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大棚金花菜(草头)、甜瓜及伏汤菜的周年多熟高效复种模式(采取冬春覆膜、夏秋覆防虫网的保护地无公害栽培),在周年生产过程中,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光热资源,促进生育期与有利气候相同步,实现最佳经济效益。1997年我县示范推广复种田,每667m2年净产值逾16000元(金花菜1250kg×4元,甜瓜2000kg×3元、夏小青菜三连计3000kg×2元),效益显著。其复种要点:1科学选地布局择排灌良好、肥沃疏松的砂质土壤,结合耕翻,每667m’基施优质腐熟粪肥155kg(或腐熟厩肥3000kg)、腐熟饼肥50kg、磷肥30kg、硝酸钾20kg;尔后挖墒筑畦,建棚覆…  相似文献   

2.
10月上旬种蒜,东西整畦,施足基肥,哇宽lin,种4行蒜,大行距30cm,小行距20cm,株&6-scm,每亩3.3-3.5万株,第H年4月下旬种美。大蒜要覆地膜,蒜头、蒜首均可提前收获(10天以上),产量可增加16%左右。美套种在蒜大行里,行距50cm,株距12-15cm,每亩8800-9500株。H者分别追肥。蒜苦在收获前15天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0kg,同时用回%尿素溶液和2%-3%磷酸H氢钾喷三一2次。生姜生长期长,需肥多,在苗高25cm时就要追尿素8-10kg,有2-3个分技时,再追复合肥8-lokg,进入生长旺期,再追施4()k复合肥。生姜要留2-3个主杆,…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优化川西南生态条件下马铃薯原种扩繁技术,通过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种植密度(X1)、农家肥(X2)、复合肥(X3)、种薯大小(X4)做决策变量,分别以单株产量、株高、单位面积产量作目标函数,建立各因素与目标函数间的数学模型,研究凉薯97马铃薯原种扩繁优化模式。结果表明:(1)各因素对凉薯97单株产量的影响为:复合肥>种薯大小>种植密度>农家肥;对株高的影响为:农家肥>种薯大小>种植密度>复合肥;对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为:种植密度>复合肥>种薯大小>农家肥。(2)试验获得了最高单位面积产量2 405.6 kg/667 m2 和最高单株产量0.55 kg/株。通过模拟寻优获得最高的单株产量0.62 kg/株的因素组合为:种植密度为5 000株/667 m2、农家肥2 250 kg/667 m2,复合肥50 kg/667 m2,种薯大小100 g;获得最高单位面积产量2 489.78kg/667 m2的因素组合为:种植密度5 500株/667 m2、农家肥2 250 kg/667 m2、复合肥50 kg/667 m2、种薯大小80 g。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应用“高巧”种子包衣剂在张易镇种植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用当地推广种植面积最大的庄薯3号为供试品种。试验设3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面积10m×6m=60m2,等行距排列,排距80cm,行距60cm,株距0.28cm,667m2播种4000株,每小区播种10行,360株马铃薯。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采用高巧包衣剂拌种平均产量达到1581.6kg/666.7m2,比不拌种增产19.8%,比常规拌种剂增产11.7%,产值达到1518.3元/666.7m2,净产值达到813.7元/666.7m2,比不拌种净增产值17.07元/666.7m2,投产比达到1:2.1,增产、增收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杭州市蔬科所和城郊不少农民利用大棚越冬栽培马铃薯获得成功.他们将马铃薯的播种期提前到10月份,越冬后次年结薯期相应提前,最早在春节前后就可采收.收获的马铃薯鲜嫩、品质好,作为蔬菜销售价格高,能取得较好的效益.现将大棚马铃薯早熟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选择良种 选择休眠期短、早熟、结薯期集中、株形直立或紧凑的品种,如东农303、鲁马铃薯1号、中薯2号、郑薯6号等.2.种薯处理 播种前10天~15天预先处理种薯.先将薯种曝晒1天~2天,可提高发芽率,减少病虫源.然后用0.4%的福尔马林溶液浸种消毒,20min~30min后捞出洗净,闷6h~8h即可.再用5ppm~10ppm的赤霉酸浸种30min,打破休眠.最后将激素处理好的种薯置于湿润疏松的沙土中催芽,一星期左右后种薯就能出芽,芽长1cm~2cm时取出种薯见光2天~3天,使芽变绿、粗壮,待播种.3.整地作畦,施足基肥 播种前要深耕土地,疏松土壤,整地作畦,一般畦宽180cm,沟宽25cm~30cm,畦高20cm~25cm,整地时应视土壤肥力,一次性施足基肥,每666.7m~2集中沟施有机肥2000kg,复合肥80kg,硫酸钾或过磷酸钙 30kg~50kg.4.适期播种 10月到11月底均可分期分批播种,为提早收获应相应提早播种期.播种时可与施肥同时进行,开好种植沟,施好化肥后,再盖上2cm薄土,即可排播预先  相似文献   

