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沈北新区位于东北中心城市沈阳的北部,是东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和辽宁中部城市群的重要节点,是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郑州郑东之后国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鞍山如何借助区位、交通、产业等优势发挥更重要作用.探讨鞍山在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地位、城市空间的拓展与重构、城市功能和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等问题.明确了鞍山未来城市空间的发展方向,提出构建鞍山-海城组合城市将是鞍山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新市区的建设,鞍山最终形成 "一城多心"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鞍山如何借助区位、交通、产业等优势发挥更重要作用。探讨鞍山在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地位、城市空间的拓展与重构、城市功能和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等问题。明确了鞍山未来城市空间的发展方向,提出构建鞍山-海城组合城市将是鞍山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新市区的建设,鞍山最终形成"一城多心"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4.
针对辽宁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利用DMSP,VIIRS夜间灯光与城市经济等数据,从城市人口、土地城市化、国民生产总值、社会固定投资等方面构建了异速生长模型与城市经济发展模型,对其人地关系展开了长期的动态研究.对其人口-土地城市化及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做出了针对性评价.结果表明:辽宁城市群的人地关系主要受重工业经济与资源型城市开发影响,其中沈阳城市发展趋向扁平化,而葫芦岛、丹东等城市发展趋向立体化.对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应该防止其城建用地粗放扩张,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城市应该创造就业机会,吸引人口聚集.研究结果对于辽宁城市群未来的城市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辽宁中部城市生态环境现状,结合国家生态市建设要求,构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经过评价因子标准化、逐层加权求和,评价了辽宁中部六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辽宁中部六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都较差,其中,沈阳相对其他城市较好,而抚顺、铁岭两市的环境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6.
方元 《安徽科技》2005,(8):9-10
当前,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经济增长极,缺乏一个以若干城市组成的既具内聚力、又具辐射力与带动力的城市群.因此,安徽要在"中部崛起"中率先发展,加快城市群建设则应成为重中之重,这既是提升安徽省区域综合竞争力、迎接长三角的辐射的需要,又是中部区域分工协作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7.
沈阳作为第一个"全国环境建设样板城",有责任做好低碳发展的示范。沈阳经济区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沈阳及辽宁乃至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低碳发展、加快全面振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辽宁省被列为首批5个低碳省区试点地区之一,而沈阳作为东北最大的工业城市,必将成为辽宁低碳发展的重点城市,低碳发展和转型是沈阳的  相似文献   

8.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之一。然而中原城市群目前存在投资不足、高端产业不足、高端人才不足、对外开放相对滞后、行政壁垒大和一体化政策不到位、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基础设施不健全、产业结构趋同、资源与环境压力大,可持续发展前景不乐观等问题。因而本文提出了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谋划郑汴洛工业走廊,加强一体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交通物流建设;扩大开放招商;以中原城市群为平台,努力打造"一带一路"战略高地。  相似文献   

9.
城市群(又称都市圈)是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都市的集合.城市群的特点反映在经济紧密联系,相互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交通与社会生活、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相互影响.由多个城市群或单个大的城市群即可构成经济圈.自20世纪50年代法国学者提出"大都市圈"概念以来,都市圈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湖南“3+5”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同属于中部地区,都是“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大城市群在综合势力、经济外向度、中心城市、产业基础以及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各有优劣,应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加速经济一体化建设,逐步增强综合竞争力,进而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11.
湾区拥有高端产业体系,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高地,是最为开放的国际化区域.湾区内部产业和空间高度一体化,是超越城市边界、引领区域发展的经济发展带.青岛依托良好的湾区禀赋基底,着力发展湾区经济,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肩负着引领胶东半岛乃至山东半岛经济圈发展和城市群建设的历史重担.西海岸新区作为承载青岛"三湾三城"海湾型大都市新格...  相似文献   

