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Tatsuya Sekine 等人对锡的萃取作了综述。从盐酸体系中萃取锡的常用工业萃取剂有,甲基异丁基酮(MiBk),三异辛胺等。但 MiBk 的水溶性大,且在7MHCl 浓度时才有95.3%Sn(IV)的萃取率,8N HCl 时达到99.4%的萃取率,酸度太高。虽然三异辛胺可从4—12N HCl 溶液中定量地萃取 Sn(Ⅳ),但它的选择性较  相似文献   

2.
摘要:为了研究超声波对水溶液中盐酸四环素(TC•HCl)的降解作用,探讨了超声频率、功率、溶液初始浓度、pH值以及阴离子对其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技术可快速有效地降解水中TC•HCl。当pH为5.5左右、频率400 kHz、功率100W时,超声辐照20min后,1mg/L TC•HCl的去除率可达到88.17%。超声对TC•HCl的降解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在试验所研究的范围内,TC•HCl的降解速率随超声功率的增大而提高,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并且存在一个最优的降解频率400 kHz。溶液pH值对降解效果影响很大,碱性条件更利于TC•HCl的降解。Cl-和SO42- 对TC•HCl降解略有抑制。NO3-离子对TC•HCl降解略有促进,而HCO3-、HPO42-促进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切片石蜡为溶剂,用固—液萃取法研究了HNO3介质中TBP-NH4SCN对稀土元素的萃取行为,考察了几种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BP]=2.4mol·L-1,[NH4SCN]=37mol.L-1时,各稀土元素的分配比D均大于14,将该体系用于矿样中稀土总量分离,回收率达90.5~91.6%。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有机磷缓蚀剂1,1-双(二苯膦基)甲烷(DPPM),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法研究了DP-PM在1.0 mol·L-1HCl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作用,并考察了DPPM浓度、HCl浓度、试验温度和缓蚀液放置时间对DPPM缓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PPM为混合型缓蚀剂,在30℃时,DPPM浓度为80 mg·L-1的1 mol·L-1HCl溶液中,缓蚀剂DPPM对Q235钢的缓蚀率达到了97.43%。DPPM的缓蚀率随腐蚀体系温度升高而降低,同样随体系酸度增大而降低,但随时间的延长,其缓蚀性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
用管式反应器试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和[O3]/[NO]对臭氧氧化NO的影响。结果表明,O3/N2/O2体系在常温、200℃和275℃下均不发生反应,N2不能被O3氧化;在O3/NO/N2/O2体系中,NO主要氧化为NO2,当[O3]/[NO]=1,反应温度分别为常温和200℃时,NO氧化率都达到100%,而在275℃时,NO氧化率只有72%,表明反应温度影响显著,原因主要与较高温度下O3分解加快有关。O3在不同温度下的分解试验发现,O3在常温下分解很慢;200℃时分解加快,在反应器中停留9s时,O3的分解率为59%,而275℃时分解更快,在反应器中停留9s时,O3的分解率为80%。NO的氧化率与[O3]/[NO]成线形相关,C2H4对NO氧化成NO2有促进作用。在[O3]/[NO]=0.6,反应温度分别为常温、200℃和275℃时,加入400×10-6C2H4,NO氧化率率由61%、62.6%和38.5%分别提高到63.8%、63%和41%。C2H4的促进机理,可能是O3与C2H4发生一系列反应生成强氧化性的过氧自由基CH3O2和HO2,这些自由基参与了NO的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6.
氯化钠能使正丙醇水溶液分为醇/水两相,在此分相过程中,罗丹明B(RhB)和SbCl-6生成的三元缔合物[SbCl-6][RhB+]可被完全萃取.研究了罗丹明B和盐酸的浓度对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中罗丹明B和盐酸的浓度分别为0.2 g/L和0.4~1.5 mol/L时,Sb5+的萃取率达到99.1%以上,可以使Sb5+与Ti4+、Rh3+、Sn4+和Ag+分离.  相似文献   