6.
旅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室,1972~1973年的冬小麦杂交第二代选种圃,为便于选株分系,实行了单粒点播。通过实践证明,冬小麦具有强大的分蘖力,单粒播的秸棵壮、穗大、穗齐、籽粒饱满、产量高。选种圃杂交第二代于1972年9月26日播种,畦宽4尺,每畦播3行,平均行距为1.3尺、株距3寸,单粒播种,每亩15300株,每亩播量为1.5斤,共播2.93亩,分24个小区。在土壤肥力较高和加强田间管理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了单株的作用,每株平均分蘗25个(包括主茎),最高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植密度紫苏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每667 m29 400株、4 700株、3 800株、3 500株、2 800株、2 300株的密度进行紫苏栽培,分别测定产量,对紫苏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每667 m2产量分别为235.33,190.62,173.75,164.62和116.10 kg.考虑农事操作方便与栽种效率,紫苏最佳种植密度为每667 m24 700株.合理密植有利于高产.研究结果为紫苏产业化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石河子科技》2010,(5):67-67
种植布局。玉米与行距配置12cm×50cm,亩留苗6000株至6300株。套种,播幅为1.7m至2m,其中两行地膜玉米带宽0.5m,苜蓿带宽1.2米至1.5m。开春苜蓿头水后种地膜玉米,玉米株行距配置12cm×50cm,亩留苗6000株至6300株。  相似文献   

9.
对庄浪县玉米全膜沟播种植密度研究的结果表明,当种植密度的边际产量大于零时,玉米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当种植密度的边际产量等于零时,玉米产量最高;种植密度的边际产量小于零时,玉米产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玉米的穗粒数、双穗率、百粒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从拟合方程可知全膜玉米最高产量的适宜密度为6.096万株/hm2,最适宜宽行距为70cm,株距30cm或宽行距60cm,株距33cm。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如东县2002年引种台湾75毛豆喜获成功,单产鲜英9075kg/hm2,纯利10650元/hm2。台湾75毛豆属毛豆中的早中熟品种,有限结英习性,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伏性强。株高一般为65cm~70cm,百英重达280g以上,青粒百粒重60g~65g,,干粒百粒重39g~40g。该品种英型大,品质优,口感好,畅销国内外市场。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其一,种植规格要求:采用深沟窄畦种植方式,以便排灌。畦面一般以70cm为宜,沟深15cm,沟宽45cm,行距25cm,穴距20cm~22cm,每穴2粒,每hm2用种90kg,…  相似文献   

11.
五彩椒系椒中之珍品,它集食用、药用、观赏于一体,并且同株果实有绿、黄。白、紫、红五色,鲜艳夺目。其株高50cm左右,株产果250个,辣味浓郁,除作盆景栽培外,也可大面积种植。现将我近年来栽培五彩椒购成功经验详细地介绍如下:(1)播种育苗春栽一般在3月中下旬采用塑(料薄膜育苗,要求地温稳定在10℃以上。夏季育苗要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春直播地温必须稳定在15℃以上,播种前最好采用温水浸种催芽,待露出白色芽尖时点播,穴播3粒,随即盖上am厚的湿润土。育苗的苗床应选在背风向阳处,床宽lin为宜,床面上铺ffem厚的肥沃细土,…  相似文献   

12.
周英志 《应用科技》1998,(8):2728-2728
蒲公英作为一种菜可进行人工栽培,成为特殊的蔬菜品种,从乡村野岭登上城镇高级饭店和百姓家的餐桌,深受人们的欢迎,每年四、五月份价格每公斤40元到80元不等,在农村是一条投资少简单易行的致富途径。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如下。1整地和播种首先选择背风向阳的熟地,或向阳的水洼地上坡。施足基肥,一般每备施有机肥3吨、磷酸二铸20kg。翻耙后做畦。一般唯宽10m,长可按实际确定。如果土壤干旱,可在播种前两天浇透水。做畦栽培要进行条播在畦内横向开小沟,沟距12cm,沟宽10cm,将种子播于沟内,覆土约0.3-0.scm。春季,早播中可地膜覆…  相似文献   

13.
范辉  袁雨晴 《遵义科技》2002,30(2):24-25
遵油一号属中熟高产的双低杂多优质油菜品种,为探索其丰产群体结构,充分发挥出高产潜力,完善油菜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通过试验结果分析,遵油一号在中海拔(850m)左右肥力中等地区适宜种植密度为6000-7000株/667m^2,并且适宜于宽行窄株栽培,有利于通风透光,建议在我市海拔600-1000m地区较适宜种植密度5000-7000株/667m^2,上等肥力田块采用下限密度,下等肥力田块密度采用上限。  相似文献   

