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育质量特点,提出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质量观应该是发展性、规范性、适应性、服务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同时,还分析了影响大众化教育阶段教育质量的因素,提出构建纵横开放式教育质量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2.
近入大众化阶段的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在实现规模的基础上确保教育质量。大众化教育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应采取妥当的措施,从根本上加强教育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3.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 (一)概念初释 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从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史实出发,根据大学适龄人口(18—22岁)的入学率,将高等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精英阶段,其入学率低于15%;大众化或大众阶段,入学率为15%—50%;普及或普及化阶段,入学率为50%以上。 (二)基本特点 根据马丁·特罗所述,三者区别不仅在于入学率这一数量指标,还表现在高等教育系统其他各方面的质的指标上,在此我们将其定义为三个阶段的特点,并列表如下: (三)对于大众化的深层理解和认识 1.高等教育大众化阶…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上,美国的合作模式,具有非官方性和权威性;法国的集权模式,重视法制化建设;荷兰的指导模式,提倡分类评估;日本则以院校自评为主.辅之以社会中介评价机制.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大众化教育阶段,其质量问题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出了挑战,发达国家的经验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质量与特色: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两大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已经进入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和办学特色凝练的新阶段,质量与特色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两大鲜明主题.如何在新时期深化、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凝练办学特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确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和差异化、多样化的特色观是高等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发展竞争的客观需要,是市场经济环境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王培根  王玮 《理工高教研究》2002,21(2):62-63,66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化过渡的现阶段,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是一个引起多方关注的、值得重视的热点问题。本文就新的高等教育质量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大众化——量的增长与质的飞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国彦 《理工高教研究》2002,21(3):19-20,23
本文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性入手,探讨教育质量观的转变,分析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阶段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揭示实行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既定目标应该稳中求快,确保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观,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创新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9.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灵魂,也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因此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显得日益紧迫和重要.目前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有待完善,应以教学质量监控机构、运行机制、评价指标体系等角度为切入点,进一步健全、完善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直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压力:一是高等教育需求持续大幅度上升,另一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呼声日益高涨,构成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当前,我国已开启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也面临着类似的难题。本文根据我国的实际,从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充实教育资源、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科学的教育管理几个方面,探讨如何保证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