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分析了与研究开发费相关的概念以及不同国家部门对研究开发费的界定范围。结合科技型企业T落实该政策的案例,详细介绍了所采取的解决措施。最后,介绍了T企业运用该政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对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1994年税制改革到现在,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我们应将增值税由“生产型”逐步向“收入型”转化。即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随着固定资产折旧进行抵扣。但东北地区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一次抵扣,不符合流转税的性质,其他地区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一律不可以抵扣,更是不合情理。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也应随折旧逐步抵扣。对于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方法,我们可根据其价值大小分为一次抵扣法和分次抵扣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当月不拟抵扣或税务机关不让抵扣情形下的帐务处理。笔者首先列举了实际工作中各企业上述情形下的帐务处理,并逐个分析了其帐务处理不合理的地方。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论述自己的帐务处理避免了以上分析的种种弊端。最后论证在上述情形下正确的帐务处理。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我国现行消费税制度对已纳税额扣除的计算方法 ,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增值税中的视同销售与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一直以来是增值税法学习中的难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比较容易混淆,准确判断一项经济业务是属于视同销售还是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在增值税法的理论学习及实际操作中都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在剖析增值税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增值税法中规定的八项视同销售行为及五项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行为的分析,总结出二者判断的具体原则和标准。  相似文献   

6.
税法规定,确定销项税额的原则与财务会计上确认销售收入的原则相一致,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但作为与销项税额抵扣的进项税额,其确认采用的却是收付实现制。这使得同一计税基础实行两种不同的原则,同一时期的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不相配比,使得人们难以从销售收入同增值税的逻辑关系上判断出企业是否合理地计算并交纳了增值税,从而使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有用性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7.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作为我国重要的一项税制改革举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率先试点,纳入试点范围的上海12.6万户企业,在体现出试点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过渡性的问题,被认为喜忧参半,比如:有的企业营改增  相似文献   

8.
在分期付款购货进项增值税抵扣的核算上,会计部门的处理与税务部门的规定存在差异,必须寻找恰当的处理方法以解决这一分歧,才能使进项增值税抵扣核算正确。  相似文献   

9.
也谈平衡点法在税务筹划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值率是反映增值程度的指标,是增值额对购进不含税货款的比值;增值税既可从一般纳税人那里获得进项税额抵扣,也可从小规模纳税人那里获得进项税额抵扣;采用平衡点法确定选择纳税人身份的通用模型,为定量计算平衡点增值率和平衡点税率,进而确定企业纳税人身份提供了现实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运输发票虚开之政策漏洞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不法分子钻发票管理、政策等漏洞,成立开票公司纂取开票费,受票单位利用虚开运输发票虚列税前费用,进行增值税进项税抵扣现象呈上升趋势,违法犯罪行为屡禁不止原因何在?本文将对此做具体阐述并探讨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