是我国近100年来所罕见, 损失极其惨重。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因高校管理引发的法律纠纷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是师生的法治观念在增强,另一方面说明高校在师生管理等方面也存在诸多不适应。要改变这些不适应,就要进行依法治校,更新管理理念。做到规章制度合法、管理行为合法。努力加强法制教育工作和师德校风建设,切实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网络的发展为我们带来全新便捷的互动平台和交流方式,博客是当今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因个体性、公共性、开放性、成本投入少等特点吸引着"90后"大学生广泛关注。在新形势的要求下,高校辅导员应主动占领网络博客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加强辅导员博客建设,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博客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20.
文献信息情报工作在科技工作及立项决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揭示了在当今信息市场形势下 ,文献信息情报工作在科技工作和经济立项决策中的作用 ,同时也指出 :图书馆文献信息工作者们能在强手如云的信息市场中占领一块阵地也应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