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当今实施新课程改革,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了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课题,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一、在自主学习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学习方式是以问题为中心。四年级学生是自主学习最佳培养年段,例如我在上四年级语文第七册《九色鹿》这篇课文时,让学生提出问题,围绕问题学习,读完课文后,我有意提出:“学习这篇课文你想知道什么?”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贯彻新课改的形势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在课堂中实施“合作与探究”的教学方式,就是要培养学生合作习惯,让学生学会合作与展示交流:合作前教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要培养合作习惯,要让学生学会展示。在课堂中实施探究教学方式时,教师要设计好探究的问题,组织好探究程序,提供好探究资料,利用好探究资源;教师要关注探究过程,重视对学生评价:既要重视对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也要重视合作学习过程的评价;既要评价学生的正确回答,也要评价学生错误的回答。  相似文献   

4.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发现学生的独特性,激活学生的创造性。美国《新闻周刊》曾对世界上办得最好的10所中小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所谓“最好”其实就是最有“个性”。有个性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因此,作文教学的目标不是为了应试,而是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使学生全面、自由地发展创造力,在“文海”中学会“渔”。这将要求教师以人的培养为目标,为学生写作创造优越的条件,激发学生有话写,让学生作文中感到有一种个性成长的需要,喜欢练笔,乐意练笔,从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满足需要激…  相似文献   

5.
邓梅 《奇闻怪事》2005,(9):9-10
《一分能干什么》是北师大版新课标教材小学二年级的内容。从《一分能干什么》这个课题就能感受到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重点感受1秒、1分的交际长度,培养学生的数感,侄执救过程中教师想了许多办法来达到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6.
科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有一条是:突出科学探究。那么什么是“探究”呢?“探究”就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我们这里的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思想和精神,全面提高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像一个小“数学家”一样自己去研究、去学习。因此,教师上课时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学,大胆地让他们去想,去说,去做。  相似文献   

8.
英语教学同其它教学活动一样,是一种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英语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使英语教学活动符合教学规律,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并调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这两大能动因素。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各处什么地位?各扮演什么角色?谁是教学的中心?这些问题是需要认真解决的。否则,教师和学生不清楚他们各自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观点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而现代教学观点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学从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是教学理论研究的一大突破,它反映了人们对教学现象认识的最新成果。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想教什么教什么;想怎么教就怎么教,把学生视为一个没有能动性而任人灌装知识的容器。结果那种善于“满堂灌”,讲起课来头头是  相似文献   

9.
试论作文课“教什么”和“怎样教”──兼谈《作文台阶训练设计》杨西龙语文教师有三怕:一怕上作文课,二怕听作文课,三怕改作文。其症结在于:作文课讲什么,怎样讲,怎样改;学生写什么,怎样写,怎样改。教什么教什么,是作文教学的根本问题。长期以来,由于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强调语文教学整体性原则的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构建的过程,是学生的主动探究。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陛,使语文教学成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那么究竟如何在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使学生主动探究呢?笔者以苏教版第六册《小露珠》一文为例,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在科学课堂中,教师该如何组织、引领学生探究科学规律?在四次执教《用摆计时的钟》之后,我对此有了一些感悟。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体育教学改革叫得很响,有些教师如此改革:不重视体育技能的传授.在给大学生上体育课时.经常玩游戏,其实大学生(尤其男生)不喜欢游戏。还有一些教师片面认为“健康第一”就是“快乐第一”.学生想学什么就教什么;并且有人呼吁要砍掉教材中难度较大的项目.致使有的学校已经没有了田径课、体操课.一些最能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运动项目正在慢慢地从学校体育教材中消失。还有些人把竞技体育也想从改革中改掉。竞技体育具有竞争性、趣味性,又有吸引力,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为何要去掉呢?体育教学改革一定要结合实际,对传统中的许多优秀成份要继承下来,不能走极端。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阅读就是指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目的,在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下学生的自主阅读行为,以使学生有独特的阅读和思考、独特的体验和表述、独创的见解和交流。《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个性化也多有涉及:“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课本之问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14.
《学会生存》一书中有一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习,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潮流所向,也是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的良策。本文仅就数学课中怎样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学法谈点自己的认识。 1.让学生学会“听” 具体地说,就是要学生在课堂上学会:(1)听讲。一方面,教师要精心备课,使课上得生动,学生爱听。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提出要求,要学生带着预习时对课本的理解、思考和疑问认真听老师讲课,并加以比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纠正自己理解上的错误…  相似文献   

15.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之一。”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探究来形成,探究才是科学最本质的内涵。因此,只有引领孩子们在“真枪实弹”式的探究过程中经历、感悟、体验,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以提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备课是所有教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教学效果的好坏,备课是关键,而备课的成功与否,关键除在于教师的专业水平高低以外,还在于教师能否善于捕捉教学信息。本文所说的备课是指广义的备课,即不仅仅只限于书本,它还包括对世界一切事物的观测、考察、探究和信息的收集等等。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作为教师,尤其是生物教师,要想让自己在教学上有一桶水,平时就要勤于观察,善于捕捉教学信息,并且要勤于思考,努力做到时刻进行多方备课。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上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7.
张兆庆 《科技信息》2007,(17):216-216
《最后一课》的教学将结束肘,我突发灵感,让学生讨论:“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经过一阵沉静的思索,学生的发言踊跃起来:  相似文献   

18.
随笔,更类似于自由作文。但对初中学生。尤其是刚进入初一的学生,随笔不能“随便”。“随笔”不仅仅是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教师要给学生的随笔上点“规矩”。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提高随笔作文的有效性:其一,运用词汇,语段控削随笔写作过程;其二,用仿写与改写影响学生的随笔写作。其三,用适时指导与积极反馈促进学生写作随笔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这是我们教师过去常说的一句话。现在,在《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下,恐怕教师的“一桶水”已不能满足学生知识渴求,已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了。小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只有学生掌握了“寻找水源”和“挖井汲水”的技能,才能使知识与智慧之源永不枯竭,与人生同步。我们在实施新课标的课堂阅读教学中,都应该深刻认识到:我们教师不仅要有充足的“水”,还要有鲜活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0.
让学生说     
在《被子植物的一生》教学过程中,有位教师引用了白居易的诗《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让学生描述了诗的大致意思,然后师问:“这首涛仅仅表达了这个意思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