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是数字通信中编码与传输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分析经典算法的基础上,结合语音编码中的声道参数,提出了采用似然比作为测度的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算法,同时通过多级分裂矢量量化进一步提高编码参数的量化精度。定点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量化精度较传统方法性能提高了近41%,且可以在不增加额外比特开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H.264的熵编码都采用基于上下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CABAC),能达到较高的压缩性能,但对信道误码非常敏感.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CABAC的算数码变长码联合解码算法,联合信源信道算数码解码之后的信息作为变长码的输入信息,再通过变长码格状图搜索获得最佳的符号序列.同时,在算数码解码部分可以利用变长码的码字结构信息来删除无效搜索路径,提高解码性能.仿真实验表明,该联合迭代解码算法明显优于传统的分离解码器.  相似文献   

3.
应用自适应的思想,由一个自定义的代价函数构造出一种适合于实现联合编译码的变长码——代价测评对称可逆变长码。论述了代价测评对称可逆变长码的构造原理与性能分析,并在两种常用的通信信道(BSC及AWGN信道)中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编码方式的性能优于一般的分离编译码方案,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恶劣无线信道上丢包和随机误码共存,使得渐进图像的鲁棒高效传输异常困难。不同于以往基于乘积码和Reed-Solomon(RS)码的编码保护方案,该文提出了基于Raptor码的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方案。该方案采用Raptor码对脆弱的压缩码流提供不等重保护来抵抗信道的丢包和误码。为了最小化端对端传输失真,利用动态规划算法,求得信源压缩和信道不等重保护的最优码率分配方案。仿真表明:相比于以往的传输保护方案,该方案使得端对端的图像重建的峰值信噪比提高了约2~5dB;同时搜索最优码率分配方案的复杂度和信道编码复杂度有了明显降低;解码的端对端的延迟也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5.
刘军清  孙军  古继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37(8):1308-1311,1315
提出了一个在噪声信道中对可变长信源编码码流传输提供有效差错保护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案,利用信源编码器输出中的残留冗余为传输码流提供差错保护。该方法基于改进的联合卷积软解码以及采用非霍夫曼码的通用可变长码(UVLC),更接近于一般的信源和信道编码方法,并且信源符号集的大小也不受限制。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联合编码系统可获得比传统的分离编码系统更高的性能增益。  相似文献   

6.
在信源信道联合编译码中,利用信源冗余控制信道译码是一个关键的技术.利用Baum-Welch重估算法获取隐马尔可夫信源中的残留冗余,将其作为外信息提供给LDPC进行迭代译码.仿真结果验证了这一方法可以提高LDPC码的纠错性能.加快迭代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噪声信道的图像传输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有限状态联合信源信道算术码的图像编码算法和对应的联合迭代解码算法.该编码算法可根据信源和信道自适应选择近似概率模型、整数编码区间上限值、跟随比特上限值、禁用符号概率大小以及禁用符号位置.该联合迭代解码算法的外解码器使用算术解码器,检测内码产生的估计序列错误和向内解码器反馈错误位置的信息;内解码器负责对信道输出序列进行估计.实验表明,提出的编解码具有很好的传输性能和较低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新的联合迭代解变长码(VLC)和低密度校验码(LDPC)的解码器.该系统主要由两个软输入和软输出(SISO)的模块组成,能利用VLC码字结构和马尔可夫信源之间的相关性来纠正误码.由于联合解码算法降低了误码率,使得LDPC的迭代次数大大减少,补偿了联合解码过程中所需要的联合信源信道变长码解码器(JVLD)的计算时间.仿真结果表明,联合迭代解码算法明显优于传统的分离解码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视频数据在无线信道上的可靠传输问题.方法 结合差错弹性控制和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技术,在网络带宽一定的情况下引入信源解码器的抗误码性能指标,根据不同的信道状态确定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的具体方案.结果 提出一种基于解码器差错弹性控制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算法.结论 该算法和传统的联合信源信道算法相比可获得更高的性能增益,适合于视频数据在无线网络上传输.  相似文献   

