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铜在NaCl/KSCH/Na2SO4溶液中阳极溶解时存在电化学振荡现象,Na2SO4的加入使振荡诱导期显著减小,振荡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探讨了电极表面状态和电极周围电解液组成对振荡行为的影响,及电化学振荡过程。  相似文献   

2.
不同电位下催化电合成聚吡咯膜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以T_sOH(对甲苯磺酸),HCl_4,H_2SO_4,NaClO_4和Na_2SO_4为支持电解质,Tiron为催化剂,在不同电位范围催化电合成聚吡咯(PPE/Pt)和该膜电极在相应支持电解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发现PPE/Pt的CV图、稳定性和电活性随聚合电位及阴离子种类的变化明显不同于非催化电合成聚吡咯.在0~0.8V电位范围制得的PPE/Pt的稳定性最好,并随支持电解质的变化按T_sOH,HClO_4,H_2SO_4,NaClO_4和Na_2SO_4的顺序减小.同时讨论了产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十二烷基磺酸钠微乳状液的相行为及其结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C12H25SO3Na/nC4H9OH/nC7H16/H2O和Na2SO4/H2O/C12H25SO3Na/nC4H9OH/nC7H16体系在km=WC4H9OH/WC12H25SO3Na=2时的相图.测定了起始含油质量分数为21的上述表面活性剂辅助表面活性剂正庚烷体系在纯水和在不同浓度Na2SO4水溶液中单相微乳状液的电导率随含水量的变化曲线.由电导率曲线研究了微乳状液由W/O→二连续→O/W型的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4.
在50、100和200mmol/l下,研究了NaCI、Na2SO4和Na2CO3对小麦高生长、生物量生长、脯氨酸及Na+,K+含量的影响。NaCI处理使高度下降8.8%~35.4%、而Na2SO4和Na2CO3分别为8.8%~77.9%和53.1%~100.0%。NaCI处理使鲜重和干重分别降低14.3%~42.9%和6.1%~36.7%,而Na2SO4处理分别为14.3%~64.3%和7.2%~58.9%,Na2CO3处理分别为50.0%~74.1%和48.3%~72.8%。在NaCI、Na2SO4和Na2CO3处理下,脯氨酸含量分别增加0.0%~66.7%、0.0%~33.3%和66.7%~100.0%。Na+/K+分别提高2.5~11.9、3.6~114.1和35.1~156.6倍。结果表明:Na2CO3的胁迫比Na2SO4强,而Na2SO4的胁迫影响又比NaCl强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NaCl、KCl、Na2SO4、K2SO4、Na2CO3、Na3PO4在PEG水溶液中的相对粘度,利用Jones-Dole方程求出了粘度B系数,结果表明B系数具有良好的加和性,以KCl为参考电解质计算了单个离子B系数,发现SO^2-4,CO^2-3,PO^3-4的B系数随着PFG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温度系数dB/dT大于零,表明SO^2-4,CO^2-3,PO^3-4对PEG水溶液结构呈破坏作  相似文献   

6.
NaCI,Na2SO4和Na2CO3对小麦生长,脯氨酸及NA^+,k^+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0、100和200mmol/1下,研究了NaCI、NaSO4和Na2CO3对小麦高生长,生物量生长,脯氨酸及Na^+,k^+含量的影响。NaCI 处理使高度下降8.8%-35.4%、而Na2SO4和Na2CO3分别为8.8%-77.9%和53.1%-100.0%。结果表明:Na2CO3r elw rpd xx N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7.
产胞外木聚糖酶青霉菌发酵条件的正交设计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交设计试验结果表明,青霉菌(Penicillium sp.m8) 胞外木聚糖酶活力达92.96 U/mL,合适的产酶发酵条件为:培养基(g/L),麦草粉40,(NH4)2SO4 4.44,KH2PO4 1.0,MgSO4 ·7H2O0.5,NaCl0.3,Tween 80 3.0,CaCO3 1.0;每亳升培养基接种2.0×105 个孢子,28 ℃,水浴振荡培养4 d(120r/min)。  相似文献   

8.
定量研究了2;4-二硝基苯胺以NaHS,Na2S2或Na2/NaHCO3为还原剂的 选译还原;处在邻位的硝基优先被还原,其选择性约90%。反应介质是影响选择性 的主要因素;还原能力的顺序是NaNS>Na2S2>Na2S/NaHCO3。 这几种还原剂 均适用于本反应。其中以Na2S2为最好。  相似文献   

