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运用GIS软件绘制了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开封城墙精确位置图,依次介绍了魏大梁城、唐汴州城、宋东京城、金南京城、明周王府城、清祥符县城和现存城墙的具体情况;总结出开封城墙在时空变化上具有"长、高、久、变、繁"的特点,在空间上呈叠压关系;最后就长度、面积、位置和争议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利用文献和考古资料,从有无确切的文献记载、有无建夯筑城墙的先例、是否有建夯筑城墙的紧迫性、有没有发现遗址,从这四个方面对丰镐是否有夯筑城墙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所以,丰镐可能没有夯筑的城墙。文献没有确切记载丰镐符有夯筑城墙、同人筑的都设有建筑夯筑城墙的先例、丰镐没有建夯筑城墙的紧迫性、现代房子设有在丰镐遗址发现夯筑城墙的遗迹。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晋东南地区五代、宋、金时期现存建筑实例的归纳分析,提炼出柱头铺作里跳的形制类型,并以此进行形制类型的排比分期,得到该地区柱头铺作里跳形制分期结论,进而结合宋<营造法式>中关于柱头铺作里跳作法的记录,辅以区域间的形制对比,研究<营造法式>中相关作法记载的区域来源,及其对后世建筑之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明清官修地方志,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与现存遗址、1922年泉州城测绘图、近现代文史研究和影像资料的对比考证,系统研究福建泉州古代城墙演变和砌筑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泉州城墙建设从唐代开始一直持续至清初,特别宋元时期是泉州城址拓展和城墙建设最为频繁的黄金时期;泉州城墙在城郭初创期、巩固成型期和防御改造期,先后采用植物固基的夯土版筑、砖石搭接的"外砖内石"、砖石独立的石砌包砖、条石垒叠的关东式城墙4种方式.此外,研究还发现"外砖内石"城墙、泉州民居"出砖入石"墙体和塔克西拉"花墙"三者具有形态和砌筑工艺上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5.
司南是最早的磁性指向器.北宋时期,磁化技术的突破,导致磁性指向器的形制有了新的演变,其中,用针指向是磁性指向器形制最重要的改进.指南针的出现,极大提高了磁性指向器的指向精度,加快了磁偏现象的发现.之后,指南针的形制仍不断被改进,指南鱼发展成水罗盘,用以指向的木刻鱼被穿上小木条的磁针取代,"指南鱼"的形制消失;指南龟发展成枢轴支承式,成了旱罗盘.本文对磁性指向器的发明和演进过程稍作梳理,希望对帮助广大读者了解这一问题能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中国体育学科体系研究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形成扩展阶段和成熟阶段,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基于其研究历程,体育学科的演进方式呈现"整体-分化-综合"的演进主线,其内容和特点体现以下四点:一是体育学科理论知识;二是学科中的体育思想;三是体育学科制度;四是体育实践;通过这四点对体育学科的演进主线进行阐释.体育学科演进方式决定了体育跨学科研究需要形成共同机制、普遍方法与协同效应,这对体育形成跨学科的结构和超越多学科的方法论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西安城墙于明代采用青砖进行整体包裹,是冷兵器时代城垣防御体系的重要发展.为更好保护西安城墙,了解与认识现存西安明城墙古砖的保存状态,对采自城墙四门瓮城的古城砖样品进行显微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荧光(XRF)以及抗压、抗剪等分析,研究城砖样品的组成成分、材料结构以及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城墙古砖的成分、结构类似,表明城砖来源基本一致,且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风化现象;城砖的密度、吸水率、孔隙率等指标较好,反映城砖烧造质量的高标准与可靠性;城砖的抗压、抗剪数值不高,反映现存古城砖的机械性能一般.  相似文献   

8.
荆州古城墙南北段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样地法调查分析了荆州古城墙南、北段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1)就同一群落中不同坡位而言,在南城墙内坡面,两个样地中坡上部分植物的物种数都明显高于坡下,而在北城墙内坡面则正好相反;(2)就不同坡向而言,南城墙内坡面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低于北城墙内坡面,而从分层上看,南城墙内坡面的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北城墙内坡面,其革本层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要明显低于北城墙内坡面;(3)位于同一坡面的植物群落,其多样性指数呈现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规律.荆州南、北城墙的内坡面的坡向是影响其生境产生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因此也是影响其植物群落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李建勋乃南唐名相,其生活与创作经历了唐末、杨吴及南唐三个历史阶段.该时期江南地区渐成华夏"文物最盛处",其宽松富庶的政治经济环境既为士大夫群体培养优雅超逸的人格内涵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使南唐诗歌获得了由"唐型诗"向"宋型诗"渐变转型的独特价值.李建勋之人格追求颇具典型意味,其诗歌创作既属唐诗"余响",又可谓"宋调"先声,不失为唐、宋诗艺术转型的过程性例案.  相似文献   

