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上的赵云与文学中的赵云有着反差 鲁迅的《风波》中有一位“三十里方圆以内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实际上是“有些遗老的臭味”的茂源酒店老板赵七爷。辛亥革命后,他“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这里绝不是说赵云与乡土遗老间有什么相通之处,而是从这个侧面说明了赵云在社会上的影响之大。人们把他看成是忠心保主的典范,无人能敌的常胜将军。五八年大跃进民歌中有“青年好比赵子龙”的诗句,也是取其英武绝伦、百战百胜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包拯虽不是庆历新政的策划者,但他却是积极的坚定的支持者和执行者。庆历新政失败之后,维新派大臣人人被罢官下狱。包拯却七次上疏辞呈,仁宗皇帝就是不允,这既表明仁宗皇帝对包拯的网开一面,也揭示出封建统治者上层之间微妙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刚刚过去的期中考试已尘埃落定,但在S中学却因一道七年级数学试题引发了一场小小的风波.这道试题是这样的:如果三个平面两两相交能把空间分成几部分.(教育局印发给各学校的标准答案是7部分.)  相似文献   

4.
真诚的“遗老”——民初时期林纾思想重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纾其实并非顽冥不化的顽固派 ,他对封建纲常的怀恋并不真是为了回归古老的社会秩序。与那种由封建顽固派演化而成的封建遗老不同 :作为一个非政治主义的文人和一个曾热衷于维新与立宪的改良派知识分子 ,他内心里始终充满着深刻的矛盾。辛亥之前林译小说风行海内 ,但他自己从未创作过小说 ,辛亥之后兴趣陡转 ,写作了大量小说。这些作品充分反映了世纪的转折点上一个介于新旧之间 ,而又始终未能走出“遗老”阴影的文人的内心矛盾 ,这又表现为思想上愤世疾俗与政治上保守落后的矛盾 ,伦理道德上反封建与恪守封建之道的矛盾及其作品在艺术形式与美学追求上的创新性与保守性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革命运动,它由维新派鼓吹和掀起,得到光绪帝的大力支持,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了极大的振荡和影响。光绪帝身为封建皇帝,必然受到封建思想的深刻影响,但从其思想、政治态度的变化及变法期间的行动来看,他确实顺应了救亡图存,改变中国落后地位的时代潮流,在评价光绪帝之时,不能因为他是封建皇帝,便简单地将他在政治舞台上的举措一概否定。他在戊戌变法中所起的积极而不能替代的作用,更应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6.
“爱滋病”这一称谓在南斯拉夫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爱滋病”是AIDS的汉语译音,AIDS是英语Acquired immunity defection syndrome的缩写。由于语言结构的不同,这个缩写在法语和南斯拉夫塞尔维亚语中的字母排列次序有所变化,成了SIDA。这在法国没有引起什么问题,可在南斯拉夫,却招来了麻烦。原来,南斯拉夫好多女  相似文献   

7.
康健 《科技智囊》2006,(12):54-65
皇帝,是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是政教合一的领袖。皇帝拥有法律制定权,行政决策权和军事指挥权。“皇帝”这个名称,在中国,是秦始皇最先确定,也是他最先使用的。皇帝,取“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意。  相似文献   

8.
鲁迅一生对封建文化的彻底否定,并非对外来文化认同的结果;而是植根于对封建文化铭心刻骨的体认,其中含蕴的却正是对民族生命的至爱;他勇敢地“拿来”外来文化作战斗武器,却并不存有五四反传统思潮普遍认同的乐观精神,而保持着冷静和对以此建陶未来的怀疑;因为他始终对中国封建文化“极强的生命”及独特的存在方式有清醒的认识,从而形成了他“否定—绝望”悖论式的深层心态结构。鲁迅的自我在这二难选择的“绝地”中表现为自审式的深刻裂变形态:无法摆脱精神的“遗传”而彻底绝望的清醒;在希望“绝望”的速死中实现的最彻底的否定。因此形成了鲁迅独特的艺术风格及作品意蕴至深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9.
重刑主义是中国早期封建法制的重要理论之一。是在春秋时期,郑国著名政治家子产就主张严明刑法,使“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这可以说是关于实行“重刑”的最早主张。到了战国时期,法家著名代表人物李悝、商鞅和韩非的一系列论著,使“重刑”成为重要的封建法制理论,并在第一个统一华夏的封建国家——秦的法律制度中得到充分体现。本文拟就这方面的问题试作论述。  相似文献   

10.
自公元前221年秦嬴政称始皇帝,至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末代皇帝溥仪,其间二千余年,中国一直推行封建专制主义的皇帝制度。皇帝是地主阶级的最高政治代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而作为皇帝妻妾的后妃,也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旧史家常强调“贤妃开国,嬖宠倾邦”,未免过分,但后妃在某些时期,其作用确实超过了皇帝,影响到王朝兴衰。因此,研究一下古代的后妃,对深入批判封建皇帝制度及肃清封建主义的遗毒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为创造种养业基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开拓农业生产“三高”新产业,促进农业生产的深入发展,我场86- 88年,利用鸡场绿化地带,推广种植芒果“紫花芒”等新良种43亩,90年开始投产,几年来获得了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90- 93年平均年亩产1548斤,92年回收投资后连年盈利,特别是93年在早春寒害和雨灾较严重情况下,创造了总产11万斤,亩产2572斤,盈利28万元的丰产丰收记录,七个承包生产工人人平生产芒果15700斤,创利4万元。这是种植业上少有的成效。能取得这些效果,除了领导和生产者对发展农业“三高”生产的重视,加强经营管理措施的落实外,在技术措施上,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这种帝制非完全意义上的封建帝制,而是为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所变化了的封建帝制。这一变化,分为“开明专制”、“开明”度的加深及君主立宪雏形三个阶段,历时近七年,构成了中国政体由封建帝制向共和制的过渡。推动这一过渡的,是由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斗争、资产阶级立宪派的斗争、下层人民群众的反抗及清政府内部开明官员的力争所构成的历史合力。  相似文献   