7.
煤燃烧过程中锡的氯化物生成机理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量子化学MP2方法对煤燃烧过程中的氯化亚锡系列化合物生成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理论研究.通过计算确定了4个反应体系的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构型,在SOD基组水平上计算了它们的能量.同时,也用经典过渡态理论计算了这4个反应体系的反应速率常数.经研究发现:在煤燃烧反应中,Sn(^3P0)与HCl、HOCl反应可生成SnCl,而SnCl很快被HOCl、HCl氧化生成SnCl2.因此在煤燃烧反应中,不能被控制收集的Sn(^3P0),有可能在燃烧温度降低时生成离子态的锡氯化物而被污染控制系统进行有效地收集.该结论为煤燃烧过程中Sn(^3P0)的污染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探索用液膜技术提取铌 ( )的实验条件 .采用 HNO3- HF体系溶解 Nb2 O5和 Ta2 O5,经试验以仲辛醇为载体时 ,铌 ( )的萃取受 H 浓度和 HF浓度的控制 ;以 TNOA为载体时 ,在 6mol·L-1H2 SO4 - 2 mol· L-1HF介质中能对铌 ( )进行有效的萃取 .根据铌 ( )和钽 ( )的萃取条件 ,采用液膜技术对铌、钽进行分离 .结果表明 ,以仲辛醇为载体 ,在 6mol· L-1H2 SO4 - 0 .5mol· L-1HF介质中 ,能对铌、钽进行有效的分离 .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 2 5 ,2 7-二羟基 -2 6,2 8-二苯硫丙氧基 -杯 [4]芳烃 -PVC修饰膜电极。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在碱性、酸性介质中的伏安特性。实验表明 :修饰电极在 2mol·L- 1NaOH中的氧化还原过程为不可逆氧化过程 ,而乙醇的存在使碱性条件下的氧化过程受到抑制 ;在 1mol·L- 1HCl体系中 ,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 ,在 -1 .0V~ 0 .6V范围内有一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 ,并且在该条件下修饰电极对Zn2 + 、Pb2 + 、Cd2 + 、Hg2 + 、Ag+ 五种金属离子有良好的识别响应。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有机硫化合物4,5-二(正丁硫基)-1,3-二硫杂环戊二烯-2-硫酮(dmit(Bun)2),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法研究了dmit(Bun)2在1.0 mol·L-1HCl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作用,并考察了dmit(Bun)2浓度、HCl浓度、腐蚀体系温度、缓蚀液放置时间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30℃时,dmit(Bun)2浓度为80 mg·L-1的1.0 mol·L-1HCl溶液中,缓蚀剂对Q235钢的缓蚀率达到了99.01%,dmit(Bun)2为混合型缓蚀剂。吸附拟合表明:dmit(Bun)2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属于自发进行的化学吸附。dmit(Bun)2的缓蚀率随dmit(Bun)2浓度增大而升高,随腐蚀体系温度升高而降低,随HCl浓度增大而逐渐降低,随静置时间的延长、dmit(Bun)2的缓蚀性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室温和以低浓度酸或酸式盐溶液作为助催化剂的情况下,研究了Sn粉催化的苯甲醛的水相烯丙基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Sn粉与0.1 mol.L-1酸或酸式盐组成的催化体系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催化活性,其中Sn粉与0.1 mol.L-1对甲苯磺酸溶液、0.1 mol.-L1酒石酸氢钠溶液组成的催化体系的反应产率分别高达82.1%和69.2%。  相似文献   

12.
利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贝壳类海洋生物(蛤蜊、牡蛎、扇贝)中多胺(主要是指亚精胺(SPD)和精胺(SPM))的含量.采取多种提取试剂(如不同浓度的HC1和H2SO4、甲醇、水提醇沉等)考察了样品中多胺的提取效果,另外,确定了最佳提取时间和温度.结果表明:样品中多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6 mol·L-1HC1溶液,蛤蜊和牡蛎60℃下提取3h,扇贝提取时间4h为好.提取液用丹磺酰氯衍生,甲苯萃取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色谱条件:流动相为甲醇和水,采用梯度洗脱,柱温40℃,荧光检测.测定结果:亚精胺(SPD)的回归方程为Y=0.172 9+0.2616 X(R=0.998 8),检出限为0.48 pmol;精胺(SPM)的回归方程Y=0.074 0+0.170 4X(R=0.999 2),检出限为0.54 pmol.  相似文献   

