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平 《创新科技》2011,(8):46-47
"好风借力"时美国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3月份发布的《谁将是清洁能源的赢家》显示,2010年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市场投资增长39%,达544亿美元,居各国之首。2009年,中国就已超过美国,成为清洁能源产能排名第一的国家。清洁能源的蓬勃发展造就了一批通过自主研发、打造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  相似文献   

2.
新创投     
<正>2016财年苹果资本支出增33%至150亿美元或有新项目苹果预计2016财年在制造、数据中心、设备和零售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将达到150亿美元。2015财年苹果资本支出为112亿美元。中国清洁能源投资全球领先据统计,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达到267亿美元,同比增长5%,是全球清洁能源投资最高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张丽娟 《科技潮》2011,(10):50-51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前不久发布《201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趋势》报告,总结了2010年可再生能源投资的主要趋势及重点领域,并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报告指出,2010年的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达到创纪录的2110亿美元,其增长尤其受到中国的风力发电和欧洲安装在屋顶的小型太阳能电池板投资大幅增长的推动。  相似文献   

4.
世界能源利用进入“清洁、低碳、可再生”的可持续发展新航道。美国在全力确保清洁能源制造和全球领先地位,保障和实现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给中努力形成能源可持续利用结构。能源结构转型已使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达峰后持续走低,并下降至2000年以前水平,电力行业和交通行业碳排放震荡下降,美国可持续能源发电成本较世界其他国家偏低。美国能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提升得益于一系列政策法规、财政投资及经济市场等多方面措施的保障。美国政府的碳减排措施及各州政府的节能准则保障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政府推动能源转型,促进清洁能源投资,并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和能源税收减免;通过加大天然气领域的投资,促进交通领域电气化转型,以及修订车辆燃油经济性标准等措施推动可持续能源市场繁荣。美国能源的可持续利用现状显示,“能源利用过程的清洁化、能源利用类型的低碳化、能源获取方式的可再生化”为主导的能源转型方向将成为实现能源利用可持续性的发展趋势,全球可持续能源技术创新成为关键技术进步和竞争的阵地,国际能源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多种困境显示,全球可持续能源利用的重要领域合作基础众多而广泛。美国与中国能源结构和能源转型中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相似,也有不...  相似文献   

5.
用MARKAL-MACRO模型研究碳减排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建立了能源-环境-经济耦合的非线性动态规划模型——中国MARKAL-MACRO模型,并以此对中国未来能源发展与碳排放的基准方案以及碳减排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可能影响进行研究。模拟结果表明:若从2030年开始减排,减排率为10%~46%时碳边际减排成本在45~254美元/t之间;实施碳减排将导致化石能源等影子价格的上升、各种能源服务需求的下降,还将引起终端以及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最终能源消费量将由于燃料结构的优化和能源服务需求的减少而减少,一次能源在高减排率下煤的比重将大大下降,而低碳和无碳能源特别是核能的比重将大幅度上升。中国未来碳减排的空间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系列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清洁能源的研发正在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焦点。基于核聚变能源的环境友好特性及其相关资源的可获得性,它有望成为未来清洁能源发展的关键选择。本文概述了核聚变能源的发展现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2009年4月初,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绿色新政政策概要》报告向各国领导人发出呼吁:实施绿色新政,在两年内将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约7500亿美元投人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这些可再生能源。世界能源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商机有望达到2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2014年2月初,中国南海可燃冰研究通过验收,建立起中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研究系统理论。中国在可燃冰钻探开发领域又向前迈进一步。可燃冰最早发现于英国科学家戴维的实验室,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虽然这种可以燃烧的“冰”一度被认为是可以替代化石燃料的清洁能源,但由于开采困难,可燃冰一直难以被启用。近二三十年,石油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使得许多国家逐渐重视清洁的替代能源,可燃冰就是其中之一。但可燃冰能否替代化石能源成为未来能源利用的“ 主角”,科学界一直争议不断。  相似文献   