10.
基于非等重保护的变长编码纠错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变长编码所固有的易于误码扩散的弱点,传统的纠错编码并不能高效地解决变长编码的差错控制问题。结合变长编码的网格结构,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非等重保护的变长编码纠错方案。通过将变长编码的网格状态引入到纠错编码的校验比特生成中,从而对变长码的网格路径加以较重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变长码的误码扩散。相对传统纠错编码,该方案对于变长码的纠错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在误符号率为10-2、信道编码效率为2/3时,Eb/N0有1.7dB左右的增益。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新的不等保护分组码译码算法——树状图算法.该算法通过对生成矩阵的初等变换,把码字分解成数个码元组,用这些码元组构成树状图的分支字,并使树状图的每一级对应一位信息元,然后在该树状图上搜索最大似然码字,并由此译码.对于信息序列中所有保护能力大于或等于码字中错误比特个数的信息元,该算法都能保证其准确译出,并且大幅度降低了不等保护码译码的运算量,实现了快速译码.  相似文献   

12.
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的原理、方法、目的、用途。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视频编码效率,同时便于设计有效的不等保护方法,提出一种同时考虑视频内容空间特性和时间特性的视频编码方法.首先确定可表征宏块内容空间特性和时间特性的参数,然后确定反映宏块与空间邻近及时间邻近宏块之间相关性强弱的加权因子,最后将宏块划归到对恢复视频质量影响较大的重要slice组或一般slice组进行编码.与不考虑视频内容特性的编码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但可以进一步提高编码效率,而且更有利于识别对恢复视频质量影响较大的宏块,以便利用不等保护方法对这些重要宏块提供较多的保护.实验结果表明,在编码比特率相近的条件下,该方法对恢复视频质量平均提高了0.22 dB和0.46 dB,且在slice组具有相同大小的前提下,该方法定义的重要slice组对恢复视频质量平均提高了1.52 dB和1.20 dB.  相似文献   

14.
针对已有用于无线视频传输不等保护的分级正交幅度调制(HQAM)不能适应无线信道时变特性和频率选择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HQAM不等保护方法(A-HQAM).首先将视频码流按其对恢复视频质量的重要性划分出不同的优先级,然后根据优先级不同数据允许的误码率上限和子载波信道质量,自适应确定对应的HQAM调制参数,最后将视频数据调制到各子载波上实现不等保护传输.与已有同类方法相比,A-HQAM方法可减小无线信道时变特性和频率选择性的影响,改善恢复视频质量.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基于HQAM的不等保护方法,A-HQAM方法可使恢复视频质量平均提高1dB.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压缩感知(DCT-CS)编码与非对称Turbo码(ATC)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法.该法将分块图像依据信号的自然属性和视觉特性先进行DCT变换,再按Zigzag扫描,并用压缩感知进行压缩,最后与非对称Turbo码结合实现了自适应图像压缩传输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无线信道环境自动采取不同的图像分块大小和压缩感知测量数以及非对称Turbo码类型,能够达到图像的传输速率和重建质量的优化平衡.  相似文献   

16.
将MD-SPIHT方法推广应用于视频序列,提出了视频多描述编码与差错隐藏的联合抗误码算法,以提高视频传输的鲁棒性.该算法根据视频小波变换后的小波系数的时一空关系,先对小波系数进行分组,再分别对各组进行3D.SPIHT编码,即产生多个描述.多个描述通过多个独立的信道传输.每一描述的码流是完全嵌入式的,易于实现质量可分级编码.在接收端接收到的描述较少时.首先根据接收到的若干描述重构低质量的视频,然后采用差错隐藏方法恢复丢失的子波树.对多个序列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证实本文算法有效地提高了视频传输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H.264码流在无线传输中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分割和扩展窗喷泉(EWF)码的H.264视频的不等差错保护策略.通过H.264数据分割获取重要性不同的信息比特,采用EWF码对其进行分窗,分别采用鲁棒孤波度分布完成LT编码,实现不等差错保护.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抗误码特性,可以提高重建图像的峰值信噪比值,从而保证了视频传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通信领域的飞速发展,香农理论在编码器的设计中越来越重要,本文基于香农映射理论的思想,利用香农映射曲线,设计了一种用于语音信号的信源信道联合编码器,该编码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并且能够有效地利用带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MP4在噪声信道中传输的效果.充分考虑MP4码流(信源编码)及Turbo码(信道编码)的特性,根据MP4码流中信息比特重要性的不同,对其进行不同等差错保护.仿真结果表明,这种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法能够有效地保护MP4码流的重要信息,纠正MP4码流在高斯衰减信道传输中的绝大部分错误.既提高了MP4码流传输过程中的抗误码性能,又减小了同等差错保护Turbo码的码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