9.
用Na+和Cl-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了25℃时NaCl-Na2SO4-H2O三元体系中离子强度为0.4~4.5mol·kg-1时NaCl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用Pitier方程、Kumar的混合规则及改进的平均球近似法对NaCl-Na2SO4-H2O体系中NaCl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进行了预测。预测值与实验值相比较表明,在离子强度较小时,三种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均较为接近;离子强度较大时,改进的平均球近似法的预测值与实验值最接近。  相似文献   

10.
1994年9月采集了珠江口表层海水水样,并对其溶解态的K^+、Na^+、Ca^2+、Mg^2+、SO4^2-、Cl等化学要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珠江口调查海域表层水中溶解态的K^+、Na^+、Ca^2+、Mg^2+、SO4^2-主要受陆源淡水与外海水物理混合稀释的影响,与Cl具有良好的直线正相关,Ca^2+/Cl、SO4^2+/Cl明显高于大洋水相应比值,Na^+/Cl、Mg^2+/Cl略高,而  相似文献   

11.
(光)助电-Fenton降解有机染料罗丹明B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高纯石墨电极为阴极,铁片为阳极,Na2SO4溶液为支持电解质,通过阳极氧化提供Fe^2+/Fe^3+和阴极还原溶解氧转化为H2O2而形成Fenton体系,以降解有机染料罗丹明B(RhodamineB,RhB)为探针反应,研究了外加电压、铁电极面积(电荷密度)、极间距、电解质溶液浓度及外加紫外光照射(300 nm〈λ〈380n m)等因素对RhB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电压为7 V,铁片面积为3 cm^2(电荷密度为0.045 A/cm^2),电极之间距离为4 cm,Na2SO4质量浓度为10 g/L时,反应100 min后RhB褪色完全.采用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吸光光度法和苯甲酸荧光分析法分别跟踪测定RhB降解反应过程中H2O2和羟基自由基(·OH),表明RhB降解过程涉及·OH历程.通过分析测定RhB降解过程TOC变化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染料降解反应不仅仅为简单褪色而且深度氧化,180 min矿化率为73.0%.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稀土硫酸钠复盐的碳酸钠转化过程,转化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碳酸钠加入量与复盐的质量比为1.5:1;转化温度为70℃,搅拌时间为1h。  相似文献   

13.
制备了以Li2SO4为基体的复合质子传导膜。采用电化学阻抗波谱分析法(EIS)研究了掺杂不同组分如Li2WO4、Na2SO4和Al2O3、以及掺杂不同的比例时制备不同厚度的复合质子传导膜的离子(电)传导率。在Li2SO4中掺杂适宜比例的Li2WO4或Na2SO4可提高膜的离子传导率,掺杂Li2WO4比掺杂Na2SO4制备的复合膜具有更高的离子传导率和较佳的性能。虽然掺杂Al2O3会稍微降低膜的质子传导率,但确可以提高膜的机械性能。膜的厚度减少,其离子传导率增加,但膜太薄,气体容易从膜一侧渗透到另一侧(crossover)。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掺杂Li2WO4制备的复合膜结构较致密和紧凑、性能较好。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膜厚为0.8mm,由Li2SO4、Li2WO4和Al2O3制备的复合膜适宜的组成为75wt%(90mol%Li2SO4+10mol%Li2WO4)+25wt%Al2O3,其离子传导率在600、650、700和750℃时高达0.16、0.38、0.46和0.52Scm1。研究了以H2S为燃料、复合Mo-Ni-S为阳极、复合Li2SO4为质子传导膜、复合NiO为阴极、空气作为氧化剂的单电池的电化学性能,Li2SO4+Li2WO4+Al2O3复合膜的电池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4.
用一系列含同摩尔Na^+浓度的NaCl、Na2CO3、Na2SO4溶液以及用磷酸中和至PH值与含同摩尔Na^+浓度的NaCl溶液的PH值相等的Na2CO3溶液处理生长期为30天的玉米幼苗。处理一周后,测定离子含量、渗透势、光合性能和叶绿素含量等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同摩尔Na^+浓度条件下,玉米幼苗在NaCl、NaCO3和Na2SO4胁迫下产生胁变的顺序为:Na2CO3〉NaCl〉Na2SO4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配体制备过程中容易引起的Na2SO4对催化反应的影响,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的量,配体与催化剂比例以及Na2SO4的加入量,对催化剂在两相体系中的分布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加入Na2SO4可以引起胶束增溶作用和盐析作用,在一定量Na2SO4浓度范围内对反应比较有利。  相似文献   