10.
北宋东京外城来源于五代后周时期所修的罗城。北宋时期,修筑了瓮城、马面、敌楼等防御设施。城墙内外皆为夯土,十分坚固。除了加固城体之外,北宋时还对外城南墙进行外扩,以增加城市容量。城墙外围有护城河,河宽水深。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单向S-粗集的知识堆垒与知识垛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单向S-粗集,给出知识堆垒及它生成的知识垛的概念,知识垛具有动态特性,给出粗知识垛的生成,提出粗知识垛生成原理及还原定理,提出粗知识垛分辨尺度及识别准则与识别定理,并给出应用。  相似文献   

12.
若尔盖高原的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片高原型泥炭沼泽.沼泽植物共95种,隶属67属,27科.沼泽植被类型共有25个群丛,隶属11个群系,1个植被型.重点研究了沼泽植被的演替方式与途径.沼泽水体沼泽化分为原生水体沼泽化与次生的排水沟与蓄水池再度沼泽化,沼泽的草甸化侧重研究沼泽经过开沟排水、翻耕、封育与泥炭开采迹地植被再生再植等措施,从而中生植物入侵,人工种植与再生再植获得成功.所以其演替过程都是以水分为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3.
灰色B型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剖析了事物发展过程的相似性与相近性,给出了B型关联度定义,讨论了B型关联度的基本性质;同时阐明了B型关联分析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14.
郑韩故城是东周时期郑、韩两国先后建都之处.郑、韩两国非常重视都城的军事防御功能,除了考虑到选址的地理因素外,郑国还采用了筑建高大的城墙、利用自然大川和修筑高台建筑等措施.韩国则变革了都城布局,如新筑城垣、增置马面和修城门等,以增强都城的军事防御功能.  相似文献   

15.
地壳演化过程中的滑脱构造—运动学和动力学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脱构造是地壳内广泛发育的一种构造现象,它的形成与演化过程贯穿在地壳演化的整个过程之中。本文就滑脱构造的演化过程及动力学,运动学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二个可能的演化模式和二个理论模型—前陆褶皱带滑脱构造的运动学模型与壳内低速层中反向流导致的大规模滑脱构造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数据类型的抽象与重构为线索,分析与评介了程序设计语言与方法的演化过程及其必然性,探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实现需解决的若干问题。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在数据库与人工智能两大分支中的应用途径、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17.
人类是生物进化史上的顶峰,是最高级的动物,这是就人类的整体功能而言的.从人类个体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方面而言,却表现出许多不完整性.本文把人体的结构与其它哺乳动物比较,在分析人类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其非完整性方面进行了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具有进化能力的新型胚胎电子自修复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胚胎电子电路及其自修复方法——行/列移除和细胞移除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具有进化能力的新型胚胎电子自修复系统.该自修复系统具有功能层、修复层和进化层3个层次.功能层实现目标电路功能;修复层采用行/列移除进行目标电路的实时修复;进化层利用功能层剩余资源进化具有更大自修复能力的目标电路结构.该自修复系统既保证了目标电路的实时自修复,又能够充分利用功能层的电子细胞资源,提高了目标电路的自修复能力.通过电路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自修复系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长江流域年降水量的空间特征和演变规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获取长江流域年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对长江流域年降水量进行了空间分区和时间演变分析.根据长江流域146个气象站点1960~2005年的逐年降水量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和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对长江流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计算了1960~2005年年降水量的线性演变规律,利用奇异谱分析方法来检测区域降水量发生突变的情况.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年降水量主要有3种空间分布型、8个降水变化敏感区域.8个敏感区域中,汉江流域、岷江-嘉陵江源区、乌江流域南部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其中岷江-嘉陵江源区减少最为显著,年降水量每10年减少27.1 mm;洞庭湖-鄱阳湖地区、鄱阳湖流域南部、太湖流域、金沙江流域中部、云南地区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其中金沙江流域中部年降水量显著增加,年降水量每10年增加17.7 mm.存在降水突变的地区有5个,下游的太湖流域发生最早,时间为1977年,上游云南地区最晚,为1998年.长江流域年降水量有比较明显的空间区域特征,各个区域年降水量的时间演变规律也不一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老年人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53例老年进展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联合治疗组(27例)应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次/d。另联合巴曲酶予以治疗(首次以lml剂量加于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1h以上,隔天再以0.5ml静脉滴注,共3次)。对照组(26例)予以同样剂量巴曲酶治疗。两组均14d为1疗程,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疗效评定。结果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疗效评定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老年人进展型脑梗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