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典型地区汞污染效应及其粮食诱导大鼠c-jun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典型汞污染地区汞的生态影响、汞污染对当地居民健康的影响和危害评价以及汞神经毒性分子机制,对我国贵州万山汞矿环境介质和食物链进行了调查,并应用万山和清镇两地实验田生产粮食对大鼠进行暴露,结果发现,该矿区水土环境介质样品及农作物、植物和动物体中的汞含量,多数都超过了国家标准及对照地区,有的超出幅度很大;实地粮食能够显著诱导大鼠脑即早基因c-jun mRNA表达;即早基因c-jun参与了汞污染粮食对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毒性过程。  相似文献   

2.
何飞 《科技资讯》2008,(29):252-253
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一个新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就将环境风险评价纳入环境管理的范畴。由于焦化行业的许多产品、副产品和原料都属于易燃、易爆或有毒的危险品,故对具有发生潜在事故风险的焦化建设项目,其潜在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后果在环境风险评价中均应得到反映。本文就以捣固焦项目的事故污染分析和事故风险评价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风险,在识别阜新垃圾填埋场主要风险物质及潜在环境风险事故类型的基础上,根据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幕景假设,建立对流-弥散-吸附-维水质风险模型,预测地下水污染情况,并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环境风险。结果表明:该垃圾填埋场的主要风险物质是垃圾渗滤液和填埋气体;渗滤液污染地下水是该垃圾填埋场的最大可信事故;NH3-N、Hg、Fe和Mn在预测期的最大质量浓度均超过地下水Ⅲ类水质标准;阜新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渗漏污染地下水属于可接受风险。该结果可为有效降低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尤溪铅锌矿集区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研究典型铅锌矿集区的重金属分布情况,同时对居民区的潜在健康影响程度进行评价,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尤溪铅锌矿集区内表层土壤中5种重金属(铬、铜、汞、锌、铅)的含量进行分析,同时应用非致癌风险模型对5种重金属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单因子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铬、铜、汞、锌的健康风险指数在10-2~10-3水平,对当地居民身体健康不会产生危害.铅的平均健康风险指数为0.529,表明人均铅摄入量接近美国EPA公布的慢性参考值;在梅仙东南部矿区出现最大值(2.30),可能会对当地居民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健康总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梅仙镇采矿区和选矿区的健康风险指数均大于1,且铅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占总健康风险比例最大,说明该地区存在以铅污染为主的重金属污染.越靠近矿区,重金属污染对周围居民人体的健康风险越大.该地区来源于矿冶活动的健康风险远远高于来源于尾气排放(汽油燃烧)的重金属健康风险,成为当地铅锌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汞矿区土壤及农作物(大豆、甘薯和芝麻)Hg、As、Cu、Zn、Cd和Pb等6种重金属的测定,分析了农作物和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生物转移特征。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共同评价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显示:该汞矿区土壤是以汞为主要污染物,As和Cd为次要污染物的重金属污染区;矿区土壤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指数达36.211,表明该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达重度污染水平。农作食用部分单因子指数分析显示农作物的Hg的污染最为严重,综合污染指数在大豆豆荚、甘薯块根、甘薯叶和芝麻籽粒的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48.433、10.086、79.435和123.200,显示了农作物食用部分重金属污染均已达重度污染水平。利用生物富集系数和生物转移系数评价农作对重金属的转移。大豆各器官对Hg、As、Cu、Zn、Cd和Pb均没有表现出富集性,其生物转移系数也均小于1,相较其他两种农作物而言,在汞矿污染区,种植大豆在能减少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一个新课题,发达国家已将环境风险评价纳入环境管理的范畴,我国目前也将其作为可能发生事故危险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化工行业,潜在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后果以及发生环境风险事故后的应急预案均应在环境评价中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7.
湖南锡矿山锑矿区周边水土污染已受到广泛关注,但农作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则很少关注。为此,本文系统采集了47组不同类型的农作物样品,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开展了重金属(Cu、Pb、Zn、Cr、Cd、As、Sb、Hg)污染评价,并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矿区内农作物重金属元素除Cu、Cd外超标率均在80%以上,Pb超标率为100%;四种类型农作物均为重度污染,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叶菜类>谷类>蔬菜类>豆类。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儿童通过饮食摄入重金属的风险高于成人,四种类型农作物的摄入重金属健康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叶菜类>谷类>蔬菜类>豆类。该成果为全面掌握湖南某典型锑矿区周边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状况,为锑矿区农田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污染防控是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到底哪些污染物、哪些地区和哪些环境问题需要优先控制?这些都要通过健康风险评价的方法.结合经济、社会等各种因素分析而得出。在环境监测中.通过健康风险评价可以筛选监测指标:在环境监督管理工作中.尤其是当应对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件时,健康风险评价对于了解污染事故可能的影响人群和范围.以及可能造成的短期和长期的健康损害问题,制定和采取紧急的措施,阻断暴露途径,防止影响范围扩散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石化行业生产、使用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品通常具有易燃、易爆炸、有毒有害的性质,危化品储罐区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危及人员和财产安全,同时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选择石化企业罐区泄漏环境风险进行研究,构建了一套基于L-R型模糊故障树的石化企业罐区泄漏事故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将此评价方法应用于实际企业案例中,最终得到该企业的中毒环境风险值数量级在10-3,在环境风险可接受范围内.企业日常生产运行过程中应加强安全和环保方面的意识,避免发生泄漏等危险事故.  相似文献   