16.
应用电化学法从苯酚水溶液中制取聚苯酚膜并对其进行了耐蚀性研究。以304不锈钢为电极,Na2SO4为电解质,电化学法处理苯酚水溶液,阳极不锈钢表面覆有膜状反应产物,红外分析证实该产物中含有聚苯酚。采用点蚀电位法评判不同反应条件下形成的聚苯酚膜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0.1mol/L苯酚与0.1mol/L硫酸钠的混合水溶液中、2.4V槽电压、常温、反应1h后形成的聚苯酚膜的耐蚀性能最好。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不同反应时间下形成的聚苯酚膜,结果表明聚苯酚膜以层状方式生长,形成的片层叠加结构有利于提高聚苯酚膜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X一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InP半导体在H2SO4/H2O蚀刻溶液中之薄膜生长,分析P型InP(100)在酸性蚀刻溶液中表面氧化物的化学组成.实验中.一台12kW的铜旋转阳极x射线源用于保证高敏感度的表面型态分析.利用广角度衍射(WAD),从一个基体氧化物的晶格组界面检测衍射线来分析蚀刻溶液H2SO4/H2O每个衍射线出现可能引起的反应物表面层反射光束的干涉图案,生成物为具有单晶结构的磷酸铟水合物(InP04-xH20).观察到一组(nh,nk,n1)的广角度衍射中磷酸铟水舍物(InPO4·xH2O)相的反射峰,并且侦测到在每个反射光束的干扰振荡现象.利用感应电浆耦合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溶液中的铟(In)和磷(P)成分,分析InP在不同浓度的H2S04/1-120溶液中的溶解速率.观察发现,在InP的氧化表面上存在混合成份的氧化物和单一成份生成物.借着ICP仪器分析测试在照光或暗室下,InP在H2SO4/H2O系统的溶解率差异几乎是不可分辨的.藉由X射线结果对比JCPDS卡标准化合物中的数据.可获得酸性溶液蚀刻反应中各种表面氧化物的结构特点和反应现象.  相似文献   

18.
石墨、铝电极低压脉冲电解含油废水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铝、石墨电极-低压脉冲电解含油废水影响因素:时间、电压、频率、占空比、电解质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石墨电极和铝电极电解效果与支持电解质Na2SO4用量有较为明显的关系,当Na2SO4用量小于0.7%时,石墨电极的油去除率高于铝电极;大于0.7%时,铝电极的油去除率高于石墨电极.在支持电解质Na2SO4用量较高的条件下,石墨电极油去除率受电压、占空比、频率因素影响较大,随频率增加而增加,随电压、占空比增加油去除率先增加而后下降;当电压大于6 V,频率高于500 Hz,占空比大于30%时,改变参数对铝电极的油去除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小麦幼穗和幼胚为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通过在培养基中逐渐增加选择剂(NaCl:Na2SO4=4:1)方法,获得耐0.8%至2.0%选择剂的耐盐愈伤组织,其内源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相同盐渍条件下的对照组.培养基中选择剂浓度达到1.6%耐盐细胞仍能保持细胞及细胞器正常形态,液泡化程度低,细胞核大,有的细胞中出现二或二个以上核仁.在培养基中选择剂超过1.2%,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坏死或类坏死状态.耐盐愈伤组织在培养基中选择剂不超过2.0%,生长良好,可以再生植株,其后代在0.3%NaCl土壤中仍表现耐盐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含硫化合物对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在0.5mol/LH2SO4溶液中阳极溶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带孤对电子的硫原子的化合物都可以催化不锈钢的阳极溶解.然而不同含硫化合物的催化能力并不相同,对于无机含硫化合物,Na2S2O3,H2S,KSCN等的催化能力较强,而Na2SO3的催化能力较弱.对于有机含硫化合物,其催化能力随分子体积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