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北京悄然进入酸雨城市行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和今年发布的2004、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都明确指出:“北方城市中,北京……降水pH年均值低于5.6。”这明白无误地宣布:北京进入了酸雨城市的行列。但是,这样一件大事在北京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悄无声息,就值得人们思索了。北京降水pH年均值从1999年以后总的趋势在下降,从2001年开始出现酸雨,2004、2005连续两年降水年均值低于5.6,2005年的数据已经接近了重酸雨的界限4.9。从1998年以来,北京市区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逐年增加。为什么北京空气质量明显变好了,反而出现了酸雨,而且进入酸雨城市的行列呢?今后的走向如何?这是一个值得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重要问题。对于北京进入酸雨城市行列这个事实,必须正视而不是回避,认真加以研究,提出对策,迎接奥运,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2.
去年和今年发布的2004、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都明确指出:“北方城市中,北京……降水pH年均值低于5.6。”这明白无误地宣布:北京进入了酸雨城市的行列。但是,这样一件大事在北京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悄无声息,就值得人们思索了。北京降水pH年均值从1999年以后总的趋势在下降,从2001年开始出现酸雨,2004、2005连续两年降水年均值低于5.6,2005年的数据已经接近了重酸雨的界限4.9。从1998年以来,北京市区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逐年增加。为什么北京空气质量明显变好了,反而出现了酸雨,而且进入酸雨城市的行列呢?今后的走向如何?这是一个值得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重要问题。对于北京进入酸雨城市行列这个事实,必须正视而不是回避,认真加以研究,提出对策,迎接奥运,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4~2011年广西14个设区市及部分县的降水监测数据,对降水pH值进行统计和空间插值,分析广西酸雨特征的变化趋势和时空分布状况,并探讨影响广西酸雨形成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04~2011年,广西降水pH值年均值均小于5.6,酸雨城市比例自2007年起逐年下降;酸雨发生频率在25%以上的城市比例自2006年起逐年下降;2004~2007年,广西酸雨区域分布格局变化不大,自2008年起,广西酸雨区域面积呈现较大幅度的减少。广西的酸雨污染有所减轻,这与广西近年来对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严格控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根据湛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004-2008年的大气降水监测资料,对湛江市近5年来酸雨变化趋势做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湛江市降水pH值和酸雨pH值均有所升高,酸雨频率有下降趋势.降水离子浓度分析研究表明,湛江市区的酸雨硫酸根离子比重最大,属于硫酸型酸雨.综合分析表明,近年来湛江市大气降水质量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5.
根据济宁市酸雨观测站2006 - 2010年的酸雨观测资料,分析了济宁市酸雨的季节变化特征,同时研究了酸性降水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统计得出,济宁市的酸雨无论从频率还是从强度上都呈现减弱趋势.在242个降水样本中,pH值小于5.6的酸性样本94个,占38.8%;酸雨在秋季出现频率最高,冬、夏两季频率较少,且冬半年要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6.
西安市酸雨及化学成分时间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1987—2000年监测数据,分析了西安市酸雨及化学成分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西安市降水pH值和酸雨的年内变化呈“双峰”型,即每年1—3月和10—11月降水pH值低、酸雨出现频率高,4—6月酸雨出现频率低,7—9月酸雨pH值较高.14年来,降水pH值与酸雨年际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1994年以前降水pH值较高,酸雨年际变化不明显;1994年以后降水pH值下降,酸雨频率年际变化较大.降水pH值与酸雨强弱由酸碱离子相对浓度决定.当酸根离子摩尔含量超过碱性离子时,降水pH值下降、酸雨危害增强;反之,降水pH值升高,酸雨危害减弱.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酸雨状况及其化学组成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3年~2006年广州市降水监测结果表明,广州市降水pH年均值范围为4.31~4.78,酸雨频率70.2%~82.0%。降水中化学组分以SO4^2-、NO3^-为主要阴离子,Ca^2+、NH4^+为主要阳离子,酸雨类型转变为硫酸型和硝酸型并重。广州市酸雨污染状况依然严重。  相似文献   

8.
长沙市酸雨的特点及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酸雨对水体和农田、城市等系统造成的危害已越来越受到许多研究者的重视,因此为探明近年来长沙市酸雨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利用近10年降水pH值、酸雨频率等数据探讨了长沙市酸雨变化的趋势,分析了长沙市酸雨的成因.结果表明,长沙市的酸雨冬、春两季较为严重,酸性降水的形成与环境空气质量、机动车尾气、土壤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酸雨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9.
酸沉降是当今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中国南方已经成为继北美和欧洲之后的世界第三块酸雨集中分布区域.关于城市大气降水的化学性质在中国已有不少报道,但是在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的大气降水化学性质的相关报导相对较少.本文初步分析了中国西南部偏远地区-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2004年大气降水的化学性质,发现雷公山区域2003-2004年的降水酸性较强,降水中Ca2 、NH4 、SO42-、NO3-是主要的阴阳离子组分,属硫酸型酸雨;降水各化学组分冬季浓度最高、夏季浓度最低;酸性污染物来自中远距离传输,雷公山降水中碱性物质较少,是降水呈酸性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7年4月~2018年10月南通地区3个酸雨观测站的观测资料,分析南通地区年、季、月变化特征及12年平均酸雨变化规律,利用酸雨观测的长期资料进一步统计分析酸雨发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并结合南通环境监测站监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形成进行初步归因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南通地区吕四、南通、如皋酸雨观测站都有酸雨出现,出现的频率都在50%以上。吕四站的(强)酸雨概率大于其他2个站;pH值也是最低的。由年平均降水pH值及(强)酸雨频率分析显示,2008年前后3个站酸雨达到最强,2014年之后,降水的酸性程度在减小,酸雨率在降低。夏季和秋季降水受污染程度较冬季和春季轻,吕四站冬季降水甚至达到强酸雨污染程度。南通地区3个站pH值都是随着降水等级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趋势。3个站的电导率均是随日降水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可以看出降水量的大小会影响降水的电导率。从主导风向对比降水pH值、酸雨频率,吕四站酸雨污染程度高于南通站和如皋站;吕四站和南通站出现酸雨概率最多的为东南风,如皋站出现酸雨的频率最多的为东北偏东风。分析2017年全年南通站降水当日的降水pH值跟当日SO2、NO2、PM10和PM2.5均呈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降水当天大气污染越严重,降水酸度越强。由南通地区酸雨的变化趋势,也能说明跟近年SO2、NO2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在减少。  相似文献   