12.
城镇网络化,是以网络的方式联接和实现的新型城镇化的一种推进方式,强调通过各种网络的链接,使各个城市之间互相协作,形成产业分工和功能互补,在发展中相互扶持、相互依赖,实现区域经济的整合.我国西部地区网络化程度较低,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城市与区域发展.针对西部地区城镇与区域发展的现实状况,探索了适合西部地域特色的城镇化新途径.结论为:依据走廊型和城市群城镇网络化发展模式,重点围绕侧"M"型战略支点网络骨架,加大力度建设"四大经济走廊、三大城市群"城镇网络体系,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城镇群体的网络化发展,走出西部城镇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原城市群地区城市就业结构变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原城市群就业结构的分析,揭示出我国中部城市就业结构的一般变动规律.目前城市群地区的工业化及城镇化水平较低,从事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还占据较大比重.各中心城市的就业结构表现为第一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下降而第三产业逐步上升.在第三产业内部,传统性行业的就业比重趋于下降而新兴行业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14.
梁留科  吕可文  朱辉 《河南科学》2008,26(6):752-756
在中部崛起与中原城市群建设的背景下,对郑州市的人力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相应解决的策略,促使郑州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与结构有明显突破,能够在中部崛起与中原城市群中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皖江城市群发展是政府中部崛起战略的一步,关系到安徽省经济发展能否上一个台阶。皖江城市群有着自身发展的良好条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皖江城市群各城市产业发展、布局以及交通运输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整合城市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提升城市群的竞争力,从而完成振兴安徽、振兴中部地区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运用产业区位熵,研究发现目前中原城市群:①在19大类产业上的分工不明朗,各城市的专业化产业相似程度高;②在2位数工业产业上的分工层次也不高,各城市的主要专业化产业大多以当地矿产或农产品资源为基础.运用加入反映两城市产业分工的克鲁格曼指数的引力模型,研究发现:①2000年以来,中原城市群的内部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网络型城市开始浮现;②目前,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经济联系空间可分为4个不同等级;③在城市群经济联系中,尽管"距离衰减"规律仍在起作用,但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可能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建设低碳城市群有利于发挥城市群低碳技术创新的规模效应,共同治理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消耗等问题。低碳城市群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实现引导系统、动力系统、支撑系统和保障系统的有机统一。建设低碳城市群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立足低碳城市群建设四大系统,需要创新规划引导、低碳产业发展、低碳技术创新、低碳金融发展、低碳合作、低碳试点和低碳管理七条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采用植被物候校正的指数VPAUI,并将其应用于中部城市群的建设用地扩张监测.首先利用植被物候参数对NTL数据进行去饱和处理并构建VPAUI,然后建立建设用地丰度和VPAUI的线性关系模型.以中部城市群的3个省会城市武汉、长沙和南昌为研究区域,利用VAPUI指数进行长时序的监测.结果表明,利用VPAUI提取的建设用地丰度能更好地解决夜间灯光强度饱和现象,能有效辨识出城市扩张的热点区域.在2001年~2013年间,武汉和长沙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相当,扩张速度由慢变快,发展迅速,南昌建设用地扩张面积偏少,扩张速度由快变慢,发展滞后于武汉和长沙.  相似文献   

19.
运用城市人口规模的位序-规模法则、首位比、分形维数等方法,对2001年以来山西中部城镇群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特征进行了鉴别,并与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进行区际比较.研究表明,山西中部城镇群规模分布符合分形特征,城市体系呈首位分布,城市等级差异虽然有缓慢减小趋势,但距离最优状态还有很大差距;与我国中部其他城市群比较,山西中部城镇群结构相对松散,首位度和首位比较低,尚未形成等级规模合理的城镇群体系.  相似文献   

20.
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着中部崛起和"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大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全球城市集群化浪潮下其他城市群的激烈竞争。因此,长株潭城市群必须充分运用其在政府营销方面所具备的优势和机遇,克服自身的劣势和面临的威胁,结合自身特色制定政府营销策略,来指导政府营销活动,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