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98年《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指出,科研单位要转变机制,“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要逐步由事业法人变为企业法人,成为科工(农)贸一体化经营的科技型企业,或进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企业的研究开发机构,或与企业相互参股投资改造成股份制企业。”自此,科研机构改革在全省范围内展开了。长期以来,科研单位一直是由国家养着,藏在深闺无人识,没有真正走向市场。改革两年多来,许多科研单位进行了不同的尝试,有的发展很快,有的步子较慢,有的还在等待观望。本刊自本期开始,将不定期对我省部分科研单位的改革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希望能对我省各科研单位的改革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
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创新是企业获取技术的一种重要手段。该文运用演化博弈基本理论和模型对企业与科研机构间合作创新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企业面临科研机构不同价值类型的科研成果在技术交易与商业化协作2种合作方式之间的策略选择趋势;以及科研机构为应付企业的2种合作方式对科研成果价值类型的策略选择;并进一步说明了我国高风险科研项目合作困难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构成美国研究与开发体系的四种主要类型的科研机构:联邦政府所属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工业企业的科研机构和独立的非营利性的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有县以上独立科研机构5800多个、职工103万人。开发类科研机构约占独立科研机构的2/3,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国务院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具备条件的科研机构可直接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一些为行业服务的科研机构可通过会员制、股份制等形式,成为行业的技术开发机构。” 多年来,多数开发类科研机构走上了按市场机制运行,面向经济建设、自主发展的道路,大部分科技力量以多种方式进入到经济建设主战场。但受企业经济状况和科研机构本身诸因素影响,较多科研机构进入企业的条件尚不具备。从改革产权制度入手实行股份制是促进开发类科研机构改革和发展的良好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王晓红 《科技资讯》2011,(17):162-163
人力资源是科研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当前企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组织人力资源已经成为科研机构当前最大的任务。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科研机构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了几种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的科研机构改革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近年来,一批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科研机构整体转制为企业或进入企业集团,市级以上独立科研机构的整体改制面已达30%左右。与此同时,全省的民营科研机构和科技类民办非企业机构迅速发展,已占全部的60%以上,民营科技机构R&D经费支出已占全部的50%以上,在浙江省的科研机构创新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浙江省民营科研机构发展现状研究本文所指民营科研机构系指非国有及非国有控股的科研机构和非国有及非国有控股企业办的科研机构。采用数据口径为浙江省2000年全社会R&D资源清查统计口径。…  相似文献   

7.
从一种呆滞而缺少活力的机制中解放出来,科技真正变成了"第一生产力"。改革改变了许多看来是稳定的东西。科研机构和企业从分离的、隔膜的状态走向互相靠近、联系、合作与连通,它们自身也经历着改造。科研机构与企业正在探索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并同时推进组织结构的调整。十几年来,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科研机构与企业在"结合"中实现组织结构的调整,途径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松散型的联合,一类是紧密型的结合。松散型的联合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发挥技术市场作用,促进成果转化;2、科、教、企联合,合作研究开发;3、科研机构领办承包现有企业:4、科研机构改组为技术开发(信息)服务机构。我们这里着重谈一下第二类,即科研机构与企业紧密结合的几种形式。 1、科研机构直接进入企业或企业集团,组成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中心。这是建立企业或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8.
孙德麟 《华东科技》2000,(9):25-25,28
1999年上半年,国家科技部、国家经贸委等主管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旨在推进和落实原国家经贸委所属的科研机构转企改制的文件,要求转为企业,进行属地化管理,截至目前,16家科研机构转制为科技型企业,实行属地化管理工作已基本完成。 一、科研机构转制现状 1.科研机构基本情况 上海市共有原国家经贸委煤炭局、机械局、轻工局、纺织局、建材局所属的科研机构16家。1999年底,16家科研  相似文献   