11.
岳江  朱彬 《山西科技》2010,25(1):18-18,31
2008年,山西各地降水较少,各酸雨站监测的年平均降水pH值为4.61,已达到弱酸雨标准。其中大同、五台山、太原3个站的降水达到了弱酸雨的程度,长治、侯马站达到强酸雨程度。5个酸雨站平均降水pH最小值出现在长治站,为3.56,达强酸雨程度。  相似文献   

12.
李丹  叶伟星 《科技资讯》2009,(19):125-125,127
为了揭示目前云和酸雨污染现状,对本站酸雨监测数据2007年至2008年2年的降水pH值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和县酸雨污染相对较轻,一年中夏秋两季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均较小,冬春两季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较为严重,且两年来酸雨污染呈减缓趋势;降水量,雷电,气候条件对酸雨出现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根据河池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005~2010年的大气降水监测资料,分析河池市近年来酸雨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河池市酸雨的变化趋势总体下降明显,降雨的pH值3.28~8.60,酸雨发生频率为50.1%.河池市的酸雨是典型的硫酸型酸雨,SO42-离子占总量的大部分,其次NO3-离子含量也较高.河池市工业和能源消耗大量煤炭...  相似文献   

14.
铜陵市酸雨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铜陵市酸雨污染严重,为了找出影响酸雨变化趋势的主导因素,文章对2000-2005年的酸雨数据进行整理、统计,从数值上直观分析和使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得出铜陵市近年酸雨变化趋势整体平稳,并对酸雨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NOx排放量的大小和气象条件是影响铜陵降水pH值变化趋势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铜陵市酸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铜陵市2006-2010年的酸雨观测数据、降水化学分析资料和常规空气质量及气象资料,结合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铜陵市酸雨的分布特征、化学组成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铜陵市的酸雨污染日趋严重,降水酸度在秋、冬季略高,郊区酸雨较城区严重;铜陵市的酸雨污染属于硫酸型,SO42-和NO3-是主要的阴离子,Ca2+和NH4+是主要的阳离子,各种离子浓度具有明显的局地差异,郊区低于城区,Ca2+和NH4+对降水酸度影响较为显著;铜陵市酸雨污染受区域性酸雨污染和本地污染源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十二五"期间广西酸雨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情况,利用"十二五"期间广西全区14个市的大气降水监测数据,通过pH值、酸雨频率、降水离子组分3方面数据统计并分析其变化趋势。"十二五"期间广西酸雨污染主要为弱酸性酸雨,其次为酸性酸雨,重酸性酸雨污染占比不足20%,较少有严重酸性酸雨;降水酸度总体呈减弱趋势,酸雨频率呈波动下降趋势,5年期间城市酸雨污染整体呈减轻趋势;酸雨区域主要集中在桂北、桂西部地区,东南部由酸雨区域变为非酸雨区域,酸雨区域面积有所减少;降水中SO24-离子当量浓度逐年下降,NO3-离子当量浓度呈上升趋势,SO24-/NO3-的比值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广西酸雨污染特征由硫酸型向硫酸与硝酸混合型酸雨过渡。广西的酸雨污染略有减轻趋势,这与广西近年来的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效有关。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分形理论与方法研究了常德市 10年降水酸度月均值序列中酸雨分布的时间标度性 ,并以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的同类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降水酸度月均值序列中酸雨分布具有分形性质 ,符合幂律分布规则 ,其分形维数与酸雨出现概率呈负相关关系 .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我国开展酸雨研究以来所取得的各方面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酸雨的定义、影响酸雨pH值的因子及算法。研究表明,海洋降水pH值以4.8、内陆降水以5.0作为酸雨的判据更为合理,酸雨的定义需要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商丘市酸雨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 1992~ 2 0 0 0年 4 2 1个降水过程的分析发现 ,这 9年期间商丘市出现了 34次酸雨 ,酸雨频率为8.1% ,酸雨降水量 6 93.4mm ,占总降水量的 11.7%。 1992、1993年酸雨污染较其他年严重 ,但 9年间无强酸性降水 ,从季节分布来看 ,9月、11月、12月酸雨污染严重 ,1月、6月、7月无酸雨发生。  相似文献   

20.
选取1991~2003年柳州市降水pH值、酸雨率,1995年~2003年柳州市年耗煤量,1996年~2003年柳州市降水主要离子SO2-4/NO3-的比值等数据,通过计算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近年来柳州市的酸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柳州市从1996年开始针对酸雨污染采取的治理对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使酸雨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柳州市大气污染有向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过渡的趋势,柳州市要加强机动车尾气的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