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Modbus协议报文在ZigBee网络中封装和传输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实现Modbus报文有线/无线混合传输的方案.为在ZigBee网络中封装与传输Modbus协议报文,设计了一种可兼容有线/无线网络混合传输的帧结构与寻址方法;并从软硬件角度讨论了网关的设计,给出了Modbus协议报文在有线/无线混合网络之间转换的方法,使ZigBee网络可用于传输Modbus报文.该方案的提出,扩展了Modbus报文的传输与应用范围,为工业数据的有线/无线网络混合传输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成洋  李炜怿 《科技咨询导报》2010,(24):43-43,131
针对目前煤矿有线监控系统信号传输的弊端,采用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设计一种矿井瓦斯监控系统。实现了矿井的无线实时监控,避免了网络布线,从而降低了设备成本和有线信号传播的干扰,提高了矿井作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与Internet网络协议不兼容的问题,融合ZigBee与WIFI无线技术,设计了一款无线传感器网关,实现异构网络双向通信。基于德州仪器的MSP430作为处理器设计网关的软硬件,实现数据接收、信息处理、交互控制、无线协议转换等功能;使用ZigBee模块与无线终端节点相连,通过WIFI模块实现信息传输。通过家居环境测试,表明网关具有稳定性好、扩展灵活、使用便捷等特点,能满足智能系统无线网络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斜拉桥模型的振动试验系统,探讨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斜拉桥模型结构动力特性研究的可行性。以有线加速度传感器试验系统为参考,使用特征系统实现算法和频域分解法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数据进行了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提取的模态参数与有线试验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基于Imote2节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的数据可靠,传输过程无数据丢失现象,表明该无线传感器网络可应用于桥梁结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试验所用斜拉桥模型基本振型为主梁竖向弯曲,模态比较密集,符合斜拉桥特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描述几种典型通用的泥石流监测方法,逐步引入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泥石流监测技术,分别从传感器、节点、传输协议、系统建模、实现原理等方面对比论述无线异构传感器网络应用于泥石流监测系统的设计、实施和扩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泥石流监测时面临的系列关键问题.希望通过归纳汇总可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异构传感器网络、泥石流实时监测和预警方法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无线异构传感器网络泥石流监测系统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描述几种典型通用的泥石流监测方法,逐步引入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泥石流监测技术,分别从传感器、节点、传输协议、系统建模、实现原理等方面对比论述无线异构传感器网络应用于泥石流监测系统的设计、实施和扩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泥石流监测时面临的系列关键问题.希望通过归纳汇总可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异构传感器网络、泥石流实时监测和预警方法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吴琼 《安徽科技》2002,(6):41-42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WLAN)就是不需要埋设电缆线,却能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所能提供的所有服务,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无线局域网与有线局域网相比有几个技术特点:一是无线局域网不受环境条件限制.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范围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网络的传输范围大大拓宽,无线局域网的最大传输范围可达几十公里.二是无线局域网的抗干扰性强、网络保密性好.对于有线局域网中的诸多安全问题,在无线局域网中基本上可以避免.而且相对于有线网络,无线局域网的组建、配置和维护较为容易.本文对目前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及其应用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基于有线/无线网络相结合的DIS系统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基于有线局域网络结构DIS(distributed interactive simulation)系统的局限性.结合无线局域网络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有线/无线异构网络相结合的DIS系统网络结构,并讨论了实现这一异构网络互连所需的关键技术--无线接入点AP.最后,以某一快速反应坦克部队为背景,完成了该系统的物理实现以及相应系统软件的初步开发.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端到端的在异构的有线-无线混合IP网络上多媒体传输的改进算法WMTA(wireless multimedia transmission algorithm).通过研究Gilbert无线差错模型仿真环境中包的长度与丢包率的关系,发现包长与丢包率呈线性增长的关系.基于上述观察,算法通过交替发送大小数据包探测随机和拥塞丢包数,并根据两种丢包的程度进行速率控制.针对不同网络状态转换时算法更新慢的缺点,添加了更新因子K,使算法在网络状态转换时能迅速适应当前网络的状态.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WMTA无论是在运行单个流还是存在竞争流情况下,都能够达到更高的吞吐量和带宽利用率,有效地提高了网络中多媒体传输的服务质量(QoS).  相似文献   

10.
红外技术在工业设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红外光电转换特性对通讯信号进行传递,运用光学技术、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PC接口技术等实现有线向无线传输的转换,并介绍了系统构成、软硬件设计方法, 实现了一种利用光传播将工业设备通过现场总线连接到网络,从而实现远程监控的技术.通过程序扩展,该技术可应用于公共交通、科学研究等设备中,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1.
