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土地沙漠化是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以内蒙古半干旱区治理沙漠化的成功典范——敖汉旗为例,采取RS、GIS一体化信息提取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通过耕地、林地、草地的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变化,研究了敖汉旗10余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点,以揭示内蒙古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人文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2.
2010年格尔木市持续高发的沙尘暴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由沙尘暴天气造成的交通事故比比皆是,同时格尔木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生态环境治理也显得尤为重要,难度最大的生态问题就是土地沙漠化防治。由于自然因素与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本地区面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日益突出,沙漠化治理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新疆和田地区土地沙漠化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沙漠化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新疆和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环境灾害多发,土地沙漠化不断加剧,沙进人退的形势日趋严峻,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多个侧面阐述了该地区土地沙漠化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TM遥感影像数据为信息源,依据沙化荒漠化土地分类系统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系统,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对青海省玛多县1990年,2000年以及2010年的TM影像进行了目视解译,分析了该地区近20年来土地沙漠化时空变化规律.1990年至2000年,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玛多县沙漠化土地总面积增加了149.7 km2,生态环境恶化,2000年至2010年,玛多县沙漠化土地总面积减少了144.08 km2,但是生态环境没有恢复到1990年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土地沙漠化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价,研究土地沙漠化变化及趋势预测,为恢复植被覆盖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依据.方法以新疆昌吉为研究区域,采用Landsat遥感影像,经过预处理后通过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表反照率的空间特征,获取沙漠化差值指数,分析与评价新疆昌吉地区的沙漠化程度.结果新疆昌吉地区2011年沙漠面积为62.29%,裸地面积为26.97%;2013年沙漠面积为59.92%,裸地面积为28.59%;2015年的沙漠面积为77.73%,裸地面积为18.14%.2011—2013年,沙漠化差值指数增大,沙漠面积减少;2013—2015年,沙漠化差值指数显著减小,土地沙漠化面积大幅度增加;沙漠化等级由中度沙漠化演变为轻度沙漠化,又由轻度沙漠化变为重度沙漠化.结论沙漠化差值指数与沙漠化等级呈负相关性,DDI可正确地反映土地沙漠化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
新疆土地荒漠化灾害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支持下,研究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孕灾机理及过程,建立土地荒漠化灾害扔监测及预警系统,对于新疆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新疆的土地荒漠化有多种表现形式,土壤盐渍化、土壤风蚀、土地沙漠化等是重要的几种荒漠化类型。以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下游阿拉干地区为例,该区土地沙质荒漠化的面积百分率已由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86.98%,上升到90年代后期的94.78%。受土地荒漠化的影响,与荒漠化相关的灾害主要发生在4个地理区域,干旱、大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地影响到区域的生态安全。荒漠化及其灾害的综合治理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方略。  相似文献   

7.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生态环境评价及其生态功能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考察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全域,对其气候特征、环境状况、地质地貌特征、人口、社会状况、生态系统类型、生态功能特点及存在的生态问题进行分析。对水污染、大气环境污染、土地利用等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评价,对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以及生境和水环境污染等状况进行敏感性分析.利用GIS技术和生态服务功能将玉泉区划分为9个生态功能区,分析了各功能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小军 《甘肃科技》2012,28(17):45-46,25
利用2008年TM卫星影像,在3S技术的支持下,对黑河流域下游金塔县的沙漠化土地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金塔县沙漠化土地总面积102.05万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8.14%.同时,为了防治和减轻金塔县的沙漠化危害,提出了几点防治对策:首先是全面统一规划,加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是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植被覆盖度;第三是控制人口增长,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第四是创新体制机制,增强防沙治沙活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根据近年来各种媒体的报道和统计数据,就“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城市大气污染,环境污染,江河海洋污染,水资源危机,森林砍伐,土地沙漠化等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产生的原因,及给人类生存环境所带来的严重危害,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地球的生态环境亟待改善,人们应充分认识到当前的生态危机,对目前已失去平衡的生态环境必须邓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新疆的农业生产在近几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水资源利用失调,土地沙漠化严重,化学制品污染及农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农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建设绿洲生态农业成为新疆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新疆绿洲生态农业建设应当以现代技术为核心,以人、水、土为支点,以外部生态环境治理相协调,构建新疆生态农业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11.
基于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构建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中国土地资源生态敏感性评价,揭示土地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特点,进而对不同土地资源和不同农业区土地资源的生态敏感性进行差异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中国土地资源生态敏感性空间差异显著,高度生态敏感区集中在4个区域:北方干旱/半干旱沙漠(地)的土地沙化敏感区、黄土高...  相似文献   

12.
以盘县孔官小流域为例,从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入手,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 IS和ARCVIEW支持下,选择小流域土地利用、土地石漠化、坡度、土壤、植被、气候等生态因素,按照土地资源自然地带规律、土地适宜性、土地生态系统保护、农业经济多样化相结合,探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的农业土地利用模式,并提出模式实现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阅历史献和实地考察,对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农业开发及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以新疆和河西走廓为例,重点分析了历史时期由于对楼兰,河西走廓等区域的不合理开垦,利用以及对森林的滥伐等,造成对当地河流移徙,土地沙化等严重后果,为了吸取这一历史教训,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提出了在当今西北大开发中,应遵循自然规律,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区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随着吉林省生态省建设的实施,生态环境问题的预防和整治已变得非常迫切.根据分区的原则、依据和选择的指标体系,利用GIS手段对吉林省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敏感性进行了分区研究,并对各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提出了整治对策,为区域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土地荒漠化的定义及土地荒漠化形成原因,并对有关土地荒漠化与植被及生态系统的关系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大庆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20世纪60年代大庆油田的全面开发和石油化工等企业的蓬勃发展,为满足新兴石油化工城市生活物资的急需,而进行的大规模农业垦殖,给大庆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如土地污染、土地沙化、土地盐碱化、草原退化,耕作土壤肥力下降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威胁着大庆市的土地生态安全。因此,开展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对大庆市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为大庆市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GIS支持下,利用TM卫星遥感影像提供的信息以及非遥感信息相结合的方法,获得研究区景观生态类型和生态环境现状数据资料,利用景观生态学模型获得研究区景观格局特征指数,对比分析了呼和浩特市域两个典型的风蚀沙化和风水两相侵蚀沙化地区一一石质低山丘陵区和黄土丘陵区的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典型地段土地沙化和景观格局特征(特别是农田景观)与人类活动强度密切相关;生态建设是目前以及将来防止土地进一步沙化,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保证呼和浩特市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宏观控制区域景观格局变化和微观实施生态工程建设同步进行是遏止土地沙化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