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笔字型的发朋人王永民,日前又拿出了他的最新发明——“只用一只手,单手打汉字”的“王码鼠标”。9月6日上午,来自纽约曼哈顿的“王码鼠标美国总代理”王世道先生坐在了电脑前。他只用了三个手指头,经过老师简单的讲解,就打出厂简体和繁体的汉字,在现场的与会人士也都纷纷坐在了电脑前一试身手。王码鼠标是将键盘上的数字键和鼠标合二为一的电脑硬件产品。只用6个或9个数字键和3个手指,便可输入简、繁等各种汉字27533个,普通人20分钟即可掌握。用王码9键,每分钟可输入100个汉字。此外,王码鼠标还配有数字五笔字型、数字智能拼音、数字智能…  相似文献   

2.
<正>众所周知,我们现在用的电脑键盘,都是基于英文基础编辑的打字键盘,输入一个汉字,要在键盘上敲四五下,能不能发明一种只敲一下汉字就出来的键盘呢?现在,这种"中文打字键盘"已经发明出来了,而且已经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即  相似文献   

3.
五个数字键敲出汉字“惠邦五行智能输入系统”可以帮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出汉字来,因为一只手就可以搞定。这种输入法又叫“惠邦五行码”输入法,不久前在中科院自动化所通过了专家鉴定。它用数字1、2、3、4、5这5个键作为常规输入工具,代表横、竖、撇、捺、折,以书写汉字的笔顺为输入方法,运用“上下文关联”原理进行推理,可以高效、快速地输入汉字。如果想提高打字速度,6、7、8、9、10这5个键也能派上用场。数据表明,用它输入汉字,平均每字击键3.44次,平均输入100个字只有2.4个字需要重新选择上屏。而这两个技术数据远远优于国内外同类…  相似文献   

4.
本项目通过对单片机中文输入的研究,解决了在单片机上实时输入、输出汉字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单片机的人机交互功能,使得在单片上输入汉字更智能化、人性化。通过对单片机中文输入算法的模块化设计,提高了软件的可移植性,为单片机在不同领域的开发提供一个中文输入、输出平台。我们知道字母在计算机内是用A S C码表示的,同样,汉字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是使用内码。一个A S C I I码字符用一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的内码用2个字节表示,分高8位和低8位。汉字的内码是唯一编码的,在计算机内我们只要知道了汉字的内码,即可找到该汉字。为了在单片机上实现汉字的输入,其关键在于拼音检索算法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一种高反差大容量汉字信息存储靶。它的存储容量为6763个汉字;965个彝、藏、西傣和德傣文字;752个英、俄、日文字母,标点符号,数字,拉丁字母和其它符号,总计一万个字符。经用SEM对靶进行模拟实验表明,该靶所产生的汉字笔划清晰,字形美观,分辨率高。用于精密汉字排版印刷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相似文献   

6.
科技期刊中数字及标点符号用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长期的编辑实践和参考资料,归纳和总结了科技期刊中阿拉伯数字、汉字数字及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数字和标点符号错误用法.  相似文献   

7.
链置换技术是一种体外恒温无酶的分子计算技术,近年来已成为DNA计算领域的常用技术,而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模仿生物神经网络结构和功能的计算模型。基于链置换技术可以用生物分子构建神经网络,并作为分类器用于执行各种模式识别任务。文章以链置换逻辑门为基础,构建了一个赢家通吃的分子神经网络计算系统,完成了印刷体汉字数字的模式识别任务。首先将代表数字模式的图片转化成用DNA序列编码的分子数据,再将人工合成的DNA数据链输入到分子神经网络计算系统中,该网络能够利用DNA链置换技术执行生物分子计算,从而实现对输入DNA数据模式的分类,最终的分类结果将会通过荧光分子修饰单链DNA输出,并通过光电信号转换自动识别。仿真实验和生物实验证明了基于链置换的分子神经网络可以出色地完成印刷体汉字数字识别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鼠标文字输入法是我校首家推出的一种新型文字输入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鼠标器作为文字输入设备,结合机器的窗口提示系统,而完成对文字信息的输入.具有易学好用的特点,本文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该方法实现的多文种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9.
全角和半角主要是针对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来说的,全角字符占两个字节,半角字符占一个字节。全角字符的输入是在中文输入法状态下实现的。全角字符和半角字符在Word中可以互换。  相似文献   

10.
目前各种教育游戏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层出不穷的打字游戏,使用户能够熟练掌握各种键盘输入技能,有效激发了用户学习文字的兴趣。文章设计了基于Flash的藏文字母打字游戏,实现了藏文字母的输入、判断、计时和成绩输出等功能,输入法采用微软的Himalaya藏文输入法。  相似文献   

