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下地方高校品牌形象理念识别系统趋同、行为识别系统紧密度不够、视觉识别系统地域特色不明显,制约着发展和声誉的提升.究以上缘由是对地方地域文化关注不够所致,地方高校不论内涵还是外延的发展与传播,都应与地方地域文化紧密相结合.地方高校内涵及外延的发展应抓住地方文化之根基、地域文化之特色,紧密联系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打造切合自身特色的品牌视觉形象系统.以此,做好自身发展壮大形象代言的同时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地域文化的传播担当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与文化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地域文化品牌的关注越来越多。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进行符号化处理,并融入地域文化品牌的设计中,有利于实现地域文化的品牌化,有利于提升当地的文化传播力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NBA篮球俱乐部和CBA篮球俱乐部官方网站的内容比较,分析了NBA篮球俱乐部和CBA篮球俱乐部官网内容建设的差异性。职业俱乐部官网功能性的比较可以提高官网信息的传播效度,提高俱乐部官网的品牌影响力,故而其对体育俱乐部官网建设、推广均有很强的借鉴作用,促进中美篮球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4.
地域文化与旅游发展具有显著的互动作用.文章尝试构建旅游业发展与地域文化互动机制的分析框架,并以梅州市为典型案例,探讨客家地域文化与旅游业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发现:客家地域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对旅游业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梅州旅游发展为客家地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条件和物质基础;客家地域文化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融合、互为条件的复杂互动关系.同时为梅州及同类区域地域文化与旅游产业良性互动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新疆伊斯兰文化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公元10世纪喀喇汗王朝时期,伊斯兰教就开始在新疆大规模地传播,新疆成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陆路要塞.新疆的伊斯兰教经过悠久的历史变迁和多民族融合已经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独具一格的一支,成为新疆文化资源乃至伊斯兰教文化资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通过对新疆的伊斯兰教文化资源的分析,利用资源优势,开发宗教文化旅游,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兼顾了生态效应,社会效应,使其成为新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新媒介环境下,阅读活动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方式。实体书店以其文化服务功能,实现了传统文学经典与当代阅读的文化碰撞,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与构建城市文化生态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阅读推广活动是发展阅读产业的关键,打造地域特色阅读推广活动,是提高本地文化知名度、影响力的有效手段。安徽阅读产业的文化创新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介环境下阅读活动特有的文化传播功能,深入发掘安徽古代文学资源的价值并加以有效利用,在阅读推广活动中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注重安徽地方文化传播与体验,为安徽文化创新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疆特色林果业资源优势转化与战略发展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新疆林果业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发展意义,提出从构建新疆特色林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发展新疆特色林果产品物流业、优化新疆特色林果业产业结构、强化新疆林果产品地域文化特征等4个方面促进新疆特色林果业资源优势转化与战略发展的对策,并对新疆特色林果业的发展寄予了希望.  相似文献   

8.
在"一带一路"倡议及对新疆区域"丝绸之路核心区"战略定位下,新疆区域形象已取得了可喜成绩.在信息可视化、便捷性识别时代,新疆的更好更快发展更加需要视觉化、便捷性、媒体融合性的整合策划与传播.经过系统、全面地对已有新疆区域品牌视觉形象建构及传播相关信息的统计梳理,便于更好地总结得失,发现短板.提出高视角、宽领域、可视化、多层面建构新疆区域品牌视觉形象,便捷性、融媒体、可互动策划传播模式为践行者提供必要参考,为新疆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清江土苗民俗风情旅游区以清江为纽带,融生态自然景观、巴人历史文化及土苗民俗风情三大旅游资源内涵于一体,品牌定位突出"清江画廊,巴人秘境,土家正宗".对于品牌传播中存在的信息不一致、品牌管理混乱的现状通过品牌整合传播加以解决.在品牌广告传播中建立统一形象识别系统,整合大众媒介,利用新媒体构建数字化网络服务,利用宣传品赠送,进行宣传推广;在品牌公关传播中打造知名品牌活动,遵守"政府主导、企业赞助、农家参与、学者支持、协会监督、媒介全程报道"的原则;在品牌人际传播中加强旅游区内部标准构建,选择"旅游尝试者"带头,培训出优秀的服务人员;在品牌销售传播中通过旅游优惠、免费旅游等促销手段刺激旅游消费,充分利用节庆事件造势,采用投票、抽奖等方式促进旅游者参与,提升旅游区人员服务水准,开展销售会展促进旅游业务的成交.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对城市旅游文化品牌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对产业融合视角下城市旅游文化品牌内涵的深入剖析,以大同市为案例地,分析其旅游文化品牌的核心价值,依托产业融合视角下城市旅游文化品牌建设模型,将大同市旅游形象定位于"佛道古都",并提出品牌设计与开发、品牌内部建设与外部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11.