13.
“烝”婚和“报”婚是奴隶社会中的一种婚姻形式:在父亲死后,儿子继娶庶母为妻,叫“烝”;兄或叔父死后,弟或侄继娶嫂或婶母为妻,叫“报”。这种婚姻是符合奴隶社会法规的,后人以封建的伦理道德斥之为“淫”(即“通奸”),实在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4.
从小说本身出发,透过文化视角重新审视祥林嫂之死,本文作者发现流布甚广的“矛盾致死说”和“甘心就死说”实厲谬误,从而提出了祥林嫂之死的第三种可能性——“恐惧致死说”。祥林嫂之死是一幕“几乎无事的悲剧”,鲁迅用以表现封建文化杀人的主题,使小说达到了悲剧艺术的至境。  相似文献   

15.
自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到鸦片战争爆发,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列入了帝王世系表的封建皇帝有269人。其中只有刘邦、朱元璋两人是通过组织农民起义,从旧有封建统治者手中夺得政权而当上皇帝的。刘邦虽是个农民起义首领,但他是“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廷中吏无所不狎侮”,“每酤留饮,酒售数倍”的“泗上亭长”,大概是个中小地主出  相似文献   

16.
高洋述论     
北齐开国皇帝高洋(公元528—559年),是中国历史上北朝后期一位出身于鲜卑族的君主。其父高欢利用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的力量,在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争夺中获胜,控制了东魏政权,高欢及其长子高澄相继为大丞相、大将军,总揽朝廷军政实权,孝静帝不过是个傀儡皇帝。武定七年(公元549年)八月,高澄未及夺得帝位,遇害而死。第二年澄弟高洋继立为大丞相、大将军,不久又封为齐王。是时“天下之大,将非魏有”,高洋代魏  相似文献   

17.
(一)东阳县虎鹿公社党委和厦程里大队党支部,遵照毛主席关于科学实验和“一定要抓好典型”的教导,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一九七五年和厦程里大队科技组三结合搞了一块三熟制高产试验田。秋粮是杂交玉米“旅曲”和“虎7419”,于十一月七日收获,经全公社党员大会代表和上级有关部门实地验收,实测面积为2.25亩,其中早播杂交玉米“旅曲”0.729亩,实收燥籽733.5斤,平均亩产1004斤;迟播杂交玉米“旅曲”0.326亩,实收燥籽278斤,平均亩产852斤;杂交玉米“虎7419”1.2亩,实收燥籽1122斤,平均亩产935斤。合计实收燥籽2133.5斤,平均亩产948.2斤。春粮为大麦“早熟3号”,亩产608斤。早稻品种为“军协”和“原丰早”,平均亩产1036斤。全年三熟合计亩产2592.2斤,超过了“三纲”。  相似文献   

18.
我作为赵修复教授的一名学生,由于在南平工作,与他见面的机会不是太多,但这种距离使过去的一切变得更加亲切,使我对他的感情更加浓烈。恭逢赵修复教授81华诞,谨以此文表示我的感情和衷心的祝贺。恭祝赵修复教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赵先生是福建省昆虫学的奠基人,他言教身传,以高尚的品德、长者的风范、实事求是的作风和诲人不倦的精神培养和造就了福建省昆虫界一代新人。赵先生不仅在学术上做出突出贡献,在人才培养上也功不可灭,就此淡谈自己的感受。 我是1954年到福建农学院林学系学习的。当时曾参加院乒乓球队训练,记得有一回,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人,背上塞了一块乒乓球拍,与我们一样排队轮流上场。他球艺颇精,不时能击败对手,当一阵“皇帝”。后来知道他就是鼎鼎有名的赵修复教授,真是一惊。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先生,他那谦逊随和的态度,敏捷的思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8月23日,法国政府不顾美国对苏经济制裁的禁令,为向苏联出口天然气管道的设备而决定征用美国设在法国的一家子公司——“法国德雷塞公司”,美国政府则宣布对这家子公司实行制裁。法美矛盾达到了针锋相对的地步。这是近几个月来双方关系紧张中的第三场风波了。第一场是关于“秘密议定书”的争论。7月中旬,美国一官员揭露,法国同苏联订有一项“秘密议定书”,致使凡尔赛会议未能就限制对苏信贷达成明确协议,这是“法国拆美国的台”。此话在巴黎激起了  相似文献   

20.
公元462年的一天,刘宋朝廷里围绕着要不要推行刺史从事祖冲之制定的新历法“大明历”展开了一场大辩论。辩论中,革新势力与保守势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保守势力的代表是当时朝廷中最得势的人物、皇帝的宠臣太子旅贲中郎将戴法兴,另一派便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祖冲之。戴法兴是个什么学问也没有的尊孔复古派,死抱住儒家“天不变,道也不变”的陈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