11.
盲文趣谈     
几乎人人都知道盲人有盲文,但再深究一步,盲文是如何构字表义的,它又是如何产生的,恐怕知者就不多了。现在国际上通用的盲文,是用点字符号来表示的。它是由一个到六个不同数目、不同排列位置的圆点组成,以表示各种文字及标点符号等。这些点凸印在特殊的纸张上,盲人就用双手触摸来读文。这种点字是由法国人路易·布莱叶(1809—1852)发明的。布莱叶3岁时双目失明,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但在命运面前他并没有屈服,经过多年探索和数不清的挫折与失败,他终于在1829年发明了盲文,为失  相似文献   

12.
汪小威 《科技信息》2012,(6):129-131
本文使用ARM9—2410实现对汉字手写输入的设计,在了解试验环境和平台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触摸屏上汉字笔迹的输入与显示过程,然后进行了嵌入式系统中的手写输入系统的开发与设计,其开发过程包括预处理、特征提取、汉字库的建立和分类器设计四个大的基本步骤。整个系统中涉及到各种算法分析,例如坐标校准算法、滤波算法、平滑算法、归一化算法、特征提取算法、分类器设计算法等等。最后通过汉字的输入与识别率来验证了整个汉字手写输入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大学的 3名大学生近日发明一种无线鼠标 ,可以使人远距离操作电脑 ,以便降低电脑显示屏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这种无线鼠标利用数字、电子、程序语言等原理 ,内装微型遥控器 ,以干电池为能源 ,可以远距离控制光标的移动。由于这种新型无线鼠标与电脑主机之间无需用线连接 ,操作人员可在 1m左右的距离自由遥控 ,并且不受角度的限制 ,所以这种鼠标与普通鼠标相比有较明显的优点。目前 ,这种鼠标器正处于试验阶段。发明者还将进一步完善其功能 ,以便使它可控制的距离更远墨西哥发明无线鼠标  相似文献   

14.
标点符号是在适应白话文需要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1990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新闻出版署修订的《标点符号用法》,规定明确,也易掌握。它之外,在正式出版物上还出现一些标点,我们暂且称作“不常用的”。世界各种文字上的标点,同中R..Y-~1的大同小异,区别不大。标点符号还有其特殊的修辞作用,本文从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个方面进行解说。  相似文献   

15.
字块码汉字输入法,用汉字的点、撇、横、竖、折、钩六类基本笔画的基本笔形作为其代码,揭示笔画构成字块,字块构成汉字的规律性,汉字字块有序且不可易.取字块首笔画及笔画数的特征,建立字块码及健码的符号体系$n($=、,),一.丨,(?),(?);n=1,2,3,4,5),配合指法,建立字块码键盘,实现了字与码、码与键、键与指三对应,汉字编码直观,输入简易,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16.
自从有了计算机,键盘就一直陪伴着它,也一直扮演着主要输入设备的角色。用键盘打字确实不错,但用来移动光标时,就显示出其局限性了。于是,就职于美国航空航天局整天与计算机打交道的恩格尔伯特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是否可以用“点控”的方法代替敲击键盘呢?  相似文献   

17.
只要是一般鼠标就免不了要清除滚球脏污的困扰,虽然近年在滚球的材质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使得比较不会附着脏物,但是内部定位滚球滚动的两根X,Y轴却一样会累积大量的污垢,使用者还是必须定期清除。在这种情况下,最新的光学定位鼠标因应而生,光学鼠标没有滚球的设计,利用反射的原理,可以在各种表面材质上动作,从此免除清除污垢  相似文献   

18.
科技信息     
可辨认指纹的智能鼠标德国西门子公司设计的一种智能鼠标可以“记住”使用者的指纹 ,使用者再也不用劳神费力地去记各种电脑口令了。这种鼠标 ,应用生物测量学原理 ,充分利用人的指纹没有重复的特点 ,只要初次使用它时进行必要的设置 ,以后它就能够从电脑中提取信息。使用该鼠标时 ,用户只需将手指放在鼠标上方的指纹感应器上就可以了 ,鼠标自动地将感应器读取的指纹与电脑中事先存储的指纹样本进行核对。核对完成后 ,用户就可以开始使用电脑了。对于非法用户 ,电脑将拒绝其进入操作系统。可仿真人声的话音系统英国爱丁堡的科学家最近研制出…  相似文献   

19.
结合编辑工作经验,针对科技报告撰写与审核中存在的量和单位、标点符号、数字、汉字等明显错误问题,分析了成因,并指出了错误类型和改正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最近,在浙江省科委的主持下,通过了汉字表形符号编码的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这种汉字表形码在各种拼形输入方案中具有先进性,达到了国际水平。汉字编码是我国和国际上使用汉字的地方普及应用计算机及建立信息交换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