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秦佼鹏 《科技资讯》2012,(14):70-72
针对古书院矿151306工作面易于积聚能量的坚硬顶板地质条件,垮落来压时会对支架形成冲击载荷,支架需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才能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按照液压支架的选型原则进行理论计算和参数验证,最终确定选用ZZ8800/14/26D型液压支架.采用全程矿压观测方法,在151306工作面布设测线,观测支架初支撑力、末支撑力及时间平均工作阻力.结果表明,在整个工作面回采过程中,ZZ8800/14/26D型液压支架运行状况良好,能够满足支撑顶板的要求.研究成果对坚硬顶板条件下液压支架选型与适应性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研究大采高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对张家峁煤矿15201综采工作面(首采)矿压进行了现场观测,分析了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通过来压时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及动载系数分析可知,支架工作阻力分布以正态分布为主,初撑力富余量较大;液压支架初撑力利用率偏低,说明初撑力的管理有待加强。研究结果为实现大采高浅埋煤层工作面支架选型及正常开采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应变原理研发的高精度支架工作阻力监测系统,应用于付村煤矿综采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实时监测,分析得出工作面直接顶来压步距为18.5m,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平均为3 6.5m,基本顶周期来压步距平均为10.5m;支架选型基本合理,富余系数较大,在工作面没有特殊构造的条件下,ZY6400-25/53型掩护式液压支架能够满足顶板来压的要求;所采用的监测方法可为类似工作面的矿压观测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煤炭开采规模的不断增大和深化,煤矿冲击地压发生的情况也复杂多变,致灾影响因素众多。目前冲击地压灾害仍然是困扰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根据新疆准南煤田宽沟煤矿条件,采用系统的矿压观测手段,结合工作面煤柱观测和液压支架工况研究,分析了冲击煤层顶板卸压煤柱应力分布规律,及其对液压支架工作特性的影响,研究揭示了冲击煤层在顶板卸压条件下的综采工作面矿压特点。结果表明,适时进行工作面的顶板水压预裂和爆破切顶处理,对工作面顶板矿压显现控制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对类似冲击煤层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常庆江 《甘肃科技》2013,29(14):75-76
液压支架是矿井采煤工作面重要设备,且数量多,它的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关系着整个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和矿井的高产高效。液压支架是综合机械化采煤的关键设备,在我国已有很多年的发展史,在许多大中型煤矿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使用,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综采工作面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在采煤的过程中液压支架也容易出现死架、倒架、支架下滑等故障现象,因此,有必要分析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倒架和下滑的原因,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液压支架安全工作。当液压支架倾角较大时,必须考虑防滑与防倒的问题。重点分析了矿用液压支架(在倾角较大的综采工作面中)防倒与防滑采用的装置,提出了可行措施,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结合理论研究和工程借鉴方法,针对浅埋深中厚煤层综采工作面支护强度的确定,进行了了浅埋中厚煤层条件下综采工作面的液压支架选型,并通过现场矿压实测,得出了矿山压力的显现规律。研究表明:综采工作面最大和最小周期来压步距分别为13.89 m与9.84 m,平均约为11.5 m,在周期来压的过程中,工作面中部来压特征较为明显,影响距离3~4 m。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平均初始支撑力可达到额定初始支撑力的80%,基本满足设计的要求。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条件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汉平 《科技信息》2013,(15):404-404
随着煤矿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大型液压支架的使用越来越多,本文介绍了大型液压支架组装平台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研制与应用大型液压支架在井下工作面快速高效地进行组装、拆卸,为综采工作面正常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蹬空对巷道围岩变形影响严重等问题,针对张集矿1410(1)工作面复杂的地质条件,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UEDC)系统和现场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工作面推进不同距离时上覆岩层垮落形态、初次来压步距、周期来压步距、液压支架受力以及巷道围岩的变形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约为32 m左右,周期来压步距约为16 m左右。工作面液压支架所需支撑的最大岩层高度约为25m。在工作面每天正常推进8m的情况下,工作面压架的危险性较小。  相似文献   

