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明良 《科技信息》2007,(13):14-16
通过对绵阳师范学院和西南科技大学2001级本科学生的体质进行4年追踪调研,分析大学生在校期间体质的发展状况,提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81—83年级学生体质状况的追踪调查中,探索大学生体质的变化规律.掌握我校各年级学生的体质状况,为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淮南师范学院2010级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一、二和三年级三年期间参加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和成绩,发现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较差。对此分析原因,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对策及科学的锻炼方法,以求对学生健康发展有所裨益,为改善淮南师院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2016-2019年甘肃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农业类院校学生的体质状况及变化趋势.研究表明:甘肃农业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不及格率过高,平均每年超过13%;大三大四学生的肥胖指数明显上升,身体素质较大一大二大幅下降;大学生大二时的肥胖指数最低,身体素质最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访谈法,对2018年宿州学院在校的15 064名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宿州学院在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总体不高,大多处于及格水平;女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要好于男生;男生力量与耐力素质较差,速度与爆发力的水平则相对较好;大一、大二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高于大三、大四,这些问题反映出宿州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宁夏大学在校17 077名男女学生进行体质测试的6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一、二年级学生的体质状况良好,四年级学生的体质状况令人担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基本规律:在身体形态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体重呈上升趋势;在身体机能与素质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并在保证学生充足的体育活动时间,学校和家庭应加大对学生健康的投入,加强对学生健身意识和知识的教育,重视毕业生的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蔺建 《科技信息》2010,(15):181-181
足球运动深受在校大学生的喜爱,如何根据大学生选材不平衡,来源地不同,心理,体质等因素采用适用的教学法进行足球教学,能尽快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足球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养成好的足球意识,培养足球运动能力,取得好的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体质追踪测试分析及体育教学改革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入学时和入学1a后,对316名非体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入学时身体机能和素质较差,5项身体素质达标率较低,体质状况较差.经过1a篮球、健美操、足球、排球、武术等教学课程及穿插在课程中的身体素质训炼,身体机能明显改善,但素质发展不平衡.笔者通过上述资料的对比分析,对今后的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已经在全国各级高等院校开展.运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表格统计法对云南大学2004~2006年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数据进行简要分析,并从事实依据出发,找出云南大学生体质现况与全国大学生的体质现状存在的差距,提出建议,达到正确引导体育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赵军 《科技信息》2011,(19):24-25
通过体质测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问卷调查等,对暨南大学来自香港、澳门的大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港澳大学生的总体体质状况优于全国均值,但肥胖率和近视率较高。建议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培养港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促进港澳大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教学部门应建立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反馈系统,根据每个学生具体的体质状况由专职教师制定合适的运动处方,并进行动态监测,使学生的体质锻炼更符合个体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普通体育课教学中,增加跑的练习是本文所进行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经过对比,实验班比对照班的学生在身体机能素质、达标率、体育成绩诸方面其结果有明显的提高,对增强体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当前研究对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隐性体育行为的教师干预策略进行了探讨.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隐性体育行为的表现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隐性体育行为的教师干预策略,以期为有效改善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身心健康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人的发展以健康为本”,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质与健康的问题愈发重要,“体质”是体育界研究健康问题的视角,在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发生重大改变,“三维健康观”和“生理-心理-社会”得到广泛认同的时代背景下,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以及它们的关系以已成为体质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依据第3次潍坊市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对潍坊市成年女性体质指标(形态、机能、素质)进行研究分析,同时结合2000年潍坊市第1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探讨其变化趋势和规律。潍坊市成年女性体质指标大多优于全国监测平均水平,但40岁以后体质有下降的趋势,从BMI指数[体重(kg)/身高2(m)]看,随年龄的增加呈逐年上升趋势,45岁以后均超重;与2000年比较,力量、肺活量等指标下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体质是健康的物质基础,健康是体质的外在表现,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加强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弄清体质的概念与健康的关系,对于全民健身和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彤 《泰山学院学报》2010,32(3):135-140
本文采用测试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泰山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泰山学院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不容乐观,身体形态标准率偏低,身体机能有随年级升高而下降趋势,身体素质亟待提高.为此,对学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加强体育教学等工作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体育运动和身体锻炼是主动改造人体形态结构、提高身体机能和增强体质的一个过程,不同的运动专项对锻炼者的体质增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或影响,正确选择运动专项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体质增强的效果.以大连理工大学本科一、二年级335名男生为测试样本,随机抽取6个运动专项、12个教学班,展开不同运动专项对大学生体质增强的效果检验与分析.通过太极拳、羽毛球、摩登舞、篮球、乒乓球、游泳等6个运动专项的体质指标采集及其针对这些指标数据的数理统计,分析大学生体质各项指标的变化与变化趋势,研究大学生体质发展中的不均衡性,为大学生专项体育课增强体质健康方式的针对性、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中,开展形体教育,意义至关重要.通过分析高职旅游形体教学的意义,探讨了形体教学的价值所在,提出开设形体课的策略,旨在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徐丹侠 《科技信息》2012,(9):184-185
使用体育运动等级量表、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及身体自尊量表对336名女大学生进行测量,以比较不同体育运动等级下女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及身体自尊的特点,并探讨女大学生体育运动等级、社会性体格焦虑和身体自尊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体育运动等级水平的女大学生的社会性体格焦虑和身体自尊间存在显著差异。(2)较高的体育运动量与女大学生较高的身体自尊水平、较低的社会性体格焦虑相关;较低的体育运动量与较低的身体自尊水平、较低高的社会性体格焦虑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