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前上海文化研究在史料的整理和史实的梳理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可是由城市研究激发的深入犀利的理论思考则乏善可陈.绝大多数研究著作只不过使用不同的材料,来证明"现代化"叙事的正确和"发展主义"意识形态的不可抗拒.从"文化传统"和"都市经验"的角度来反思上海文化研究的现状,希望能在充分发掘上海经验的同时,提供另一种回应中国现代性问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欧洲多国宣布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在本国失败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和反思.本文在分析英国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历史沿革及其带来的诸种争议的基础上,评价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反思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之所以陷入困境的原因,提出在尊重差异、包容多元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对“英国性”等社会共享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多种制度和政策的有效配合,加强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相互理解,以实现社会的整合.  相似文献   

3.
通过史料和考古发掘报告,追溯西方早期社会--古希腊罗马文明时期消费文化观念产生的源头,并对其历史演变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探寻西方消费文化观念早期萌芽和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根源,为进一步的中西消费文化观念的比较研究奠定基础,从而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新消费文化观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文化主义”的来龙去脉及其主要精神。文化主义是伯明翰中心的传统,它将文化理解为整个生活方式,而将文化的概念与艺术分离开来,给大众文化的崛起开辟了理论空间。通过对霍加特、威廉斯、汤普森和霍尔的个案分析,本文显示文化主义如何注重在物质生产的历史流程中追踪意义的展开,进而探究文化在阶级权力中的地位。文化是普通人的文化,文化牵擎着政治斗争。文化主义的这一标识,应是很典型地反映了英国左派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解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熔炉论和多元文化主义是二十世纪西方思想界较为重要的社会思潮和文化理论.多元文化主义在与熔炉论的论争中兴起,初期借助批判熔炉论阐明其核心架构和主张,即社会由不同文化群体构成,不同文化群体、尤其是少数群体的身份和话语权不应被边缘化甚至抹杀,国家文化乃至人类文化是多元平等的.本文从熔炉论和多元文化主义的论争史出发,关注熔炉论...  相似文献   

6.
通过新制度主义的梳理,将新制度主义中的文化-认知要素,作为研究视角,进行文化-认知制度的建构。从教师中心到学生核心,全面论述文化建构可行性,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是文化生产--文化传播--自我认同的变动过程;作为赛义德展开对东方主义话语批判的文化霸权,丧失了葛兰西所设想的市民社会对抗霸权的"对抗"性质,仅为一种对文化霸权的"认同"状态;这一状态是<东方主义>一书中我们听不到有任何他者发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学界掀起了一股媒介文化研究的热潮。作为媒介文化研究史上的"双璧",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主要观点对于我国的媒介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站在精英主义的立场,法兰克福学派强调,媒介不仅是一种文化工业,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则站在普罗大众的角度拓展了文化的内涵,肯定了受众的能动性。但是,从我国的现实语境出发,中国的媒介文化研究不仅需要借鉴西方的相关理论,更应该立足于本土,以发展出一种全新并具有实践性的多元化视野。  相似文献   

9.
我国家族企业实现制度变迁的文化障碍体现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内涵的影响;"泛家族主义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的继承制度的影响;社会信用制度薄弱;法律法规不健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世纪西方文论"两次转折"内在关联的梳理,可以发现对"文"——即形式、结构、符号等文本性因素的关注展示了历史和逻辑的贯通性。这种贯通性源自"文"与"人"的本体论关联,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必然引起"人"与"文"的历史辩证运动。它表明文化研究在深层本质上与文学研究相通,是一种在文化视野的"放眼"中"盯住"文本性的历史修辞学。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一个民族重要的软实力,但只有通过"文化自觉"才能创新文化、重塑文化.大型纪录片<河之南>以"朝圣"者的姿态,运用大历史的视角,以影像代笔,通过对中原历史、地理、文化风貌的追述记录,全方位地剖析了中原即河南地区在塑造中华文明演进中的核心地位,凸显了中原文化的原创力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河之南>从"文化反思与文化叩问"、"文化记忆与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与文化重塑"等三个部分,阐述了中原的文化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民族与社会的动荡和中西文化冲突导致中国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鲁迅步入了自己的青年时代.在尼采学说和拜伦、雪莱、裴多菲等诗人"摩罗"精神的烛照下,鲁迅形成了反叛的个性主义思想,并坚持终生,成为其创作的精神内核.在这一精神因素影响下,鲁迅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与西方文化的对比提出了"立人"的思想,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新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人权议题上,普遍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的人权观既相对立又在一定程度上兼容.文化相对主义强调应当以各国自身的文化基础、经济条件、社会境况以及历史传统为根据,并且以渐进、对话及合作的方式来落实人权的保障,同时配合国际社会在人权标准上不断降低相对性、增加普遍性的趋势,建构出一套真正的跨文化普遍主义人权观.  相似文献   

14.
三权分立原则和现代官僚制度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政治--行政模式,作为资本主义后发国家的日本禀承"拿来主义"的传统,在引进的同时对之加以改造.在日本近、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西方的政治理念与本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的精英主义、权威主义相交融,并在日式集团主义的社会准则基础之上构筑了日本独特的"官僚主导型"政治-行政模式.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与文化渊源,可以使我们对这一独特的政治--行政模式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5.
对"一带一路"进行经济学研究,当然要以"经济维度"为研究重心,但其"文化维度"同样重要。"一带一路"经济学研究不能不立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共建国家)的多元文化现象、倡议本身的中国文化新思维、"文化"与"经济"结伴而行等文化背景;"一带一路"经济学研究不能不凸显"文化共生""利益中道"与"孔子改善"等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6.
当今美国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各种文化并存是其社会的主要特征.但源于清教主义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在各种文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与美国民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其"民族主义"、"个人主义"、"使命意识"等价值观与美国主流价值观的清教主义缩影.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意识形态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文化的统一体.意识形态文化是意识形态基于传统的现实选择、批判、创新的产物.意识形态的跨域操纵性从主、客即现实文化的主体维度和现实主体的文化维度两方面实现对意识形态文化的浸透功能.在全球化叙事下的多元文化态势下,以意识形态文化张力为起点,整合意识形态文化与非意识形态文化联姻,创造意识形态文化优势,顺应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本质要求,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引领观念领域的革故鼎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鑫  袁野 《科技信息》2010,(11):174-175
本文以英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历程为线索,对英国足球运动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体现出来的具有历史性的文化特质进行了简要地分析,如:中世纪野蛮足球与骑士文化;现代教育体系确立以后的规范化足球与精英文化;现代足球的平民化;职业足球与商业文化的融合等。认为英国职业足球的成功得益于其文化建构。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文化内容的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为基础,对<西游记>的两个英译本作对比研究,针对两译本在翻译方法上的差异和效果来探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对<西游记>文化内容翻译研究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二战后,英国面临后殖民主义兴起的浪潮和东西方冷战意识形态的竞争,在知识界和左翼政治力量的推动下,逐步转向多元文化主义,希望借此缓和国内族群矛盾、消除种族隔阂,推动国家团结和民族融合。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主义成为英国主流政党的共识、英国政府的官方文化政策和公共话语空间的"政治正确"。对多元文化主义的质疑虽然一直存在,但基本上都属于边缘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