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明晰三种结构内部含义,并分析当前中国三种结构及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经济增长的视角找出三种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找出三种结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后基于三种结构角度给出促进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平衡等方面对贵州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分析,提出促进贵州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徐敏 《河南科学》2010,28(9):1200-1204
对南京市1993年至2008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南京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日趋协调,但产业结构总体就业效益水平不高.同时提出了关于促进南京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学科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转型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为了研究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协调性问题,本文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得出,在"九五"、"十五"以及"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转型均处于轻度失调状态,并结合相关的政策背景和经济环境,分析了造成两者失调的部分原因。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本文认为我国应该从产业结构的需求出发,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学科结构,进而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发展的机理,并借助产业偏离度等指标,对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的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互动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产业结构的变动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存在着不一致;(2)近10年来,我省新增就业岗位的66.9%由第三产业提供,第三产业产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就达1.56万个,比第二产业多0.9万个,而且在现有产值规模下第三产业仍有吸纳就业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并探讨了广东产业结构和就业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表明,高等教育要想更好地发挥其经济功能和社会作用,适应并引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关键在于三者之间互动与关联机制的形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分别对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高等教育结构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安徽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良性的互动关系;第二,安徽省产业带动就业的方向开始转变,第三产业容纳新增就业力量的能力有所加强,成为三大产业中吸纳和扩大就业的中坚力量;第三,相对于其他学科,与第三产业相关的学科更能适应安徽省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第四,安徽省目前的学科结构呈现一种"偏振型"状态,存在结构性就业矛盾。因此,要加强高等教育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三者之间的互动与关联,以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为龙头,使之匹配、适应乃至引领区域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从而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在更大程度上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高度化导致的就业结构变化和人口城乡迁移,并建立以动态投入产出框架为主干的经济模型,与多维人口预测模型相耦合构成仿真系统,为了对迁移人口的规模及年龄,性别结构作内生化处理,文中提出了一种计算模式。系统对1985年至2000年的我国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人口城乡迁移进行了多种方案的仿真试验并提出有关论断。  相似文献   

9.
根据1952~2010年我国主要年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统计数据,计算得到相关系数、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等指标,找出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协同学理论,将人才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融为复合系统,将人才结构分解为4个时序环节与产业结构对接提取序参量,形成协调适配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功效函数法进行测算。通过对东北三省2001—2015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适配度测评,发现该地区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适配等级不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未来改进和发展对策,以期促进东北地区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配。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部地区1997—2010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互动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和库兹涅茨法则。从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关系看:第一产业还有大量富裕劳动力急需转出,第二产业将来吸纳劳动力潜力较大,第三产业未来吸纳劳动力空间有限。将来要继续优化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努力挖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创新,努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2.
统计数据和实证分析发现:恩施州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进有着长期稳定的关系,第三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最明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城镇化相对滞后于工业化,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化进程不匹 配等问题.在今后发展中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工业化路线;加强县域优势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打造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13.
胡敏  支卫兵 《科技信息》2010,(19):I0268-I0269,I0282
我国东、西部产业结构演变和就业结构的演替差距明显存在,探讨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就业结构演替之间的相关性及协调发展问题,找出既有利于经济高速发展又利于解决就业问题的产业发展模式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三次产业的产值及就业比重的变化趋势、就业吸纳弹性、结构偏离度的考察和分析,以此来研究江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问题。研究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江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基本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但是,其就业结构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第三产业也未能充分发挥其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作用,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叶青  史振业 《甘肃科技》2010,26(1):129-131,97
根据甘肃省1978~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产值的数据,利用协整检验、格兰特因果关系检验和预测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得出甘肃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成正相关关系。且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逐步增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格兰特原因,而经济增长不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变动的格兰特原因,即产业结构优化会带动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没有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选用1985-2009年我国相关指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静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环境规制与三次产业产值之间均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并且环境规制对其均有不同程度的正面效应;第一产业产值变动与环境规制之间无因果关系,但其是第二产业产值变动的Granger原因;第三产业产值变动是环境规制力度强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结构是就业的载体,就业问题是决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能否成功的关键。运用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从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出发,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第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对总劳动就业规模的影响为正,同时,无论是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就业结构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正效应,但是作用效果不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中国1981—2010金融系统的融资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系统融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中国金融系统融资结构的变化不是产业结构变动的Granger原因,而产业结构的变动是金融系统融资结构变化的Granger原因,这表明金融系统融资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形成了"需求引致",而不是"供给推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互协调,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伴随着市场化的推进,龙岩市的三大产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同时,就业结构的调整却相对比较缓慢。以龙岩市历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结构偏离度方法对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结构偏离度高,而第三产业的协调性则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0.
《河南科学》2016,(4):624-628
地区金融业对地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基于1978—2014年数据,运用VAR模型,对辽宁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辽宁产业结构调整和金融发展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业的发展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具有显著的影响与作用.最后,提出了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支持辽宁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