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业面源污染是导致洱海富营养化的重要污染源,本文建立了考虑环境、经济和生态效益的面源污染控制技术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包括总磷、氨氮及化学需氧量去除率、建设及运行成本、技术稳定度、管理方便度和生态协调性等。同时,应用层次-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洱海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初筛的基础上,对备选技术进行综合关联度评判,获得最优方案。评价结果表明:生活污水污染控制备选方案中,土壤净化槽最优;在畜禽养殖污染控制备选方案中,基质化栽培最优;在农业径流污染控制方案中人工湿地最优。  相似文献   

2.
一、间口的捉出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食品正在遭受着日益严重的污染。食品污染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工业废弃物污染农田、水源和大气,导致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的积聚;二是随着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促使这些化学物质在农产品中的栈留;三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适当地使用化学色素、化学添加剂,造成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增加。食品的污染,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引起了世界广泛的关注。为了防止食品污染,保护人类健康,国外很早就开始了建立生态农业的尝试,提倡在食品原料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中树立“食品安…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辽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结构组成与空间格局特征,应用输出系数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选取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两种主要污染物,对辽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结构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田径流是研究区最大的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在空间分布上,流域60%以上的污染负荷分布于辽河干流流域,而辽宁中西部的浑河下游、干流下游等子流域的污染强度明显高于东部丘陵区的浑河上游、太子河流域。  相似文献   

4.
潘峰 《创新科技》2015,(3):40-42
作为世界化学品生产和使用大国,我国化学品产业发展和管理水平落后,化学品环境污染及健康风险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流域化学品在中国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中国主要河流流域的水污染问题呈现出日益加重的趋势,主要表现有"单一污染向复合型污染的转变、农业污染和工业污染互相交叉、污染物在流域内积聚并不断向下游迁移"。流域内水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排放的化学废弃物、农业生产使用的各种化学产品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用到的个人护理品等,其最根本的来源都是人们使用和生产的各种化学品。  相似文献   

5.
周良 《科技资讯》2013,(2):157-157,160
针对镇江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了污染来源于种植业污染,畜禽养殖业污染和水产养殖业污染三个方面。剖析了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从4个方面提出了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以达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良性循环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点源污染得到逐步的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已经越来越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源。本文简要地概述了农业面源污染中磷肥的施用在水体富营养化中所起的作用以及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困难,建立稳定、和谐与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7.
民用建筑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又以化学污染物污染最为突出.对室内化学污染的成因进行了详细论述,分析了当前室内化学污染面临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多方面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污染生态化学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污染生态化学的概念,并分别就大气,水和土壤环境介质中污染生态化学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进行了阐述,对该领域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陈清  白龙 《科技资讯》2013,(24):140-141
本文利用人工复合湿地对农业面源污染水开展了水质净化处理实验,通过2011年6~9月连续4个月水质监测,分析了人工湿地对水体中化学需氧量(COD)、叶绿素-a(CHL-a)、总磷(TP)、氨(NH3-N)和总氮(TN)的去除效率,发现人工湿地能大大降低水体的化学需氧量和叶绿素a,能有效的去除水体中氮和磷营养物,对水体净化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重金属Cd污染也日益严重,为了减轻Cd污染带来的危害,众多研究人员进行了镉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并提出工程修复措施、化学治理措施、农业生态修复措施和生物修复措施等技术,本文比较了各种修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发现生物修复中的植物修复技术因其环保、经济等特点备受推崇.并重点阐述了Cd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重点分析了山东省化肥施用量和施用强度的时空变化趋势,以及氮磷污染物向水环境的流失量和发展变化趋势;并以畜禽养殖和农业生活污染及点源污染作为参比对象,比较分析化肥流失污染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①半岛东部的沿海地区是山东省化肥施用强度高的地市;②以畜禽养殖和农业生活污染作为参比对象,化肥流失造成的NH3-N,TN和TP污染均居首位,是最重要的农业面源;③与点源污染相比较,化肥流失对NH3-N污染的贡献率已接近40%,逐渐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有效地控制农业环境污染的目的,综合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建立了浦东新区农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灰色线性规划模型。该模型将农业结构调整与经济预测、化肥与农药的流失控制以及畜禽粪便污染联系起来,动态地分析规划年份的浦东新区农业生产结构,确定了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方针。  相似文献   

13.
吴红霞 《科技资讯》2012,(12):143-143
本文根据"十一五"期间丹东地区化肥、农药污染状况调查有关资料,简要分析了丹东地区农用化肥及农药的施用量、主要使用品种、污染状况及变化趋势,提出了污染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面源污染是水体污染中主要的问题之一。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理论研究、模型模拟研究、治理技术研究、最佳管理实践以及立法管理研究,归纳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国情限制、化肥和农药的难以替代性、缺乏对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进行分类控制等。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计算2000年和2010年东莞市的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排放量和入河量,分析过去十年来东莞市农业面源污染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东莞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呈下降趋势。其中,总磷入河量的降幅最大,达73.5%;农村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农业面源贡献率呈增长趋势,化肥施用和分散式禽畜废水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其中分散式禽畜废水的贡献率下降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农业污染及防治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农业污染的危害性和产生污染的原因进行综述,提出了运用绿色化工技术防治农业污染的相关措施: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大力发展有机肥料;着力开发低毒、高效、低残留的新农药;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创建生态园区.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庆华  李业东  孙家山 《科技信息》2011,(11):I0011-I0011,I0006
目前,全国各地面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较多,产生机理复杂。本文从农药化肥施用、畜禽粪便和农村生活垃圾无序排放、以及吉林省特有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耕作制度等多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吉林省的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原因,为后续的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农村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工业污染、养殖污染、化肥农药污染状况,针对农村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从农村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防治、生活垃圾防治、工业污染防治、养殖污染治理、农村土壤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示范工程建设、农村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等9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黄河流域农用地非点源磷污染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肥的施用为中国的粮食的增产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不合理的盲目施肥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农田养分流失造成的农业非点源污染。为了系统、全面的识别黄河流域农用地磷流失风险高低的空间分布情况和主要影响因子,服务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现代化农业管理,本研究以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养分平衡计算等方法为依托,参照国际常用的磷指数法尝试性的对黄河流域主要农用地进行了农业非点源磷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风险指数以中高为主,分别占流域的41.85%和34.85%,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及中下游农业开发地区,而低和很高的分别占到了11.62%和11.69%,分别集中位于流域的中部地区和东部广大下游冲积平原地区, 此流域属于农用地磷流失风险指数中等的流域。  相似文献   

20.
浙江农村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浙江农村水污染现状,指出了浙江农村水污染的成因,包括乡镇企业的排污,由农药化肥的过量或不合理的施用所致的农业面污染,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灌溉,畜禽养殖污染以及居民生活污染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浙江农村水污染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