9.
为了鼓励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进一步促进科研机构转制改革,经国务院批准,现就转制科研机构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通知如下:一、对于经国务院批准的原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242个科研机构和建设部等11个部门(单位)所属134个科研机构中转为企业的科研机构和进入企业的科研机构,从转制注册之日起,5年内免征科研开发自用土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和企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给出了科研机构与企业结合的机制,其核心是“凝滞期”;以这种机制为基础和研究手段, 总结并提出了科研机构与企业结合的各种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对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政策和制度进行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涉及的三大主体,地方政府、高校、企业三方面对高校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阻碍和制约。从财务、海关、税收、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国家政策和制度的阻碍。针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特点,提出了高校、科研机构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存在的问题。并详细阐述了企业在使用高校和科研机构仪器设备过程中受到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科研机构企业化已成为当今人们的一大热门话题。科研机构如何企业化?可谓众说纷坛,意见大相径庭。笔者就此问题谈一点浅见,以抛砖引玉。目前不少科研机构的领导和科技人员,一谈到科研机构企业化问题,过多地着眼于自身的经济效益问题,总认为“企业化”就应该模仿企业一样,在经费自给或部分自给的道路上寻求出路,最终完全像企业那样自负盈亏、自生自灭。诚然,这种认识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失之偏颇。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3.
张焕萍 《科技潮》2002,(9):56-5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明确指出:对于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要实行分类改革:有面向市场能力的科研机构,要转为科技型企业、整体或部分进入企业,或转为企业性中介服务机构;对于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的科研机构,在调整结构、分流人员的基础上,按非营利性机构的机制运行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国立科研机构信息化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化是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针对近几年来中科院研究所信息化评估的问题,本文在国家、行业和企业等信息化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化评估的逻辑模型。同时针对国立科研机构的组织特征和信息化特点,提出了国立科研机构院所两级的信息化评估体系,其中,院级评估以准确定位信息化水平为导向,所级评估以管理效率提升为导向。院、所两级的评估体系解决了国立科研机构信息化宏观定位和微观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自2002年安徽省企业开发类科研机构转企改制以来,已过去10年。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为科研院所的改革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10年里,部分院所在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化发展等各方面得到较快发展,为安徽省企业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由于各家院所实际情况不同,研发能力、综合实力、适应市场能力等各个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加上有些改制优惠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导致各类科研机械发展不均衡,有的甚至难以生存。面临新的形势,如何面对市场,并积极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是摆在省属科研机构面前的重要课题。近10年来,安徽省机械科学研究所在生存、改革、发展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有比较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北京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课题组专门赴美国、加拿大考察了美国先锋种子公司、美国阿岗国家实验室等企业或科研机构,对这两个国家的跨国公司、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科研项目运作、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与高校合作等情况有了一定认识,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落实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深发〔2006〕1号),现制定以下配套政策。一、将自主创新产品和服务纳入政府采购目录财政部门应结合我市自主创新型企业、科研机构和产品目录,研究拟订年度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将涉及我市自主创新型企业、科研机构产品的采购品目编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并根据我市自主创新型企业、科研机构和产品目录变动情况,及时对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进行调整,采取有效手段督促采购人自觉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支持自主创新型企业、科研机构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科技、贸工部…  相似文献   

18.
9月8日,江苏省召开了全省科研机构改革转制工作会议,全面启动科研机构的改革转制工作。让科研机构自主选择转制方式,包括允许个人出资控股或全资收购等;承诺五年过渡期内给转制企业享有各种优惠政策;净增资产中可取30%的收益进行再分配……种种优惠政策使与会的科研机构代表感受到了动力和压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调整科技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大力发展科技产业,规范国有科研机构整建制转型为企业或进入企业过程中的国有资产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国家科委研究制定了《国有科研机构整建制转型为企业或进入企业过程中国有资产管理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0.
江洪  王微 《科技资讯》2015,13(2):175-179,181
该文对所选取的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国立科研机构与区域创新体系协同模式进行调研,主要从国立科研机构的基础服务协同模式、与其他主体的协同模式和特色协同模式三个方面展开,总结每一家被调研机构的特色协同模式并以图例展示,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国内外国立科研机构与区域创新体系协同模式的异同:被调研的国内外国立科研机构在基础服务协同模式来的表现差别不大;从与其他主体的协同模式上来看,政府、高校和企业为国立科研机构的主要协同主体;从特色协同模式来看,被调研的国立科研机构在基本支撑服务之外,又以独特的方式在各自所属的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作用。最后就我国国立科研机构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协同作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