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所指的是处于湖北境内的幕阜山区,它位于我省东南部,与江西、湖南接壤,跨东经113°30′E—115°30′E,北纬29°10′~30°40′N;东西长180公里,南北宽170公里。行政上包括咸宁、蒲圻、通城、崇阳、通山、阳新六县,人口246.78万,总面积1733.9万亩,人均耕地1.1亩/人,山林4.4亩/人,为一人多耕地少,山地多的低山丘陵区。  相似文献   

2.
 社会经济背景与防灾需求三峡库区移民迁建线以下淹没面积约1084km2,其中陆域面积638km2.据1985年调查, 淹没区内计有耕地35.7万亩(其中水稻田10.95万亩), 柑桔地6.45万亩; 人口72.6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33.3万人、城镇人口39.3万人, 农村人口约占46 %, 考虑人口自然增长及其他因素, 规划迁移人口约113万人。1991~1992年复查结果为: 淹没面积632km2,淹没区计有耕地25.73万亩, 园地11.02万亩, 河滩地15.8万亩, 人口82.62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36.15万人、城镇人口48.47万人。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水资源短缺与耕地减少三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在干旱区,对水资源利用的不合理性,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使得人口~水~耕地系统失去了动态平衡,威胁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吐鲁番地区人~水~耕地系统耦合关系与其资源、环境现状,对吐鲁番地区人口、水资源与耕地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吐鲁番地区人~水~耕地协调发展系统模型。通过对该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模拟,分析模拟三个子系统及耦合系统失衡的关键因素,提出调控方案,为吐鲁番地区未来的发展制定协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基于人粮关系的信阳市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信阳市2004-2017年间耕地、人口、粮食产量等数据,运用土地资源承载力(LCC)及GM(1,1)灰色系统预测模型方法对信阳市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统计预测分析.结果表明:(1)近十几年信阳市耕地资源承载力指数为0.704~0.987,总体处于粮食盈余状态.(2)信阳市在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三个预测年阶段的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为0.739~0.744,总体处于粮食富裕状态.从人粮关系角度研究耕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状况,对保障粮食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全世界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剩余劳动力最多的国家。这是因为: 第一,中国人口基数历来就大11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 第二,农村人口居多,11亿人口9亿农民。农村人口在增加,而农村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1957年全国共有耕地为16.8亿亩,当时乡村劳动力只有1.9亿人,每个劳动力平均耕地为8.7亩;到了1992年全国耕地缩减到14.3亿亩,比57年少了2.5亿亩土地,可是  相似文献   

6.
分别从人口与耕地演变趋势,人口对耕地的综合压力指数,人口耕地密度三个方面和建国以来粮食变化情况,人口对粮食的压力,未来粮食供给与人口合理容量等三个角度系统阐述了重庆市人口对耕地和粮食所造成的压力,最后提出几条建议,以期缓解并逐步解决重庆人口,耕地和粮食三者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人口对耕地和粮食资源的压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从人口与耕地演变趋势、人口对耕地的综合压力指数、人口耕地密度三个方面和建国以来粮食变化情况、人口对粮食的压力、未来粮食供给与人口合理容量等三个角度系统阐述了重庆市人口对耕地和粮食所造成的压力.最后提出几条建议,以期缓解并逐步解决重庆市人口、耕地和粮食三者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及其监测预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社会经济背景与防灾需求三峡库区移民迁建线以下淹没面积约1084km2,其中陆域面积638km2。据1985年调查 ,淹没区内计有耕地35.7万亩(其中水稻田10.95万亩) ,柑桔地6.45万亩 ;人口72.6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33.3万人、城镇人口39.3万人 ,农村人口约占46 % ,考虑人口自然增长及其他因素 ,规划迁移人口约113万人。1991~1992年复查结果为 :淹没面积632km2,淹没区计有耕地25.73万亩 ,园地11.02万亩 ,河滩地15.8万亩 ,人口82.62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36.15…  相似文献   

9.
一、现状 1987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111人。按1980年187个国家和地区的统计资料,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居第58位,属中偏高水平。平均人口密度高于我国的国家和地区基本上都是散布于世界各洲的小块人口密集区,而我国的东南半壁则是世界上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一整块大面积的高密集人口分布区。同时,我国西北半壁的人口密度也不低于世界上可比环境的发达国家。如我国的青藏区(高寒)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人,大于加拿大(纬度高、气候较冷) 的2.4人;蒙新区(沙漠戈壁面积很广) 为12人,大于澳大利亚(沙漠面积很广) 的1.9人。按人口与耕地的比例,我国属于印度型人均耕地少的国家,在这类国家中,我国的人均耕地又居最低之列。而且我国的人口正以每年一千几百万的速度增加,而耕地则在以每年几百万亩的速度减  相似文献   