10.
化工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实例分析--以生产磷酸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个完整的化学工业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一般包括建设项目的概况、环境风险识别、风险事故概率确定、事故环境影响预测、事故减缓措施及风险事故应急预案等内容.该文以某拟建磷酸生产项目为例,分析化工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1.
煤矿区域开发规划环评目前是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热点之一.规划环评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从源头控制区域污染和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以及防止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本文简要介绍了煤矿区域规划环评应遵循的原则,以淮南潘谢矿区规划环评为例,探讨了矿区规划环评的重点应为矿区规划内容的合理性分析、矿区总体规划相符性分析、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地下水影响评价以及地表沉陷涉及的环境敏感点影响分析,其中矿区规划内容的合理性分析侧重于对矿区布局、结构和规模的合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红枫湖沉积物中的汞污染现状,对红枫湖进行了调查采样,汞污染特点进行了分析,探究了汞污染源。结果显示:红枫湖沉积物中汞含量为环境背景值的2.31~21.3倍,各监测点沉积物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汞污染表现为北湖污染高于南湖。湖泊沉积物中汞的含量较高,潜在生态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3.
刘静西  邓超冰  刘幽燕  陈洋  潘圣 《广西科学》2015,22(3):288-293,307
【目的】我国水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对水环境、生态环境及社会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构建直观、有效的海湾风险源识别方法以积极应对污染事件非常重要。【方法】基于PSR(Pressure-State-Response)分析的模型,利用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方法,从风险源特征、环境风险源受体、风险源应急响应能力等方面,构建海湾风险源识别指标体系,将矩阵的特征向量作为海湾风险源评价的权重,在此基础上,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海湾风险源识别评价。【结果】该方法通过定性和定量方式量化各项指标,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综合分析环境风险源各因素造成的影响,可应用在海湾地区的工业园区环境风险源评价。【结论】该方法可直观地在GIS系统标注环境风险源等级,为日常风险源管理、应急监测等提供可视化应急指挥平台。  相似文献   

14.
采煤矿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地下水脆弱性主要是由含水层中的环境地球化学效应和包气带土壤结构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采煤矿区地下水污染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地下水脆弱性的影响因素,采用数学模型和DRASIC评价指标体系法对矿区地下水脆弱性进行初步研究。给出了相应评价因子,建立了采煤矿区地下水水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化评价地下水潜在的易污染程度,为采煤矿区的资源开采、水环境保护和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定量方法计算污染物负荷、开展污染源解析,是进行环境管理、风险防控以及污染治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环境保护政策的重要前提.本文应用逸度模型开展澄江县抚仙湖上游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负荷计算,预测模拟抚仙湖区域环境中重金属分布状态.在此基础上,利用非负约束因子模型和化学质量平衡模型耦合开展污染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抚仙湖上游澄江县区域重金属主要存储在土壤介质中,占总量的80%以上;土壤中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和化肥农药的使用,分别占40.16%和40.79%,是区域重金属污染防控管理的重点.污染负荷及来源解析结果能够为该地区环境质量评估及污染防控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汞(Hg)是环境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暴露于环境中的汞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汞的精确检测对控制环境污染和减少对健康的危害有着重要意义。该实验是基于MerR蛋白调节的启动子对应答汞毒性基因的调控机理,首先通过试验确定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为报告基因。将MerR基因片段链接到质粒pUC57得到质粒pUC57-MerR,以其为模版得到质粒pUCRR,转入到E. coli DH5α中,得到工程菌株E. coli UCRR。为提高菌株的性能和灵敏度,通过易错PCR技术获得MerR基因突变体库,筛选出菌株V109E在培养4 h时,荧光信号强度远远高于其他菌株荧光信号,对Hg2+有高度专一性,检测Hg2+的最低浓度为0.5nM。  相似文献   

17.
刘玥 《中国西部科技》2009,8(1):17-18,14
本文介绍了模糊综合评判法用于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步骤,并以陕西风县寺沟铅锌矿区为例,在实验室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对该矿区6个监测点的水样进行测试。在该矿区地表水分析测试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地表水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能较完整地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污染程度,是一种实用而准确的评价方法,且易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湘西汞矿带是中国大型-特大型汞矿床的主要分布带之一。经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发现湘西汞矿带不同矿区(新晃、茶田、东坪汞矿区)、不同污染源(废渣、废石、废洞、冶炼废址、废渣堆积处溪流瀑布)共分布苔藓植物17科41属106种,占优势的科是丛藓科(42.5%)和真藓科(19.8%)。苔藓植物生活型有3种:丛集型占81.13%、交织型占16.04%、平铺型占2.83%。该汞矿带上不同矿区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差异明显,相似性较低。不同污染源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变化较大,废渣上丰富度很低,污染最大。结果揭示了苔藓植物在湘西汞矿带不同污染源的分布规律。短叶小石藓Weisia semipallida C.Muell.、双色真藓Bryum dichotomum Hedw.、银叶真藓B.argenteum Hedw.、卵蒴真藓B.blindii B.S.G.和南亚小曲尾藓Dicranella coarctata(C.Muell)Boesch etLac.,在该汞矿带不同污染源上分布广泛,可作为进一步环境监测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