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批判性思维与系统辩证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批判性思维在系统辩证思维中起着重要作用。从系统辩证思维形成的前提看,批判性思维是系统辩证思维形成的必要条件;从系统辩证思维形成的过程看,批判性思维是系统辩证思维形成的必经环节;从系统辩证思维的实质看,批判性思维是系统辩证思维的推理进程,是对事物矛盾的分析和综合,是推理和“推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系统辩证论与唯物辩证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是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是物质世界固有的根本属性。系统的实质是多元的辩证统一的整体,它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系统辩证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化、精确化、深刻化、这一规律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为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潜添了全新内容,提供了崭新的形式,把唯物辩证法推向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系统辩证论把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作为差异协同律立论的基础”。“系统辩证论认为,协同原理适用于客观系统物质世界,它从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同一性等基本原理出发,揭示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与要绕系统整体目标的协同作用,使系统整体呈现稳定有序结构的规律性。协同原理适用于整个系统物质世界”。  相似文献   

4.
系统辩证论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辩证论在科技革命中,在批判还原论和机械斗争中诞生和发展。其基本内涵是:系统存在(整体性);系统演化(自组织);系统变革(创新)。它发现了系统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普遍形式;每一系统包含的诸多矛盾都形成一个立体交叉的网络;系统思维与系统变革是网络时代最重要的认识方式和实践方式;从而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建议加强对社会复杂系统和社会系统工程及其哲学概括的研究,为实现“五个统筹”而努力。  相似文献   

5.
从哲学内涵上探讨了软动力学的方法论意义 ,并对软动力学理论模型及其核心概念中的辩证思维特征作了延伸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同异反网络计划中的系统辩证思维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异反网络计划是充分考虑工程施工环境处于正常、异常、反常这三种状态时所需工期的一种新兴网络计划方法,其特点是其工期时间用既确定又不确定的同异反联系数a bi cj来表示。分析了同异反网络计划在计算和分析过程中所包含的系统辩证思维,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系统辩证论的提出和阐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兴趣和重视。它与唯物辩证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既坚持了唯物主义,又是立意更高的唯物辩证论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它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科学两个理论来源,出自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是哲学“走出书斋”的重大理论成果,用它来认识事物已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它不是对唯物辩证论的否定,而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是对系统科学的超越,是哲学领域思想解放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8.
应用系统辩证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建立会计基础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属性特征,评析了会计学中有关逻辑起点的几点种观点,指出会计基础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  相似文献   

9.
集对分析从系统的同一、差异、对立等三方面来描述、分析和处理系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其内蕴涵着丰富的系统辩证思维。现对此作一初步剖析,并探讨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
系统辩证论与泛系方法论(简称“两论”)是20世纪中国学者开创的、富含民族文化特色的、属当代系统科学体系的两个重要分支。概述我们对“两论”的接触认知、比较分析和协同应用。  相似文献   

11.
民族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民族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基础,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并相互促进的。应当注重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民族问题,从系统的高度思考民族和谐的对策,而且要实现民族与社会和谐,必须注重区域发展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态和谐与和谐社会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交互性适应即为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和谐"。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系统的基础系统。以损害自然生态来满足人类无节制的需求,只能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失衡,最终危害人类自身。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眼于系统和制度的整合,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核心价值理念,实现"自然—人—社会"整个系统内在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差异、系统与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了差异就会有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了相互作用就会有变化和运动。有了变化和运动,才会有不同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才能呈现出事物与环境之间一与多和多与一相互关系的存在,才能有在差异前提下形成统的必然性和现实性。有了这样的必然性和现实性,一与多和多与一的存在关系,就是不同事物内部不同构成因素,以及不同事物之间及与其环境之间构成不同形式和性质统一体即系统的现实根据。  相似文献   

14.
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融合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各个主体,促使创新资源在各个主体间流动,并最终产生知识的创新与成果的转化。论文以系统协同理论为基础,从创新基础环境子系统、创新主体子系统与创新资源子系统三个方面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并从这三个方面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提出了评价方法和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系统论方法诠释中国传统思维:唯物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尝试用系统论的表述方法说明中国古代的三大学说——五行学说、阴阳学说、精气学说——系统地解释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五行学说解释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相互联系;精气学说解释了事物的内部的、与及内外部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化机理;阴阳学说解释了事物和谐发展的条件、以及事物演化的原因。从而解释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和内在机理。中国传统思维包含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有待于我们去发掘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社会共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所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同时也是一种现实的社会构建运动,因而也具有社会实践的本体论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自身社会运动的系统特征,它本质上是一种系统思维的社会实践诠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系统思维方式的指导,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活动过程中必须贯彻系统思维的开放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复杂性原则和能动调控的实践性原则。  相似文献   

17.
系统科学是一门重要的综合性横断科学,它从整体的、系统的、复杂的视角对事物的状态、结构及运动演化机制进行研究,探索系统演化的规律。从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出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在现阶段,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各项工作中的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战略指导思想。本文从社会系统论的角度,对理解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理论和方法论问题,进行一些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关于系统与点关系的哲学思考,就是要从哲学的视角联系实际认识两者的关系。并运用于实践。系统和点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并存在着一种默契和内在的联系和统一;对它们关系的认识是一种灰色思维,两者的关系具有相对性、隐蔽性、稳定性、突变性等特点;对系统与点及其关系的哲学思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经济-资源系统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展是基础,协调是关键;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经济的永续、协调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PREEST系统模型,首先构建中国经济、资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于主成分分析法,初步评价中国经济、资源系统在1980~2000年期间的综合发展状况。同时,通过回归拟合和协调指教计算,对中国经济、资源系统发展的协调状况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基于实证研究,就中国经济、资源系统的未来协调发展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Research under way by this author seeks to return to von Bertalanffy's philosophical deliberations believing that they can provide an input which is as yet untapped and which provides a journey through phenomenological and existential ideas. The motivation for the research stems from three interlinked areas. First, in examining the beginnings of Critical Systems Thinking, a justification is found for its embrace of diverse inputs which began with Critical Theory and Habermas. A main conclusion is that any diversity must have one thing in common: it must not violate systemicity. This leads to an examination of the initial Habermasian incorporation, where one finds that a question which directly leads Critical Systems Thinking to consider critical awareness, social awareness, and human emancipation remains unanswered. An answer is provided, but this answer comes from an as yet untapped source in the field, the work of Jean-Paul Sartre. The appearance of Sartre in providing what is deemed to be an important answer begs the further question of whether he can inform Critical Systems Thinking without violating systemicity. A return to von Bertalanffy, in the third section, shows that no such violation is pending since a reading of his philosophical deliberations paves the way for an input from Sartre, first through the phenomenological tradition and then through its existential variant. In the process, the systemic nature of both Sartre's approach and ethical concerns unfol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