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民环境权是伴随着人类无限改造自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而产生的,是现代社会人权的一项基本内容。我国现行法律和政策对公民环境权保障的规定明显滞后,制约了公民环境权的实现。本文从环境权的性质出发,揭示了我国公民环境权保障机制存在的缺陷,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如何完善我国公民环境权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徐媛媛 《安徽科技》2008,(12):46-47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人类工业化和无限度的改造自然所带来的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和环境危机,环境法学作为一个新兴的部门法逐步发展起来.遗憾的是,作为我国根本法的宪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环境权为基本权利,其仅仅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了环境权的某些内容,但过于原则,不具有实体权利性质,表现出了明显的缺陷和滞后性,影响了其他法律对公民环境权的规定,使我国整个法律体系对公民环境权的保护呈现出一种低调的姿态,不可能实现对公民环境权的充分保护,不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3.
法律规定的"环境权"能否进入司法,通过司法获得法律的保护,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通过司法影响公民的环境权以及保护环境,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于环境权的实现,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成为法学界的共识,环境权的确立依据不足使环境公益诉讼缺乏坚实的实体法基础,司法实践中对原告资格的限制性解释导致环境公益诉讼难以启动。  相似文献   

4.
公民环境权逐渐为国际性法律文件和各国立法所承认 ,环境权已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实然的权利 ,而且国内外很多学者和一些国家司法实践亦认可环境权的私权性质 ,因此探讨环境侵权责任对公民环境权的救济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在对环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和免责事由的分析基础上 ,进一步对环境侵权的救济措施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环境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最近几十年"环境权"的出现扩大了环境法的范围,然而关于环境权法律关系主体范围问题存在争议,文章试图通过对环境权的解读来从理论上论证环境权的人权属性,从而在理论上否定动物、植物成为主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孙巍 《科技咨询导报》2007,(11):202-202
本文对公民环境权的现状及发展态势作了详尽分析,并从实体性和程序性两种权利形态进行法律定位和立法完善,实体性环境权实现是公民环境的现实利益,参与性环境权是保证实体性权利实现的必要手段。只有两者很好地运行和完善,最终才能实现环境权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7.
高明侠 《科技信息》2009,(33):T0370-T0371
诉讼推进环境保护的发展是环境法实施的重要环节.环境权制度不仅包含对实体环境权的规定,也包含当这种权利受到侵害时公民和社会组织可以提起诉讼的内容,实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对环境权进行保障是由环境权本身性质决定的;环境权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预防性是一脉相承的。目前,环境权在我国得不到行政公益诉讼救济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实体法对环境权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我国环境权自身制度还很不完善。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环境权的行政公益诉讼救济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农村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已经影响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前,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在保护农民环境权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从而使农业、农村发展及农民环境权的保护处于不利地位。本文通过对农民环境权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保护我国农民环境权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加强科技法制——时代与发展的呼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明确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指明了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前进方向,尤其是强调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进一步突出了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地位。这表明了当代中国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把科技进步与法制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科技进步呼唤法制建设,法律是科技进步的保护神和推进器:法制建设促进科技进步,良好的法律环境是科技进步的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法理的角度对转基因食品安全保障的正当性基础寻找法律上的依据,其理论依据源于人的安全需要和对人权的保障.因此,明确了保障人的健康权和环境权的必要性,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法律保障机制的正当性基础也就可以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将环境问题列为世界第三大问题,环境权在此背景下被提出来,学者们从不同的法律视角,提出了自己对环境权的认识。民法上的环境权既有较大意义也有固有的缺陷,因此民法上的环境权不能代表宪法上的环境权,而且最终要上升到宪法层面。环境权理论对我国的宪法从观念到条文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莉恒 《广东科技》2008,(3):252-253
党的十七大明确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指明了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前进方向,尤其是强调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进一步突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地位。这表明了当代中国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把科技进步与法制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科技进步呼唤法制建设,法律是科技进步的保护神和推进器:法制建设促进科技进步,良好的法律环境是科技进步的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保护社会公共环境权益已成为社会焦聚的话题。我国法律体系中存在针对环境侵权提起公益诉讼的法律障碍,环境诉讼的效果弱化,构建合理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成为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如何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环境问题及环境权入手,引出了公益诉讼的概念,通过分析国内立法的不足,为建立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环境的法律保护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现存的经济发展理念、环保意识、地方政府的本位主义及现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等因素导致环境保护落实不到位。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加强环境保护监管、提高公众参与程度、严格环评程序,而且要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优先目标和首要目的,将环境权益作为公民的根本利益来保障。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环境法律制度是在环境管理实践中探索、借鉴和总结出来的,也是在实践中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的。但由于特殊的国情,我国的环境问题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原因,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逐步深入开展,环境法制建设显得尤为迫切。文章探讨了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成因,并对如何加强环境法制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制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当前农村法制建设的重点是培养、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构建农民经济利益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郑莉 《奇闻怪事》2009,(10):80-81
目前,大气污染环境保护立法,对公众参与虽有一些规定,但与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目的所要求的公众参与相差甚远。公众参与法律机制并未真正建立。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和完善我国公众参与机制:1.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法律意识:2.通过立法确认环境权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并将环境权内容具体化;3.在执法中建立、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团体开展环境保护活动:4.在司法中完善环境陪审员和环境案例听证会制度等。  相似文献   

19.
李林 《科技信息》2009,(33):T0390-T0390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监督问题日益凸显重要。检察机关严格履行法律监督职责,除了严格执法、秉公办事以外,还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也需要良好的后勤财政保障。  相似文献   

20.
郑莉 《奇闻怪事》2010,(5):50-52
目前,大气污染环境保护立法,对公众参与虽有一些规定.但与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目的所要求的公众参与相差甚远,公众参与法律机制并未真正建立。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和完善我国公众参与机制:1.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法律意识:2.通过立法确认环境权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并将环境权内容具体化:3.在执法中建立、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团体开展环境保护活动:4.在司法中完善环境陪审员和环境案例听证会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