9.
采煤工作面乳化液泵能否正常使用,直接影响着工作面液压支架的正常工作及液压支架的使用寿命,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本文对采煤工作面乳化液泵远距离回液及自动控制系统研究,论述了其实施方案与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0.
煤矿综采液压支架操纵阀闭锁装置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万喜 《科技资讯》2010,(21):127-127,129
液压支架是现代大型自动化煤矿工作面所采用的主要支护设备。它在工作面为作业工人及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空间。液压支架的每个动作由安装在支架上的操纵阀控制,现在各种型号的液压支架操纵阀普遍采用手把裸露在外,没有任何保护方式,存在操纵阀手把误动作情况,严重威胁到煤矿工作面安全生产。这里提出了一个液压支架操纵阀闭锁装置的设计方案并已经投入生产实践。希望对煤炭行业的其它公司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黄陵矿区开采实践证实,综放液压支架能平衡采场上覆岩层载荷,综合机械化开采对于预防顶板事故固然就像"安全箱"一样可靠,但这必须是建立在设备选择合理并保证良好的运行状况的基础上的。并且建北矿的煤层赋存条件、支护、采高以及井型等方面与邻近的煤矿都有很大差异,如果不加研究而盲目地套用其综放工作面的矿压规律,将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甚至导致事故的发生,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4-2101工作面作为建北煤矿首采综放工作面其顶板运动及矿压显现规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首采工作面进行系统的矿压观测,获得了老顶初次来步距、来压的强度、支架阻力的动载系数等矿压规律参数。总结出了首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提出了合理的支护改善措施,研究成果不仅能指导4-2101工作面安全生产,而且对于研究工作面顶煤,顶板运动规律、支架选型、支护质量及实现矿井安全、高产、高效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根据综放采场顶煤冒放形式和顶板移动结构,提出5种煤岩复合结构,研究了其形成条件,并建立了相应的力学模型:拱—拱组合模型、拱—砌体梁组合模型、拱—传递岩梁组合模型、台阶悬臂—砌体梁组合力学模型、台阶悬臂—悬臂梁组合力学模型,并由此推导其控制方程,计算支架载荷;针对不同顶板、煤层条件,运用相应力学模型分析支架—围岩关系,计算综放工作面支架载荷,确定综放采场支架合理工作阻力,从而有效控制综放采场围岩;通过对10个不同条件综放工作面支架载荷的计算与实测比较,计算值的安全系数为1.06,表明根据综放采场围岩组合结构力学模型计算支架载荷比简化的岩重计算更为合理,从而为综放采场围岩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一个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根据综放采场煤岩结构为学模型计算支架载荷的方法。图5,表2,参10。  相似文献   

13.
陈霞 《太原科技》2014,(10):100-101
ZF8000/20/38支架是针对厚煤层设计的一种高工作阻力的支撑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通过介绍ZF8000/21/38型放顶煤液压支架的设计制造过程,并对支架的主要特点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确保了生产的每一道工序在受控状态下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4.
煤矿掘进冒顶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书峰 《科技资讯》2010,(23):128-128
在煤矿掘进顶板事故中,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在顶板事故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分析煤矿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煤矿掘进工作面常见冒顶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指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突出”已成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隐患之一,“突出”防治成为矿井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采掘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敏感指标的确定是矿井综合防突体系中重要的环节,为了有效预测及防治深部矿井工作面采掘过程中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分析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多种研究手段,获得了试验区13 -1煤层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  相似文献   

16.
煤岩裂缝的渗流能力是影响煤层气产能的重要因素.采用API导流仪及岩心驱替装置,模拟煤层气排采过程中煤层有效应力的连续变化,评价裂缝闭合压力逐渐升高、地层压力连续下降以及频繁开关井(间歇性排采)等工况条件下煤岩压裂裂缝的动态导流能力和含天然裂缝煤心的渗透率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提高裂缝闭合压力、降低孔隙流体压力以及频繁开关井等都会降低煤岩裂缝的渗流能力,尤其对压裂裂缝的导流能力影响更为显著.基于此,利用实验数据分别回归了煤岩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和含天然裂缝煤岩渗透率与有效应力的经验关系式,建立近井煤层等效渗透率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根据现场测算的等效渗透率,初步判断煤层压裂裂缝的有效导流能力或缝长,可以为煤层气压裂效果评价、分析排采过程中煤岩裂缝参数的动态变化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倾角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平巷锚网支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家山煤矿大倾角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采巷道变形破坏比较严重,是制约工作面实现安全高效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文中根据巷道变形及锚杆受力的现场实测和巷道分步开挖与支护过程的FLAD3D模拟,分析了王家山煤矿大倾角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基本特征,提出了采用锚杆不对称布置方式,巷道断面采用圆角微拱矩形的锚网支护方案及其参数。现场试验获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8.
水力压裂增透技术在煤巷掘进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瓦斯低透气性突出煤层,若直接采用钻孔抽放瓦斯,则存在抽采效果差、抽放时间长、抽放率不高的问题。为提高低透气性煤层的抽放效率,达到预防瓦斯突出的效果,运用水力压裂增透技术在同华煤矿K1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力压裂能够增加煤层透气性,提高单孔瓦斯抽采浓度和流量,减少防突施工对掘进工作的影响,提高预抽瓦斯效果,减少掘进面生产期间的安全隐患。使掘进面瓦斯日抽采量增加120%以上、日掘进进度增加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利用矿压显现理论,对白家庄矿业公司39713工作面近距易燃煤层采空区残煤综放复采技术矿压显现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工作面及两巷超前支护段矿山压力显现,为类似工作面及矿井开采提供实践经验及理论总结,以达到安全回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用事故树方法进行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安全评价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提出了工作面顶板事故发生概率和风险率的计算公式,并提出了工作面顶板事故安全指标和事故法则的初步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