9.
<正>《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4》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占全球消费量的22.4%;不过从增速来看,中国2013年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为4.7%,低于过去十年8.6%的平均水平。根据报告,在2013年,中国继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能源产量占据全球总供应量的18.9%,主要生产的燃料是煤炭,占全球煤炭总产量的47.4%。此外,在2013年,中国能源消费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0.
人类正在走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绿色低碳、可持续能源时代。为促进绿色低碳、智能安全、可持续能源体系的构建,本文从太阳能是地球能源的主要源头、能源利用简史、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潜力和未来等方面,回顾了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发展的历史,指出未来应进一步创新发展太阳能、大力发展风能、继续开发水能、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积极发展氢能、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  相似文献   

11.
<正>全球低碳经济进入分水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新报告表明,与利用煤炭和石油发电的1100亿美元投资相比,2008年全球绿色能源发电的投资首次超过传统能源,达到了1400亿美元。低碳经济中的最重要领域绿色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等)发展的状况表明,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重要分水岭,它已开始对各国经济结构、投资和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TIMES模型体系的低碳能源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国未来的低碳能源发展战略,应用系统分析原理建立了中国TIMES模型体系(China TIMES model system,C-TMS)。在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合理假设的基础上,对2010—2050年间中国终端能源和一次能源的消费及构成进行了研究,并对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未来低碳能源的发展战略。结果显示:在参考情景和政策情景下,中国的能源消费在2020年前均将处于持续快速增长态势,2020年的一次能源消费将分别达到49.1、47.6亿t标煤。在政策情景中,2020年不包括非商品能源的非化石能源,按供电煤耗折算将超过7亿t标煤,在一次能源消费的占比将达到14.8%。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能源发展困境、全球能源转型趋势2 个方面,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中国能源转型方向:抓住全球能源转型的机遇,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清洁、低碳和高效的新型能源系统。总结了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十三五"规划期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和政策调整方向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甘肃科技》2007,23(9):I0001-I0001
“按2002年所探明的储量和产量计算,中国煤炭可开采105年;天然气可开采约45年;石油可开采约20年。”在9月19日举行的中国科学院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引用了英国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统计报告的一组数字,以说明建立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他特别介绍了中科院拟定的对未来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研究方向。这些战略性研究方向包括:发展先进清洁煤技术,引领清洁煤产业发展。重点突破先进清洁高效能源系统工艺与过程,开发煤/生物质和天然气/煤层气转化为合成气的规模化工艺及相关关键技术,形成经济、技…  相似文献   

15.
用MARKAL模型研究中国未来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为研究中国未来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 ,在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合理的假设基础上 ,应用中国 MARKAL 模型 ,对 1995~ 2 0 5 0年间中国终端能源消费及构成、一次能源消费及构成、电力构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终端能源消费中油气电比重的增加、先进高效的火电机组以及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应用对减排二氧化碳的作用。此外 ,还应用该模型对由煤制油品、煤制氢等满足未来急剧增长的交通运输燃料的需求以及由煤制合成气实现城市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2018年清洁能源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激动人心的进展,提出了液态阳光的概念,不依赖p-n结的光伏转化新原理被发现以及锂硫电池步入商业化应用等。本文评述了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锂电池及生物质能源等技术在2018年的重要突破,并展望了未来清洁能源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2月28日,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富氧燃烧试验基地暨国家能源局煤炭清洁发电研发中心试验基地在中国光谷武汉未来科技城动工兴建.武汉市市  相似文献   

18.
爱立信公司     
在中国开始第十个五年计划之际,爱立信董事长阮魁森博士(Dr Lars Ramqvist)于2000年12月5日在北京宣布了2001年至2005年爱立信在中国的发展计划。爱立信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公司及其全球供应链在中国投入的高科技投资从截止到2000年10月的24亿美元提升到51亿美元。爱立信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公司及其全球供应链在中国创造的就业机会从现有的29000人增加到58000人。  相似文献   

19.
美国《外交》杂志网站2011年12月13日刊发利弗莫尔劳伦斯国家实验所碳管理计划负责人胡里奥·弗里德曼的署名文章:中国创新如何改变绿色科技,文章认为。中国在政府的政策引领和实际投资下,正在通过科技创新在清洁能源领域实践“绿色梦想”。与西方普遍诟病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政府投资”相反,弗里德曼认为,“北京对清洁技术的任何投资都是全球福音”。  相似文献   

20.
吴弼人 《华东科技》2009,(10):60-61
美国亚利桑那州一直是清洁能源研发和实施的核心地区,该州提出的可再生能源标准,将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生产比率目标定在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