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找到中国动画创作文化渗透与市场的结合点:加强文化渗透,强调文化的艺术格调;重视文化风格体现,突出动画的创新特色;考虑文化心理差异,保持文化的独特魅力;重视文化品牌建立,弘扬文化的地域精神;把握消费文化取向,促进市场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华孝文化名城品牌经营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城市经济的时代,更是品牌竞争的时代.孝文化作为孝感特色文化,是实施城市品牌经营战略的最佳切入点.孝感市实施中华孝文化名城品牌经营战略,必须做好城市品牌的定位、城市品牌要素的选择、城市品牌的传播与推广等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城市品牌代表了一座城市、一个地域的独特吸引力和典型文化,其价值在于它的定位和不可替代的个性.打造城市品牌的有效手段是推广其文化产业及产品品牌,在城市文化与城市品牌两者之间找到共同的切入点.城市品牌代表城市形象,而城市形象与城市的魅力相关,魅力所能附着的就是生活方式."长沙生活方式"就是这个城市最大的亮点和特点,显示出长沙在千年文化底蕴熏陶之下的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悠闲、平和、优越.这种生活方式催化了长沙的休闲产业,若将长沙的休闲资源有效整合,将传统休闲产业转型升级,长沙有可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休闲平台.就全国范围而言,将长沙打造成中部休闲之都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4.
东北文化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一种文化类型。东北方言是地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东北文化的载体,没有东北方言就没有东北文化。它记录着东北习俗的方方面面,反射着乡风土俗的奇光异彩,同时也映射着东北地域的文化心态。东北方言通过东北文化品牌的运用又传播了东北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5.
肖永亮 《科技智囊》2011,(11):82-85
文化创意产业的3T理论三要素指的是:艺术是表现形式,科技是助推内核,包容是必要条件。文化通过品牌建设得以广泛深入传播,而科技无疑是品牌推广的重要工具,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和内核。利用科技的前沿成果,通过高新技术手段和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播和创意产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地方高校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相关度较高。地方高校要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底蕴,凝炼地域人文精神,为地域文化发展作出贡献。高校社团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中的活跃因素,地域文化对高校社团发展有促进作用。高校社团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发展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社团刊物开辟地域文化特色栏目,展示地域文化魅力;参与地方文化活动,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依托社团活动,传播优秀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7.
城市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域范围内,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具有不同规模和不同职能的各种城市和城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新疆的城市体系不合理,存在着城市数量少、密度低、城市首位度高、大城市缺失等问题.这些给新疆的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极不利的影响.在新疆城市体系发展道路的选择上,不仅要继续强化特大城市乌鲁木齐市的辐射与扩散功能,还应在现有的中等城市中培育几个大城市,促进新疆城市体系的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区域文化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不同个性特质、各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不仅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是精华部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已经成为地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量—地域文化一方面为地域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另一方面通过与地域经济社会的相互融合,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通过分析山西省不同地域环境特点,总结出环境对地域文化多方面的影响,对各地区社会发展制定发展战略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鼓浪屿现有品牌形象和品牌塑造工作的分析研究,发现鼓浪屿现有品牌塑造工作存在高度、深度不足,主观判断代替科学定位等问题,尝试建立鼓浪屿品牌的战略系统和塑造流程,以促进鼓浪屿这一地域品牌的打造与提升。  相似文献   

20.
发挥新疆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欧亚大陆腹部旅游胜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幅员辽阔、汇聚了欧亚大陆多样而神奇的自然景观和各种民族文化风情,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近年来新疆的旅游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文章认为,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应以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主线.努力发展快速交通、提高景点旅游基础设施档次,充分发挥多民族旅游资源优势,借助新疆地域特色开辟更多旅游品牌项目,尽快把新疆建成世界知名的欧亚大陆腹部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