13.
甲醇-水混合溶液中HPMBP对RE~(3+)的萃取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甲醇-水混合溶液中,HPMBP(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的氯仿溶液对稀土离子RE3+(Nd3+、Eu3+、Ho3+)的萃取机理,利用斜率法并借助红外(IR)光谱分析、元素分析、热分析(DT-DTA)等手段对萃取条件下制备的萃合物的组成进行了表征.实验证明:在RE3+(~10-4mol.L-1)/HNO3NaNO3CH3OH-H2O/HPMBP-CHCl3体系中,由于甲醇取代水分子参与配位,形成疏水性较强的加合物RE(PMBP)3.2CH3OH产生正协同效应,使lgD由-0.403提高到0.688,萃取分配比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硫酸铵存在下,乙醇水溶液能够分为醇/水两相,在分相过程中,C2H5OH+2与[Sn(SCN)5~6][(5~6)-4]-生成的[C2H5OH2]1~2[Sn(SCN)5~6]三元缔合物能被乙醇相萃取,使Sn(Ⅳ)与Mo(Ⅵ)、Ga(Ⅲ)、Ce(Ⅲ)和W(Ⅵ)离子分离.该方法在微量锡的分离和富集分析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行的湿法炼锌渣中提取锗的研究现状,采用新型萃取剂HBL101从锌置换渣的高酸浸出液中直接萃取锗,考察了料液酸度、萃取剂体积分数、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相比对萃取的影响以及氢氧化钠质量浓度、反萃温度、反萃时间和反萃相比对反萃的影响,并对萃取剂转型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有机相组成为30% HBL101+70%磺化煤油(体积分数)作为萃取剂,料液酸度为113.2 g·L-1 H2 SO4,其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25℃,萃取时间20 min,相比O/A=1:4.经过五级逆流萃取,锗萃取率达到98.57%.负载有机相用150 g·L-1 NaOH溶液可选择性反萃锗得到高纯度锗酸钠溶液,其最佳反萃条件为反萃温度25℃,反萃时间25 min,相比O/A=4:1.经过五级逆流反萃,反萃率可达到98.1%.反萃锗后负载有机相再用200 g·L-1硫酸溶液反萃共萃的铜并转型,控制反萃温度25℃,反萃时间20 min,O/A=2:1.经过五级逆流反萃,铜反萃率可达到99.5%并完成转型,萃取剂返回使用.  相似文献   

16.
用60MeV^18O^8 离子照射UO2(NO3)2,靶子物质溶于王水,经(ψ=20%TBP-C6H6萃取,浓直酸沉淀,0.4mol/L的HDEHP-n-heptane萃取,8mol/L的HCl反萃,得到了含有12种稀土元素的18种放射性核素的无载体多重示踪剂。  相似文献   

17.
以0.1 mol·L-1 NaCl+0.01 mol·L-1 NaHSO3溶液为腐蚀介质,采用干/湿周浸加速腐蚀实验、腐蚀失重、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湿热工业海洋大气中低碳钢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实验钢的腐蚀过程均遵循幂函数d=Atn分布规律,钢种不同,常系数A、n的值不同;腐蚀产物主要由非晶物质和少量Fe3 O4、α-FeOOH、β-FeOOH、γ-FeOOH晶体组成.所得锈层可分为主体锈层和界面疏松带两部分,由内至外锈层中Fe、O含量梯度变化很小.Cl-、SO2与水分的长期协同作用会导致内锈层结构变差,而添加稳定性或耐蚀性较高的元素可以改善锈层质量,进而增强钢材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8.
Gemini表面活性剂与卤离子对钢在磷酸介质中缓蚀协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失重法与极化曲线法考察了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1,3-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丙烷(简写为12-3-12)及其与卤离子复合体系对冷轧钢在1 mol.L-1磷酸溶液中的缓蚀协同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氯离子或溴离子的存在下,浓度很低的Gemini表面活性剂12-3-12(1×10-4mol.L-1)就可以对冷轧钢在磷酸介质中起到很好的缓蚀效果;通过在Gemini表面活性剂12-3-12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Cl-或Br-构筑复合的缓蚀体系,利用表面活性剂与卤离子之间显著的缓蚀协同效应,大大降低了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缓蚀体系中的用量,极大地降低了Gemini表面活性剂作为酸介质中钢的缓蚀剂的综合使用成本;对酸介质中Gemini表面活性剂复合缓蚀体系在金属表面的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通过Langmuir吸附理论和相关公式得到了相关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