针对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高密度部署情况,研究了异构传感器节点的优化部署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异构节点成本优化部署方法。算法以网络的容错性和覆盖性为约束条件,以部署的成本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计算得到保证网络覆盖和网络容错性所需的节点位置和节点类型。算法既适用于布尔传感模型,又能应用于概率传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快速收敛于最优解,降低网络部署的成本,是一种可行的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分层异构移动云接入架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围绕如何解决目前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接入的功能瓶颈,以解决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与有限无线资源间的矛盾,提出一种新型的以异构间网络垂直分层、同构网络水平形成移动云为核心思想的分层异构移动云接入网架构。研究多天线增强的新型接入控制理论、动态移动云内(间)自适应协作通信机制、基于新型接入架构干扰协调避免机制以及业务普适的动态接入机理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无线接入网的能力瓶颈,实现灵活有效可靠的异构网络无线接入,为未来网络信息传输架构设计和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IEEE 802.15.4 Zigbee协议及IEEE 802.11b WiFi协议,基于Zigbee-WiFi的媒体接入控制层(MAC),设计了一种具有Zigbee与WiFi协议转换的网桥,同时引入数据重组转发的概念,实现了Zigbee无线传感网与WiFi传输通信的异构融合.仿真结果表明,融合的网络的服务质量相对于非异构网络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由于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在位误码率、拥塞控制、衰减和切换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传统的面向有线网络的多媒体传输协议不适合于在无线网络上传输多媒体数据。提出了一种面向无线互联网的多媒体数据传输有效机制,根据有线和无线传输数据所存在的不同位误码率和传输时间响应等特点,改善了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网络中多媒体传输的差错控制和衰减控制,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基于IEEE802.11b协议的无线局域网(WLAN)中,针对MPEG4视频数据在有线-无线异构网络中最后一跳的传输,当无线网络出现较严重的拥塞和干扰情况下,会导致视频播放的图像质量下降。提出了一种基于路由代理的媒体感知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机制,该机制通过利用路由代理接收视频信息并将该信息反馈给无线接入点(AP)以实现选择性的视频数据包的重传,并根据时延要求进行优先数据包重传以保障时延的要求,提高异构IP网络的视频播放质量和用户感受质量。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对无线链路的丢包和队列拥塞丢包进行了保护,可以提高视频的播放质量。  相似文献   

16.
面向宽带网络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异构融合接入发展必然趋势,针对光无线接入的分层、异构、融合问题,研究光无线分层异构融合接入机制、光无线接入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分层异构融合方法和光无线接入协作网络编码分层异构融合方法,解决信息传输架构全接入和信息传输过程全刻画问题,建立一种分层异构融合光无线接入架构体系,给出光无线接入大规模MIMO分层异构融合和协作网络编码分层异构融合等关键技术实施策略,实现接入架构平稳演进,满足未来宽带网络光无线接入应用要求,为未来光无线接入架构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浩健  黄艳  王起君 《科技信息》2011,(14):203-203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使得无线通讯网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WLAN(无线局域网络)技术之所以能够应用在工业控制中,是因为有线传输受环境的影响较大,不利于工业控制。而采用无线传输的形式进行数据的交互,可以减少环境对传输设计的影响。因此无线控制技术在企业工业控制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现代工业控制中常用的无线网络传输协议、无线通讯方式(WLAN,无线射频),将它们与相应的控制器配合,实现在工业控制上的无线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8.
张健 《科技咨询导报》2007,(36):255-256
无线局域网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网络互联。与有线网络相比,无线局域网最主要的优势在于可以不受布线条件的限制,在有线网络所不能到达的地方也能提供方便地网络接入。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于无线体域网健康大数据应用背景下,开放信道和部署环境中大量隐私数据传输导致高能耗和安全隐患,而传统网络的节能安全策略受限于无线体域网的异构性和时变性难以直接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拟合的无线体域网节能安全策略.采用高斯拟合函数对传输数据逼近得到拟合参数,使用拟合参数代替原始数据,采取AES加密算法对拟合参数进行加密.仿真实验表明:该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无线体域网络安全,极大缩短加密时间,降低加密成本;简化网络数据量,降低传输能耗,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20.
在Wi Fi无线局域网中,流媒体业务与数据业务的流量特性具有显著区别,IEEE 802. 11e EDCA标准加入了对不同类型业务优先级的划分以实现差异化服务,异构网络场景使得保证无线局域网的服务质量变得更加困难.考虑部分饱和的异构EDCA网络传输流媒体流量与数据流量,研究在满足对流媒体业务的端到端时延约束要求下,如何通过调整系统参数使得数据业务的吞吐量最大化,从而实现对异构无线局域网的服务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