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西藏干部政策是党的西藏工作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西藏工作政策得到落实的关键,决定着西藏的发展稳定与长治久安。文章梳理了中国共产党西藏干部政策的历史发展脉络,拟初步建立一个相对比较完整和全面的中国共产党西藏干部政策研究的基本政策体系和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稳定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式发展和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道路等一系列理论,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发展理论在主题、要求、目的、途径上的创新,总结了西藏发展的历史经验,指出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基础,稳定是实现西藏发展的前提。西藏的发展要依靠党的领导、西藏人民的奋斗、全国的支援,要坚持和完善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促进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西藏铸牢共同体意识需要加强政治认同与制度建设、坚持价值引领与教育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人民幸福、维护民族平等与安全稳定、加强生态保护与和谐共生。必须坚持党的治藏方略,推进“五位一体”发展战略,促进高质量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做出贡献。研究党的几代领导人对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梳理他们关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对于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与“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老西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髓之一,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弘扬“老西藏精神”指引了方向,“老西藏精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西藏经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磅礴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大力提倡和弘扬“老西藏精神”,构筑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对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主要开拓者,尤其是对西藏民族工作付出甚巨。毛泽东在西藏和平解放时期的主要历史贡献是及时确定进军和经营西藏的战略决策;精心指导签订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条协议”;提出并切实执行慎重稳进的西藏工作方针,为争取西藏和平改革尽了最大努力,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西藏民族工作的主线,是维护西藏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开创党在西藏民族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公民道德建设是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工程,能够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纽带、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氛围,因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由之路。西藏推进公民道德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拥有以马克思主义“五观”为科学指引的理论基础、汉藏等各族人民同根同源同发展的历史基础以及藏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推进的现实基础;在此前提下,只有围绕“四个与共”理念加强对公民道德的教育宣传,围绕涵养民族团结精神推动群众性道德实践内涵式发展,围绕维护统一、凝聚人心目的夯实公民道德建设制度保障,才能有效推进公民道德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7.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也提出了要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在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过程中,如何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是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问题,而其中的关键点与难点集结于县级政府.构建西藏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是推进西藏服务型政府建设和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客观要求,需要结合西藏县级政府的公共服务内容,建立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模型,明晰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教育、娱乐、健身等功能,而且在促进社会和谐、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创新、发挥其在促进构建和谐西藏和民族团结中的作用、与西藏文化产业和旅游发展相结合以及引入学校体育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推动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党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中,从过程到内容,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一些特点。“以特别真诚和尊重西藏民族的感情对待西藏民族”、“根据西藏人民觉悟意愿实际,稳步推进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宗教界上层爱国人士发挥了特殊历史作用”、“十分强调给西藏经济发展以支持帮助”、“特别注意保护发展西藏的民族化”、“突出强调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就是其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0.
西藏民族手工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民族手工业历史悠久,在西藏经济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其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文章对西藏民族手工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百年语文教科书中,西藏题材课文始终占有一席之地。这些课文对西藏的书写经历了从描述西藏地理风物到展现西藏特色文化,从提醒国家边防安全到关注边疆经济文化发展的演变历程。语文教科书是青少年学生的重要读物,西藏题材课文成为他们了解西藏、熟悉边疆的重要媒介,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素材。西藏题材课文生动形象地让全国的中小学生认识到: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中央政府高度重视西藏的安全稳定,关心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生产。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结合班主任工作实际,借鉴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对西藏高校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及核心内容进行了分析,认为做好日常工作是搞好西藏高校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同时,根据西藏的民族、地域特点,对班主任工作的目标和方法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3.
笔者就西藏教育现状、教育特殊性、教育手段与教育模式等方面采访了马戎教授。马戎教授认为,西藏的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是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始于上世纪50年代。目前西藏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他建议今后藏族知识分子和青年教师的培养不宜集中在民族院校进行,而应安排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以及沿海地区的知名高校;西藏要加强双语教育,西藏的少数民族要学习汉语,同时在西藏工作和生活的汉族干部和学生也要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在教育和就业模式上,认为内地西藏班的建设和目前政策性安置藏族大学生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世界,民族、宗教问题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最普遍、最突出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帝国主义的反动势力把民族、宗教问题作为他们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工具,肆意挑拨民族关系,制造教派纠纷,干涉别国内政,使民族、宗教问题变得更加敏感、更加尖锐、更加复杂,已经成为世界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在西藏,由于达赖民族分裂集团的存在,他们长期在西藏民族地区搞"西藏独立"活动,使西藏民族地区的民族、宗教问题呈现出复杂的局面,使西藏分裂与反分裂斗争更加尖锐、更加突出,更加成为西藏民族地区乃至全国政局不稳定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5.
《十七条协议》的签订,为和平解放西藏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中国人民解放军克服种种阻力,全面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平解放西藏,完成了祖国大陆统一的壮举。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是时代发展之需,更是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6月在《求是》杂志上发表重要文章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根据我们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因此,"乡村振兴"和"农村脱贫"是当前我们的重点任务,更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立足全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全局,由于地域封闭、发展缓慢及观念落后等原因,西藏的农牧区经济整体上还处于落后状态,急需我们脱贫攻坚。马克思基于生产力发展提出的城乡关系思想,是正确认识城乡关系发展的科学理论,更是助推西藏城乡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对西藏农牧区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围绕西藏社会制度、政治环境、传统文化和对外交流四个层面,对西藏当代音乐的产生与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社会制度的跨越是西藏当代音乐产生与发展的根源,西藏悠久的传统音乐是当代音乐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党的文艺方针及党对文艺工作的正确领导是西藏当代音乐赖以发展的政策和组织保障,二十世纪世界文化的空前交流是西藏当代音乐形成与发展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18.
西藏和平解放的实现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在于以毛泽东为中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顺应了西藏地方与祖国之间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制定了正确的指导方针。和平解放的方略,丰富了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在西藏和平解放中的实践;在解决民族地区相关问题时“慎重稳进”的方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政策的实践;涉藏问题是中国内政的思想,彻底粉碎了外国势力对西藏的控制与干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处处为西藏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毛泽东在和平解放西藏进程中的战略决策对当代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成功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西藏杂技作为一门古老的肢体表演艺术,在吐蕃时期就广为开展了。研究认为,在西藏历史上产生了与民族性格相一致的杂技艺术,桑耶寺、古格遗址、大昭寺等寺院壁画描绘了技艺超绝的杂技和乐舞演出的情景。吐蕃和唐朝的文化交流对西藏古代杂技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西藏传统杂技的挖掘与整理研究,是传承中华文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回顾、总结了西藏自和平解放以来在改善人权方面的巨大成绩。从历史的经验中得出结论,5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完全符合西藏社会发展方向,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今后在西藏应继续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民族团结,努力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进行民族田结、反对分裂的社会主义教育,为西藏的现代化发展,为西藏人权的进一步改善,为祖国的稳定、繁荣、昌盛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