14.
在余庆县海拔600m坝区进行二季糯玉米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第一季玉米套种马铃薯比净作玉米每667m^2产值增加252.05元、纯收入增加144.35元,第二季玉米每667m^2纯收入比白菜增加19.82元、比第一季玉米净作增加366.12元;每667m^2产玉米秆4200kg、用作饲料可节约成本450元;第二季玉米在8月下旬成熟,因此、在我县海拔800-1100m地区可以栽培两季糯玉米、且病虫害较少。  相似文献   

15.
今年我国西瓜种植面积较上年有所扩大。如何争取头茬瓜早上市、二茬瓜多上市,提高亩产值呢?根据种瓜户的经验:在培育壮苗的基础上要紧扣促、防、保三个环节: 促;即促蔓早发。栽后早出新叶、早长蔓藤,是实现早开花、早座果的关键。所以栽前要深翻瓜地,每亩用50~70担猪栏肥开深沟条施,然后盖土做成40~50厘米宽的龟背形畦。移植时要带土移植,一般大型瓜亩栽500株,小型瓜亩栽600株,5米宽的麦畦头,两边可套种2行,株距45~66.7厘米,6尺宽的麦  相似文献   

16.
笔者等利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宜香优1577水稻等在正安县青潮泥田中不同种植密度和施用氮、磷、钾肥的效应,主处理为密度,设3+24-(8000窝/667m2、10000窝/667m2、12000窝/667m2),副处理采取3414+2试验方案,以氮、磷、钾肥3个因素为基础,4个水平,16个处理。结果表明:宜香优1577水稻在该县的青潮泥田栽培,最佳密度为10000窝/667m2,最佳施N量为7.0kg/667m2,最佳施P,O;量为9.4kg/667m2。最佳施ko量为4.8kg/667m2。  相似文献   

17.
巨峰葡萄庭院栽培占地少、管理方便、抗病、抗寒性较强。葡萄树下又能种植草莓,经济效益显著。 挖穴定植:在院中尽量选择日照时间较长的地方挖穴定值,株距1.5—2m,最好采用秋季挖穴,春季定植,有利于穴内土壤的熟化,对葡萄的根系生长良好,定植时将表土和腐熟好的农家肥各半填入穴内,生土填在最上层,然后浇足水。 选好架型:架型以采用篱架栽培,主柱埋于距葡萄行40cm处,地面以上主柱高1.8—2.0m,第一道铁丝距地面50cm,以上每50cm拉一道铁线,共有四道,每株葡萄的主干向架面倾斜45°,主干和两臂成“Y”字  相似文献   

18.
合理密植是提高单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湖北省棉地畦宽一般7~8尺,每畦四等行种植,通常封行过早,荫蔽严重,以致结铃少、蕾铃脱落多,影响棉花产量的提高。荆州地区的广大棉农通过分析棉地路边、畦边棉株结桃多、成熟早的现象,进行多种种植方式的合理密植试验,成功地创造了三组六行式宽窄行密植方式,辩证地统一了密与光的矛盾。1973年荆州地区  相似文献   

19.
杉木、檫树不同混交方式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大庆 《武夷科学》2007,23(1):94-97
营造杉、檫混交林的关键技术是两树种的株数配置和株行距设置,试验结果表明:以杉木为主的混交林,若采用星状混交,每亩檫树20株以下为好,若采用行间混交,每亩檫树30株左右为宜,可一行檫二行杉(横行状),或一行檫三行杉(竖行状)为宜;杉、檫混交林株行距设置,应以有利于促进全林生长,平衡增产为原则,若是行间混交,行距2.3—2.5m为宜,株距:杉木1.5—1.7m,最多不超过2m,檫树2.7m左右,最多不超过3m,不管何种混交方式,杉木相距檫树的株行距都应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20.
施肥对绿洲区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定施肥水平(N225kg/hm^2、P150kg/hm^2)T,对建植第3年不同比例(5:5、6:4、7:3)混播草地中苜蓿和无芒雀麦的株高、产草量、茎叶比及产草量变异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对7:3混播草地中苜蓿和无芒雀麦株高、产草量促进作用最大。各比例混播草地年产草量施肥组和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7:3混播草地中,苜蓿和无芒雀麦的茎叶比施肥组均低于对照组,但5:5和6:4混播草地中,施肥组和对照组茎叶比无明显规律。7:3施肥组产草量变异系数最小。7:3建植的混播草地施肥组表现出较高的生产性能,可以获得优质高产的饲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