10.
1.杭州农业面临的矛盾(1)人口增长和耕地减少的矛盾1980年至1996年,杭州市共减少耕地34.59万亩,而同期人口却增加了幻.69万人,人均占有耕地从1980年的0.62亩。下降到0.47亩。预计到2010年全市新增人口对万人,平均每年要增加5万人左右,每年要减少耕地2万亩左右。由于这两个方面是不可逆转的,使单位耕地的负载量越来越重,而单产水平又难以取得新的突破,这几年粮食总产实际上处于徘徊的局面,大多数农产品在产需之间存在“紧平衡”,加上天气的影响,导致农作物产量周期性的波动,带来了供求矛盾。(2)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千…  相似文献   

11.
水稻生产在我省粮食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996年全省播种面积271万公顷,总产1626.3万吨,分别占粮食的80%和86%,是最大宗的农作物和人民生活的主粮。近年来,我省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大力推广水稻抛秧技术,促进粮食单产的突破,使总产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并为我省粮食持续增产找到了一条新途径。 一、引进与发展 我省人多耕地少。人均耕地只有0.52亩,粮食生产整体水平较低,自产粮食不足。近年来,随着我  相似文献   

12.
茂兰自然保护区耕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总面积22×104ha,耕地640ha,人口8547人,人均耕地0075ha。保护区11个旱作土种(1212ha)粮食生产力可产玉米74714t;35个水稻土种(7763亩,保灌面积3067%)的生产力是375507t,即全区的粮食现实生产力为450221t。扣除应当交的国家定购粮85%,人均净占粮食482kg。按国家小康标准人均占有粮食400kg和温饱标准人均占有粮食350kg来看,人口承载力分别是10299人和11770人,目前人口土地承载有余。但总人口在不断增加,农业人口也在不断增加,而耕地不会增加,如按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和投入计算,按小康标准,2020年人口将超载;按温饱标准,2040年人口将超载  相似文献   

13.
新疆和田依靠科技进步,带来耕作改制的飞跃,突破粮食作物年三熟难关,为脱贫促小康提供了保证。 和田绿洲人多地少、人均收入、人均占有耕地均低于全疆平均水平,人均耕地1.6亩,到1996年还有60万人处于贫困线以下,耕地与人口的反向发展使人均占有量呈下降趋势;绿洲内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矛盾随着人口的骤增变得更加突出,尤其是水与耕地资源的不足,严重制约着和田的生存与发展,使和田成为极端贫困地区之一。 为了摆脱这种局面,稳固地解决温饱,保证小康目标的实现,自治区科委于1995年组织农科院及和田地区科技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河北省邢台市1990—2004年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特点,并对未来15年耕地、人口、粮食进行了预测,进而预测了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结果显示:1990年以来,虽然邢台市耕地数量持续减少,人口不断增加,但由于耕地生产率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却在增加,耕地压力指数呈现降低的趋势。未来15年耕地压力指数将进一步降低。可见,依靠增加投入和科技进步从而不断提高耕地生产率,是减轻耕地压力、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河北省邢台市1990—2004年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特点,并对未来15年耕地、人口、粮食进行了预测,进而预测了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结果显示:1990年以来,虽然邢台市耕地数量持续减少,人口不断增加,但由于耕地生产率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却在增加,耕地压力指数呈现降低的趋势。未来15年耕地压力指数将进一步降低。可见,依靠增加投入和科技进步从而不断提高耕地生产率,是减轻耕地压力、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据“四普”资料,我省的长期流动人口中,外出人口为142.23万人,外来人口为72.27万人,外出外来比高达196.8,从全省看,浙江是典型的人口净流出省份,净流出69.96万人。但杭州市却是人口净流入地区,全市净流入10.87万人,出入比为45.4,在全省各地市中最低(见表1),是典型的人口净流入地区。而杭州全市之所以成为典型的人口净流入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1949年以来三水区人口、耕地和粮食的动态变化特征,指出三水区人口、耕地和粮食的发展对三水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作用及其原因,提出实现三者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是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资源和多元化发展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8.
将赤峰市人口、耕地及粮食系统的重要指标建立数学模型,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的方法,预测了2001~2005年该市人口、耕地及粮食产量,探讨了人口、耕地及粮食系统的发展趋势与环境的关系,并提出使系统良性循环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在总结黔江县历年人口、耕地、粮食数量的基础上,运用二元线性回归统计模型,模拟出人口关于耕地和粮食相关的数学模型,从而计算出相应的土地人口承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山东省1974年~1984年人口调查统计资料,试用回归分析方法和人口发展方程对山东省人口状态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实现在本世纪末将我省人口总数控制在8720万人的战略目标而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