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奥古斯丁认为,至美的上帝创造的世界,无物不美。首先丑是意志的曲解,是对本性的违反,丑的存在也是出于上帝善的意志,能够更好地证明事物本性的完美;其次,丑不过是程度较低的美;再次,丑是不适宜。奥古斯丁对丑进行了创造性的解释,"比任何希腊人都更直接地处理了丑的问题",影响了欧洲1000多年。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美学与景观设计学的关系,研究了人类不同历史时期景观美学的思想演变历程,探讨了在生态文明影响下的景观设计中生态美学的理论基础与表现。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20世纪出现的现代派绘画艺术因其形式怪诞和晦涩难懂而常被一般大众排斥于审美视野之外的心理学原因。指出积极改变审美态度,并进一步了解现代派大师们对艺术的独特阐释,有助于我们在美学视野下重新认识现代派作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论中世纪基督教美学的象征主义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征是一种艺术或修辞手段,又是一种重要的人类思维方式,以具体可感形象指代某种内涵更加抽象或广泛的事物或概念,并因为这种意义的超越性指向而与宗教追求相契合。象征主义是中世纪基督教美学的一大特征,分别表现为《圣经》语义象征、自然的象征、艺术的象征和宗教仪式的象征等形式。  相似文献   

5.
实体形式肇始于西方第一位形式主义者亚里士多德,是形式“语义”家族中的重要一员。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观分为审美意义上的形式(美在和谐)和本体论意义上的形式(形式质料说)。托马斯.阿奎那总结了古代和中世纪的形式观念,以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观念为基础,阐述了美的三要素(完整、比例、鲜明)说;现代新托马斯主义者马利坦、吉尔松复活了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观念,并且从存在论(最高的存在即上帝、纯形式)上论证了包括美和艺术在内的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6.
苏东坡书画题材诗文是文学、书法和绘画三种艺术的融合,并由艺术层面上升到哲理高度。苏轼主张“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与造物者游”,艺术上以“常理”论书画,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当代接受美学思想对建筑美学产生影响的角度出发,阐明了群众对美的接受已经是设计师在建筑形象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能够帮助设计师创造出更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作品。同时,以较具代表意义的建筑师的作品为案例,分析接受美学思想对建筑美学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诗文创作在艺术上具有独特风格和极高的造诣。陶渊明的美学思想是以“率真自然”为基础的,“率真”为其核心,“自然”为其主旨,有选择地继承了老庄崇真尚朴的积极思想,他的诗歌寓神奇于平淡,寓丰韵于质朴,并不乏悲壮激烈、慷慨高昂之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考察卢梭的政治哲学入手,对卢梭美学思想和政治哲学思想的内在联系作了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卢梭在美和美感理论上的卓越见解和独特发现:自然美高于一切,美感的二重性,以及他的审美实践认识对艺术创造和欣赏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代美学的整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中心的消失、实体的解构、决定论的消解、语言学的转向。中心的消失使美学获得全方位的突进、前所未有的繁荣;实体的解构使美学走向自足的、多样的开放系统;语言学的转向使得美学更贴近艺术的发展,也使美学研究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1.
美学神秘主义的主要命题是:审美超越的形而上性,审美经验的“不可言说性”,审美经验与宗教经验的同一性。实践美学需要对这些美学神秘主义观点进行祛魅。实践美学将美看成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将美感视为可以理解的人的一种心理机制,反对过度夸大审美的功能,把审美当成拯救人类的新宗教而加以神秘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论科学中的美及美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韵韵 《中州大学学报》2004,21(4):33-34,36
科学美来源于自然美,科学美力图把握自然的统一与和谐,科学的最高境界是"真"与"美"的统一,科学史上的很多杰出发现都与美的启示有关.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一门特征鲜明的艺术,它给人美的感受是通过音响的实体,而音乐区别于其他艺术的基本特征就是其听觉艺术,每一种音乐的存在都有与之相适应的听觉审美受众群体,因此,良好的音乐听觉感性式样,是音乐审美本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绘画和戏曲,虽属不同门类的艺术,但所体现的“观物取象”的审美观照,“写意”“摹情”的艺术观,“传神”的审美追求,“意象”的形象思维,“虚实相生”的手法等民族美学思想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审美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审美何以成国现代人的一个重要精神维度,审美具有怎样的性质,审美与自由、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打通审美隧道,还可警惕我们跌进审美陷阱。审美研究可以把美的理论和美的实践联系起来,并使它们得到某种提升。  相似文献   

16.
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论述了在桥梁设计中对美学理论、原则、特性和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休闲美学,作为一门体闲学与美学交叉的新兴学科,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其研究成果也日渐丰硕。综观国内外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休闲概念的美学思考、休闲与人类生活的审美关系、休闲主体的审美感受、休闲美育、旅游休闲审美等诸多方面。休闲美学研究涉及面较广,但其深度和对现实的指导性等均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8.
纵观艺术设计的全过程,社会文化的潜在作用非常明显,因此,如何深层次的挖掘社会文化对设计的影响,以及梳理清社会文化,尤其是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设计文化,与设计美学的关系,对现今艺术设计层次的提高具有现实的补益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佳作之一,情景高度融合,意境悲凉,韵味隽永,是一曲沉郁、幽远的秋的悲歌。如何再现原文的审美意旨是翻译该文的一个关键点,从翻译审美客体的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两方面分析了著名翻译家张培基的译文的美学效果的再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